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这绝对是你听过最好的解释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在这里先祝各位读者端午节安康。关于端午节,我们年年都在过,但年年都过得稀里糊涂。而且主流的说法当中,很多都把端午节的起源和屈原做捆绑,是非常不负责且没文化的。
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端午节的起源是怎么样的?相信很多中国人已经回答不出这两个问题。一方面端午习俗已经被淡化,另一方面对于端午的起源,很多中国人已经完全不知晓。今天,我们就用一篇短文,正本清源地回答以上的问题。内容不会太长,喜欢的读者还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和小孩子。
现在提起端午节,大家都知道要划龙舟、吃粽子、纪念屈原,那么端午为什么要叫端午?为什么会有这些行为的产生呢?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先给出结论:一切源于天文历法,是中国人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那么端午和天文历法又有什么关联呢?接下来,我们一个个来解答。
关于天文、关乎历法
首先我们从字眼来切入解读。端午,端、说文解字:直也。用为发耑、耑绪字者,叚借也。从立,耑声。多官切,十四部。
“端”字我们经常和“正”合在一起,表达一个人很“端正”,意思是正直的、直立的,表达事物不倾斜歪倒的状态。“午”字比较好理解,表达了阳气旺盛的意思。所以五月也有午月的说法。而且,“端午”所处的时空是天地之气相互交五的时候,因为天地相交,地气上升天气下降,万物迎来了最快最繁茂的生长期。
图 | 苍龙七宿与象形字
同时,端午还表达了此刻阳气生发到了将满未满的状态,是一年之中最好的时光。与之对应的是《易经》当中乾卦的九五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飞龙在天是什么意思呢?指的是苍龙七宿已经完全跃出地平线、肉眼可见地翱翔在星空之中,这条由星宿所组成的青龙,处在正南中天,所以得其中,中为正,故得其正。此时阳气已经上升到一定的程度,就如同一天当中进入午时,是阳气鼎盛饱满之时,等待夏至的到来之后开始逐渐回落发生阴阳转换。
看到这里,有读者可能要问,这好像也解释不出这个节日的起源呀。为什么中国人会这么重视这个节日?我们注意到,但凡传承至今的每个节日,都有很深的内涵所在,比如春节、冬至等,都是或曾是一些朝代的一年之始。那么端午节那么隆重,是否也是这样呢?答案是肯定的。
每一个新的朝代建立之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定正朔,也就是确定每一年的哪一天作为元日。而一个朝代以什么历法作为正朔,非常重要,因为这关乎到祭祀等国之大事、关乎历法等民之重点。比如周朝,便是以冬至为岁首、为元旦,也就是说周朝时期的中国,过年是在冬至过的,这个影响在后世一直还在,所以直到现在中国个别地方对于冬至甚至比春节更加隆重。
周朝之前的商朝则完全不同,商朝建立后,殷人以“大火”星昏见南中为岁首,所以殷正建午。将岁首放在了夏至前后,夏至通常对应的是一年当中的午月。因此,殷商以五月为一年的正月。那么为何一年三百多天,殷人偏偏就选择这一天呢?难道是商朝皇帝和天官们拍脑袋来的?当然不是!
实际上,中国人观测天象并以苍龙七宿为指引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至少可以追溯到“燧人取火”的时期。在这个观测的过程中,有一颗星星尤为重要,就是前面提到的“大火”星。
大火星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苍龙七宿当中的“心宿”,这是夏夜当中肉眼可见最亮的一颗星,它直接帮助我们定位出苍龙的位置,而且大火星所处的位置是苍龙的中心位置,是南天当中最中正的一颗星星。燧人取火取的是什么火?取的就是这颗大火星的观测及一系列历法的制定。所以,以大火星为主并不是殷商的首创,而是有更古老的历史渊源。
殷商以大火星为指引,将大火星的“得中”之日定为商朝的正朔和一年的岁首,是源于天文的,而且是绝对的时空日子。而随着商朝退出历史舞台,这个节日也连同后来的冬至一起,深入中国人的习俗习惯里,成为了重要的节日。
龙舟与星空
前面我们用较大的篇幅讲述了端午节的由来,讲完了起源之后,后面的其他行为也就会非常好理解,我们接着讲讲为什么要划龙舟。
现在我们教科书说,中国人之所以划龙舟,是因为屈原投江之后,百姓情急之下用舟去救他,由此而演变出来划龙舟的习俗。把这个说法当成龙舟的起源,其实是本末倒置,相当的荒唐。
我们通过前面的分析已经知道,端午节并不是战国时期才有的,而是有更早的起源。同时,端午节的起源跟天象有关,中国人的日常都是围绕着天象及苍龙的运转而进行。所以,划龙舟也并不是从屈原投江开始,而是早在周朝之前就已经存在。
中国人划龙舟的行为,是一种契合天象的做法。效仿苍龙七宿在星河之中的穿梭往来,从而制作龙形的舟投入水中。龙舟代表的是一种龙的祭祀,对于天象历法的崇拜和遵守;水则代表了星河星汉。龙舟在水中,宛如苍龙七宿在星河之中。这才是划龙舟的真实起源。
粽子与祭祀
接着我们讲讲为什么吃粽子这件事。
“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桐叶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
前面我们说到,端午节是殷商时期的岁首,同时也对应了非常隆重的祭祀活动。在殷商时期,五月是收割新麦和种新黍的时节,后来到了周朝时期,因为岁首发生变化,但五月过节的习俗仍在,所以也逐步转变为在每年五月尝新黍,以黍代替作为祭祀之物。并逐步演变成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这便是粽子的由来和演变,而并不是如现在所说的,为了救屈原投入水中喂鱼而发明出来的。
屈原与端午
最后我们再来讲一讲圣人屈原与端午的关系。
关于屈原,我们的教科书说他是一名爱国诗人,标签非常简单化。而实际上,他是华夏历史上的一名圣人。
屈原所处的是战国时期的楚国,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当时的楚国面临着各大贵族家族做大的局面,楚国要图强,就必须像秦国那样发动变法才行。因此,屈原也一直在试图像商鞅那样,在他生长的这个地方发动变法以帮助楚王励精图治。
然而,楚怀王不是秦孝公,无法与屈原组成“青山松柏”的变法组合。屈原的做法,得罪了当时的贵族实力,受到了这些势力的排斥,而楚怀王受到贵族的影响,也只能将屈原放逐。
被楚王放逐出去的屈原,在这个背景之下,写出了很多著作流传于后世,当中大量运用了形容爱情、比喻美的内容,来描述自己的政治抱负。有的诗句,看着就像是一部情书,描写着美人和爱情。实际上对应的,是屈原表达自己的政治事业。在屈原看来,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节操,就如同纯洁的少女一般。他在楚国的政治事业,宛如初恋般甜蜜,希望像经营爱情那样,去经营他所爱的国家。
屈原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他在《离骚》中说到“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表达的是自己远离政治中心,无法实现变法抱负的遗憾。变法事业和楚国就像自己的心爱之人,自己无法爱人一起,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本想与楚王一起,完成变法的伟大事业,为万民开辟一个盛世,但却遭受了这样的对待。
既然抱负已经没有办法实现,更不可能发动暴力机器强制变法,一旦启用暴力机器只会导致生灵涂炭,损害了百姓利益。宁愿死谏也绝不动用武力,所以屈原的内心是忠贞的。血统高贵、身份高贵、内外在美丽、纯洁无瑕的屈原,有着高贵的思想和身份。所以,与其这样苟活不如以身殉道。
读屈原的著作,必须结合他的经历和当时的政治背景,才能真正读懂他所表达的思想。后世却有很多妄人,举着历史虚无主义的大旗,说什么屈原和楚怀王是基佬,两人有各自男男苟且之事等,狗嘴吐出来的都是污蔑先人的秽物。
写在最后
端午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节日。我们遵循着古人的指引,不忘根本、不忘来处,是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祖先、我们的文化最大的尊重。我们除了不忘根本完成祭祀礼仪之外,还要记住以屈原为代表的高洁精神。每一个炎黄子孙,每一个有思想的中国人,都是高傲的,根正苗红的“帝之苗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