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笔生花纪少瑜
世界纪氏家园著名文史作家纪晓辉传记文学“梦笔生花纪少瑜”
梦笔生花纪少瑜
作者:纪晓辉
“梦笔生花”是一个成语,人们把写出文彩飞扬的佳作,比喻为“梦笔生花”。中国大多数成语都来源于历史典故,梦笔生花这个成语也不例外,这个典故来自于南北朝时,与一位纪姓名人有关,他就是著名文士纪少瑜。据《南史.纪少瑜传》。所载;纪少瑜,字幼瑒,丹阳秣陵人也(即今江苏南京市)。原本姓吴,是一个孤儿,由一纪姓人抚养,因此改为纪姓。纪少瑜幼年时就是一个志向远大之人,对身逢乱世之中,为人正直特别是尊重读书人的王安期十分的敬慕,立志要做王安期那样的人。纪少瑜十三岁时,就已经能能够写出漂亮文章,当初为京华作乐府诗,被当时已经名藻天下的文学大家王增孺见到,非常的赏识,说道:“此子才藻新拔,方有高名。”意思是说,此文化新人有如此之才华,将来前程不可限量啊!纪少瑜文章才华横溢,据说与其一次梦中奇遇有关。按史书记载:纪少瑜在一次秉烛夜读时,困乏至极,不觉伏案睡去进入梦乡。梦中见到了当时已故的文化巨匠陆偅(又称陆倕)来到了身边,手中拿着一束毛笔,笔杆皆是黑色的,每支笔杆上均雕刻着精美花卉图案,陆偅将这些笔递送给纪少瑜,并对他说道:“我以此笔犹可用,卿自择其善者。”意思是说,我的这些笔有提高文章水平的神奇作用,你可以选择一枝拿去,对你写出好文章一定会有帮助的。说来奇怪,梦醒之后,纪少瑜竟然在自己的案头发现了一枝与梦中所见完全相同的毛笔。纪少瑜大为惊诧,认为一定是神赐奇缘,拿起这支笔,试着用来写文章、作诗词,果然是奇思妙想源源不断,佳句妙语如同涌泉。也就是从这时开始,纪少瑜开始在文化界脱颖而出,终于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走上了名扬天下之路。后人对纪少瑜得笔后,文笔出众颇觉怪异,以为纪少瑜能写出好文章,与这支神笔有莫大关系。因此将少瑜奇遇称之为“梦笔生花”。 “梦笔生花”也写作“梦笔”,是用来表示才思日进的典故。张孝祥的《鹧鸪天》词中就谈到了这个典故:“忆昔彤庭望日华,匆匆枯笔梦生花。”
纪少瑜十九岁那年,开始到国家最高学府太学中学习,此期间他深刻研究《六经》,颇有心得。太学中有一位博士东海鲍皦雅与纪少瑜交情深厚。有一次正巧鲍皦雅眼睛患病,疼痛异常,根本无法参加一次安排好的授课,因此请纪少瑜暂且为其代课一次。纪少瑜利用这次授课机会,充分发挥出了他知识渊博、思路敏捷、能言善辩的才能,深受当时在场读书人的钦佩。也因此事大大提高了纪少瑜知名度,由此受到了当时朝庭的重用,深得皇帝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赏识。从此走上了仕途。之后曾经作过宣城王(南朝梁政权第一个皇帝梁武帝萧衍的第四子,名萧绩,字世谨,天监八年(509年)封南康郡王)侍读。皇孙当阳公大心(字仁恕,萧纲第二子,以皇孙被封为当阳县公,后封寻阳王)去郢州赴任,纪少瑜以功曹将军之职随行。后转为轻车限内记室(类似于今天快速反应部队的指挥部参谋之职)。大同七年(公元541年)纪少瑜升任东宫学士。当时的皇帝梁武帝萧衍不仅是南朝梁的皇帝,而且还是一个文化奇才,极其看重文化人,受皇帝好恶影响,因此在当时社会上文化人社会地位极高。而东宫学士是皇帝新自挑选的与皇位继承人太子形影不离“与太子游狎,情兼师友”的特殊职务。能够成为东宫学士实在是当时文化人求知不得的最高荣誉。纪少瑜能够得此殊荣,可见其在皇帝眼中是个顶尖人才。邵陵王在郢州欲寻找一名才学出众的学士来辅佐,梁武帝萧衍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纪少瑜,马上派遣他前往。由此可见,在皇帝眼中纪少瑜的才学是首屈一指的。
纪少瑜是个才貌双全的美男子,书法以草书见长,当时一生清贫为官的吏部尚书到溉曾经就纪少瑜的官运做了预言,他说:“此人(纪少瑜)有大才而无贵仕。”令人遗憾的是纪少瑜的官场之路,不幸被到溉言中。在朝堂上到溉力挺纪少瑜并升迁有望,即将提拔之时,正巧赶上到溉因患失明症而病退离职,纪少瑜错过了一次升迁的机会。这之后在以爱财如命著称的武陵王萧纪手下任记室参军的纪少瑜也因故去职,自此后离开了官场,到去世也未有机会重新为官。
有人说到溉果然是能掐会算,对纪少瑜官场沉浮颇有先见之明。其实不然,从当时历史状况分析,实在是到溉对当时天下时局看得比较透彻,对朝代更替了然于胸,深知乱世中文化人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当时正是皇帝更叠恰如走马灯一般,你方唱罢我登场,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以纪少瑜一介书生在官场上实在是难以施展才华,所以才说出:纪少瑜“有大才而无贵仕”谶语。能够一语中的,实际上并非是指少瑜一人,而是那个时代,一批知识分子的共同命运。
按纪姓繁衍 纪少瑜是中国纪姓五十世祖,纪少瑜先后受封黎平、广平、河间高阳郡侯。有关“纪姓郡望出天水、堂号称高阳。”这一说法当中的高阳,就是指纪少瑜曾受封河间高阳郡侯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