魏延之死其实并不冤枉

魏延为了蜀汉出生入死,东征西战,最终没有死在敌人手上,却是被同僚杨仪所斩,实在是有点憋屈。

这场内讧表明上是因为性格不合上演的火拼,但更多的是背后争权夺利的延伸,以及诸葛亮生前用人不当所致。由于两人先后死去,令本已缺乏人才的蜀汉,更显凋零。

魏延被杀还连累家族被诛,固然与他个人的行事风格有关,但作为他上级的诸葛亮,并没有针对他的性格特点量才而用,这在用人管理上也是值得商榷的,上司与下属缺乏有效的沟通和理解,最终才酿成惨剧。

盲目冲动惹的祸

魏延虽然骁勇善战,足智多谋,但在《三国演义》的影响下,几乎所有的读者对他的印象并不十分好。这源自于被神化了的诸葛亮,对投奔刘备而来的魏延的评价:“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 ,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 。”

这是魏延刚出场就差点要见阎王爷的节奏,当时刘备被曹军追赶,走投无路之下携百姓奔到襄阳城,刘琮束手无策准备投降,蔡瑁、张允则命令军士乱箭射向城外的百姓。这是魏延挥刀砍死守门的士兵,打开城门:“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蔡瑁、张允这等卖国之贼。”

刘备因怕双方动武伤害百姓而没有入城,尽管他的动机是好的,然 而他却忽视了刘备和荆州群臣两方面的因素,刘备为了保全仁义之名,是不会乘人之危并接纳魏延。而且蔡瑁、张允手握重兵,兵微将寡的魏延正常情况下根本无法杀死,更何况蔡瑁还是刘琮的母舅,如果杀了又让刘备如何面对?

魏延的盲目冲动,在于没有理清当时复杂的形势,只知匡扶正义,妄图凭一己之力扭转大局,结果没有得到刘备的响应,还差点送掉性命,最终只能落荒而逃投奔长沙太守韩玄。

这番行为导致诸葛亮对其的第一印象非常糟糕,因此后来魏延在长沙之战中,即使他救了黄忠、杀了韩玄并献城,可谓是劳苦功高,却依旧差点被诸葛亮所杀,并得到了以上一番恶劣评价。

修养不足的缺陷

自从加入蜀汉集团后,魏延变得善于运用谋略并能出奇制胜,但自身修养没没有跟上他的能力,这让他的情商有所欠缺,在与同僚的人际关系十分紧张,在他最后众叛亲离时就有所体现。

魏延在情商方面的不足,首先显现出来的是恃才傲物。尽管魏延成长得很快,在一番磨练之后,成为了仅次于关羽的汉中门户镇守将军,但爱出风头、骄傲自大的个性始终没法收敛。

入川之时,为了与黄忠争功,贪功心切而擅自行动,险些命丧敌手;在迎战马超之时,不顾刘备的军事部署,争先出战却遭马岱暗箭所伤;这都显示了魏延初衷虽好,但是没有顾忌他人的感受和想法,只知道一味地逞强斗胜。这使得蜀汉除了刘备之外,很少有人能够忍受他任意妄为的举动。

魏延充满开拓精神固然令人值得称道,但总是不合时宜地给上司提意见,希望诸葛亮以奇谋制胜:魏延曾多次建议分兵,与孔明各领一军分进合击,最后在潼关会师,却遭到了诸葛亮严厉拒绝。从军事战略的角度上来看,这个建议是有价值的,而且有可能是出祁山伐魏的较好选择之一。

但他忘记了诸葛亮以谨慎著称的性格,也不擅长使用奇谋,任何有冒险的军事行为和计谋,即使有可行的余地,但以诸葛亮的作风,基本上都会否定。而魏延并没有针对这个方案再作整理和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只是强硬地坚持己见,毫无退缩。这不仅令诸葛亮无法下台还十分反感,而且也易于招惹同僚的猜忌。

为此,诸葛亮使用了“怜其勇而用之 ”的方式去对待魏延,他不仅对魏 延的建议大泼冷水和不屑一顾,甚至让魏延充当诱敌之“饵”,挑着司马懿的头盔,在阵前像泼妇骂街般的挑战。

这种小丑的行为使魏延倍感屈辱,而这一切都成了魏延发泄不满、争权夺利的导火索,以至于发展到魏延公然对抗诸葛亮的临终遗嘱。

魏延的张扬的个性使他期望得到认同与赞扬,但在现实中,他却一直招惹了许多非议和不满,甚至是打压,这让高傲的魏延难以接受 ,这与先主刘备的器重和赏识相比,诸葛亮的嘲笑和不屑,使得魏延感到憋屈。在种种不满的情绪驱动下,加上倍受冷落的待遇,使得他郁愤难耐,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忍不住地发牢骚。

这在北伐曹魏中显现得十分突出。在初出中原之时,魏延对于诸葛亮兵出祁山就大加质疑,并将这种不满情绪溢于言表:“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 ,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 不仅如此,在言谈举止之中,性格开朗的他也将这种不满显现在了脸上,更是将这种负面情绪带到了具体的军事行动中。

可惜魏延并没有及时地反省自身的不足,反而心态渐渐变得疯狂而不可抑制,肆意诋毁上司、谩骂同僚,他低估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品质,不是他三言两语就能抹杀。

但是他在暴怒和不满的驱使下,只为了逞一时的口舌之快,丝毫没有考虑由此而带来的恶果。因此,魏延骄傲自大的个性,不仅使得蜀汉君臣对他有许多的误解,而且这种性格缺失对于他的人生悲剧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领导者肩负的责任

能广纳人才并能量才使用,正确对待有性格缺陷的人才,这是衡量领导者智慧和水平的重要标尺;良好的管理团队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组合,单 一化的人才聚合难以发挥最佳效能。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以什么样的用人观或标准来指导,如何把不同个性品质的人才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才能 。

一个有性格缺陷的人能否合理使用,甚至担负一定的重要职责,是值得领导者认真研究的问题 。刘备作为开国君王,便是深知人才难得的痛苦,因此在人才的吸纳和使用上采取的是开放灵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

这其中包括了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一 班文臣,以及关羽 、张飞 、赵 云、黄忠 、马超等一批武将,以及象魏延这样有才能的投奔者。各类人才的汇 聚形成了以刘备为首的权力中枢,保证了政权内部运转和对外的军事行动。 从而在一段时间内形成 了蜀汉政权内部人才济济、各显其能的良好局面,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创造了条件和环境。

诸葛亮和刘备的区别在于,诸葛亮是一个以个人志向爱好为基础,以共同的价值观和行动纲领为尺度来构建管理团队的领导。他的团队优点是能够贯彻领导者的既定目标和工作意图,体现出良好的执行力和贯彻效果;而缺点是团队内部缺乏合理的差异性,缺乏活力并且排斥变革。

魏延因不满长沙太守韩玄残暴不仁而将其斩杀,救下老将黄忠,由此可见,魏延应该是一个敢作敢为、个性鲜明的将才。

在“ 良禽择木而栖”的情况下去投奔刘备时,诸葛亮的确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魏延,非但不表彰其功劳,反而严斥魏延不忠不义的行为,再喝令推出去斩首;待刘备求情后,又煞有介事地说他 “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以此来震胁魏延。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与做法,未免有失公允,并且也给魏延留下了心理阴影。

诸葛亮在使用魏延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保护人才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创造性,也没有给予充分的信任,仅仅只是利用魏延“勇武”的特长。

魏延提议出兵子午谷,谋求速战速决的策略,诸葛亮则是采取了不屑一顾、不容探讨的态度,严重挫伤了魏延的积极性;于此同时还是始终防范着魏延,临终前授兵书给姜维,授密计给马岱,授锦囊给杨仪,授给魏延的却只有一个圈套。

对蜀汉而言,魏延为其卖力征战半生,战功彪炳,但是诸葛亮从没给过他好脸色;对比之下,廖化都比魏延幸运得多,廖化随便捡了一个司马懿故意丢弃的头盔,就能获取头功。可以说魏延处于不被信任而遭受冷落的境地,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年,这种压抑的状态在诸葛亮去世后便彻底爆发开来。

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作为领导不仅要关心下属的物质需求,更要关心下属的精神心理需求。要能善于从下属的精神状态和心理需要出发,耐心细致深入地做好思想工作,确保下属能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这不仅直接影响着下属能力的发挥,而且影响着领导工作的成效。

结语

魏延的优点与缺点都非常的突出,发生在他身上的悲剧,不是品德、忠诚问题,更不是能力问题。在于魏延并没有加强自身的修养,在性格上的缺陷、情商上的缺失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与上司的沟通中也缺乏技巧,导致空有一身才华而无法施展。

他率直无忌的性格,这与他在战场上所表现出的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然而这就是真实的魏延,一个悲情英雄的性格缩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