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若拙,重剑无锋,聪明人从不过度表现自己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献皇帝 建安三年 公元198年

绣之追操也,贾诩止之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听,进兵交战,大败而还。

诩登城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促追之。”

绣素信诩言,遂收散卒更追,合战,果以胜还,乃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也?”

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曹公军新退,必自断后。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既无失策,力未尽而一朝引退,必国内有故也。

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绣乃服。

【译文】张绣追击曹操时,贾诩阻止他说:“不能追,追则必败。”张绣未听,进兵交战,大败而回。

贾诩登上城墙对张绣说:“赶快再去追击,再战必胜。”张绣道歉说:“没听您的话,以至落到如此地步,现已大败,怎么还要再追?”

贾诩说:“兵无常势,赶快追击。”张绣一向相信贾诩,于是搜集残兵败将再追,与曹军交兵会战,果然凯旋。

于是张绣问贾诩说:“我用精兵追击退军,而您说必败;用败兵去追胜兵,而您却说必胜,结果完全如您所说,为什么呢?”

贾诩说:“这很简单。将军虽善战,却不是曹操的对手。曹军刚撤,肯定亲自断后,所以推测将军必败。

曹军进攻将军,既没有失策之处,又不是力量用尽,突然撤退,一定是后院起火,他已击败将军,必自率轻兵速进,而留下其他将领断后。

诸将虽勇,却没有一个是将军的对手,所以即使将军以败兵追击,也必能一战而胜。”张绣大为佩服。

【解析】这一篇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悲观者难堪大任,搞大事赚大钱的没一个不是乐观派

说的是曹操收到袁绍袭击许昌的消息后仓促退军,张绣追击先败后胜的事情,曹操又在贾诩手上吃了个亏。

我总结贾诩的战术,就是八个字: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贾诩用兵,确实是思维异于常人,鬼神莫测。

曹操为什么吃亏?

从单纯从战术谋略上说,张绣、曹操、贾诩三个人都不在同一个层次,张绣是吕布式人物,一将之勇有余,智谋不足。

曹操将张绣围在禳城好久,在没有征兆的时候突然退军,而且还是有序撤退,在这种时候,张绣在搞不清楚原因的情况下贸然追击,太冲动了点。

保险点的做法是率轻骑摄其后,远远的咬着,先把情况摸清楚了再说。

曹操自己也是熟读孙子兵法的人,撤军安排部队埋伏断后这是常规军事操作,为什么又吃了贾诩的亏?

说到底还是大意了,低估了贾诩。曹操见张绣不怕死的追过来,心里暗骂韭菜,然后爽快的割一波。

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

可正是割张绣的这一波韭菜,让曹操有点麻痹大意了。

张绣对贾诩道歉说,不听您的话,才落到这个地步,又考虑到张绣收集溃兵再次进攻曹操的动作,张绣的这这次冒进,吃的亏是不小的。

正是张绣吃的这个大亏,让曹操轻视了张绣集团,认为贾诩张绣也不过如此嘛,不是一样被我收割?碌碌之辈罢了,徒有虚名。
没有人会拿部队去送死,见张绣吃了这么大的一个亏,曹操认为张绣已经失去进攻能力了,没有威胁了,所以率强兵速进,赶去安众应付刘表,以弱兵断后。
以张绣冒进的表现来看,曹操以为张绣打败后只会找个角落舔伤口,绝对没有头脑敢再来。
诩曰:“兵势有变,促追之。”绣素信诩言,遂收散卒更追,合战,果以胜还
万万没想到,张绣虽然没头脑,但是胆大啊,经过这一次失败,对贾诩更加佩服了,贾诩叫他收集溃兵再组织进攻,张绣问都不问清楚就敢照做,这执行力真的可以。
所以说曹操为什么吃亏?曹操以为他面对的是张绣,贾诩只不过是个谋士,如果张绣听贾诩的张绣就不会追第一次了。
而其实呢?大多数时候跟曹操下棋的是贾诩,张绣第一次追曹操完全是一次没忍住的意外,张绣自己擅自追击受挫,觉得没贾诩打不了胜仗,对贾诩更加言听计从了。
曹操这是认错了对手,他以为他的对手是张绣,所以就按张绣的心理模式,把事情想简单了。
而实际上大多时候曹操面对的都是贾诩,张绣只不过是舞台上的一个提线木偶。
魔法才能战胜魔法,这就好像炒股,看K线的迟早要被K线坑,看消息的迟早要被消息坑。
曹操懂孙子兵法,贾诩更懂,而这个时候曹操在明处,贾诩在暗处,曹操没搞清楚暗处的贾诩几斤几两,贾诩却把明处的曹操研究得透透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第一是非利勿动
没有大的利益,能不站到前台来就不站上来,为了那三瓜两枣,就费尽心思使用权谋去争抢,格局小了。
因为随着你的能力表现出来,慢慢的,身边的对手就对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将来对付你也就更加的慎重,更加严防死守,以后面对关键利益,你想获利也就难上加难了。
第二是出其不意必先出其意
为什么张绣第一次以精兵进攻曹操失败了,第二次以败兵进攻曹操反而成功?
因为第一次进宫在曹操意料之中,第二次进攻在曹操意料之外,按照张绣第一次进攻的表现,受到这么大的损失,不可能是装的。
一切都在曹操的意料之中,所有的事情都按照曹操预先设想的路线发展,曹操一下子就觉得悟了,觉得摸清楚了张绣的斤两。
于是就把事情想简单了,想简单了就被暗处的贾诩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了。
要是曹操知道张绣这么听贾诩的,贾诩这么牛逼,打死也不放松警惕。
第二次进攻的胜利是基于第一次进攻的失败上的,如果曹操没有把张绣贾诩想简单,贾诩自然也就没有可乘之机了
所以说,曹操第二次被出其不意,实际上是被张绣第一次的出其意给迷惑了,最要命的是,张绣第一次也不是演的,完全就是本色表现,太真了。
所以说,像贾诩和曹操这样的高手过招,取胜的关键是什么?
其实就是隐藏自己、看透敌人,然后迷惑对方,最后利用对方的麻痹大意,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谁隐藏得更深,谁把对方研究得更透,谁更小心,谁就有更大几率获胜。
权谋最有效的时候,就是当你有一把枪,而且是个神枪手;而对方却因为你的过往表现,认为你没有枪,而且功夫很烂。
他以为这是一场碾压式的武林风拳赛,他信心满满能踢烂你的屁股,于是大大咧咧的朝你逼近。
而实际上这也确实是一场降维打击,当枪口冷不丁顶在他自己靠上来的大脑门上的时候,对方不可思议的眼神,就是权谋最有效的时候。
(0)

相关推荐

  • 三国时期此人坐拥十万精兵仅次于袁绍、奈何没有野心葬送基业

    引言: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在未建立三足鼎立之势时,当时 势力最大的要数拥有"四世三公"背景的袁绍集团 .袁氏门生遍布天下,实力雄厚.但是在当时,还有一方诸侯势力仅次于袁绍,他坐拥 ...

  • 贾诩遇到氐人打劫,氐人十分凶狠,抓住几十...

    贾诩遇到氐人打劫,氐人十分凶狠,抓住几十人,一刀一个砍了再找财物.轮到贾诩被杀时,他突然大喝一声:"你们不想一夜暴富了吗?我可是段公的外孙,想要多少赎金,尽管开口!"刀斧手浑身一颤 ...

  • 贾诩:出自陇上的汉末三国谋士

    原标题:[溯源甘肃] 贾诩:出自陇上的汉末三国谋士 他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曹魏初年的著名谋士,智谋超群,"算无遗策",名闻天下:他献计凉州兵团反攻长安,东汉王朝从此走向衰亡,吹响了三国 ...

  • 宛城受降事件 | 曹操大意了,张绣不讲武德

    公元 197 年正月,曹操出兵讨伐张绣. 事情起先进展地极其顺利,曹兵还未抵达宛城,张绣的降书已经到了. 淯水河边,西凉兵个个精神抖擞,盔明甲亮. 曹操一边检阅一边暗赞,宛城之固,兵马之精,小张绣真乃 ...

  • 聪明人从不会说这三种话,而人缘差的却逢人便说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会让我们心生仰慕,而还有一些人让我们总希望避而远之,原因虽然五花八门,但是总结起来无外乎几类情况,有些人总会给我们带来消极的影响,有些人总是喜欢阶级讽刺,不管是哪种情况,似乎都跟表达有 ...

  •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每一个有才有貌的人 顾秋水的NO.423篇原创 By :顾秋水 ▲ 每天一篇原创,顾秋水在异国与您说晚安!  1   常言道,无敌是多么寂寞?可真要到了无敌的境界,那种寂寞究竟何种滋味. 世人不解,以 ...

  • 真正的聪明人, 从不外借这两样东西, 可惜太多人看不透

    点击加载图片 什么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似乎世人对"聪明人"的印象一直心存误解,认为懂得耍小聪明的人就是聪明人. 实际上,真正的聪明人往往拥有大智慧. 他们在乎的不是眼前的蝇头小利, ...

  • 真正的聪明人从不吵架

    吵架是怎么产生的?一切吵架都源于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是互相把对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由于双方有不同的立场.环境.背景.经验.文化,在编码和解码过程中难免出现"误读". ...

  • 重剑无锋——低调的基金经理王崇

    王崇,北京大学金融学博士. 2008年加入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曾任行业分析师.高级研究员. 2014年10月22日起,任交银新成长基金经理 2017年6月起,任交银精选基金经理 2019年9月起,任交 ...

  • “读书,让我拿到了第一个5000万”:聪明人从不赚辛苦钱

    你有没有想过,即使人到中年,你的人生还会有一种全新的可能? 你好,我是少聪. 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曾在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腾讯等数家媒体担任主持人和记者. 然而,在事业的上升期,我辞职了,转向幕 ...

  •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下)

    系统逐渐稳定之后,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那就是,对交易再热爱.再执著.再热忱,人的精力和体能也总是有一个Breaking Point的.日趋复杂的系统.日益繁多的信号.日益繁重的信号对应资金管理的工作量, ...

  •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上)

    查良镛先生,实天上文曲星下凡也!其洋洋洒洒一十四部武学巨著"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迷倒亿计华人.无数爱众,我亦其中一员,始读至今.自韩非<五 ...

  • 第六十八战:石虎肆虐(1)“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人生四重境界

    开场合讲的故事,通常都是有寓意的 人越多,场合越大,他想表达的政治意味越浓重 话里话外通常都是在扶持或打压某个群体,要么就是他未来想走方向的一个试探. 332年正月,59岁的石勒会见高句丽和宇文部的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