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年少时离开家乡,等到老了才回到家来;我的口音并没多少改变,但两鬓却早已斑白。路上遇到好些个孩子们,却没有一个认识我的;他们还笑着问我,客人啊,你是从哪里来的?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诗人、书法家。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接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改授工部侍郎。贺知章为人旷达不羁,好喝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是他和李白初见之时便大醉几天几夜的情形。天宝初,由于身体不适,体弱多病,便请求告老还乡里,归家时,连皇太子和群臣为他送别。回家没几个月便去世了,享年八十六岁。死后唐肃宗追赠其为礼部尚书。
或许,这写这首诗时,贺知章的内心有欣喜,也有失落。失落是否要多过欣喜,我们无从得知。回首往昔,从36岁那年高中状元之日起,到86岁高龄告老还乡时,已经整整过去50年之久,半个多世纪的漂泊,官场看似得意,但也赔上了一生的光阴岁月。
衣锦还乡的贺知章都发出如此感慨,更别说其他归家的游子了。他们或许也有欣喜,或许也有失落,或许因衣锦还乡而欣喜多一些,或许因落魄归家而失落多一些。但无论是欣喜还是失落,回家的心都是踏实的,因为那是无论多远无论多久都不会忘却的故乡。因此,贺知章这首诗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便是因其写出了无数游子归家时那既欣喜又有些许失落的矛盾心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