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学一个诗技】之:变换喻点

声明:

最新,最实用的现代诗实战技术。选一首令人难忘的好诗,用一分钟时间,把一个诗歌技巧讲明白。如要快速解读,请直接跳到染色处,再读技法部分即可。
 
 
十月的红柿子
诗/王跃强
十月的柿子红如小坟墓
里面的核
是何人的木乃伊?至今,仍透出灯笼光
也许,这静静的暖
胜过微萤
可以传递给后来人,尤其是它会点亮
那些无蒂的黑暗
也许
会有一个夜晚白极了,看上去,像一张
雪色的大纸
压满红柿子的影子
但它们已不是
小坟墓,而是红灯笼,闪射着新生的光芒
技法:

这世界上有两大类比喻,一类比喻比较笼统,比如,月亮像香蕉。还有一类比较明确,比如,月亮黄得像香蕉。两类比喻的区别是一类不告诉你AB事物的相似点在哪里,一类告诉你AB事物的相似点在哪里,也就是说告诉你比喻关系基于什么而建立。

对于第二类比喻,月亮和香蕉之两个事物之所以能够建立比喻关系,在于它们都“黄”,所以我们不妨把这个共性或相似点称为喻点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不按规矩出牌,不说月亮黄得像香蕉,而说月亮亮得像香蕉。是啊,香蕉可以很黄,但香蕉既不会发光也没有多大反光率,怎么能说它很亮呢?把符合生活常识的“黄”变为不符合生活常识的“亮”。这是不是有点意思?

变换喻点,当AB事物基于某个共性或相似点(喻点)足以建立比喻关系时,把此喻点更换。此技法使用得当,能够增加诗歌的陌生感和魅力。

剖诗:

十月的柿子红如小坟墓

柿子像坟墓不在于它的颜色——红,而在于它的形状——圆。所以这句诗符合生活的表述应该是:

十月的柿子圆如小坟墓

但很遗憾,这样写就没啥意思了。所以作者脑筋一动,把圆变成了红,而且没有什么违和感。为什么呢?因为柿子和坟墓之间足以因为圆的形状而建立比喻关系。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变换喻点,把“正确”的圆变成“错误”的红。

红,符合柿子的特点,但不符合坟墓的特点。也可以换一种思路,让这个喻点符合坟墓的特点,而不符合柿子的特点,比如:

十月的柿子庄严如小坟墓

造句:

1.

第一步:写出比喻句

鱼鳞密如森林

第二步:找到喻点

第三步:变换喻点

第四步:新的比喻句

鱼鳞黑如森林

2.

第一步:写出比喻句

头发白得像雪

第二步:找到喻点

第三步:变换喻点

第四步:新的比喻句

头发冷得像雪

3.

第一步:写出比喻句

日子快得像一匹马

第二步:找到喻点

第三步:变换喻点

第四步:新的比喻句

日子苦得像一匹马

诗人简介:

十耘,人称十耕。一片写诗的树叶,一条有故事的虫子(当然,这虫子不吃树叶)。荣获全国徐志摩微诗歌大赛一等奖,凤城诗赛一等奖,首届国际微诗大赛大西洋赛季优胜奖,首届中国艾青微诗歌大赛佳作奖,“坤明杯”微诗大赛最佳评委奖,全国精短文学大赛“十佳诗人”,新浪微故事大赛金奖,首届科幻微小说大赛二等奖,善文化微散文大赛二等奖等奖项。诗作入选《2015中国诗歌年选》《一首诗·一座城》《大海截句集》等,作品在《世界日报》《星星诗刊》《小诗界》等多家报刊杂志发表。
想说的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