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阅读《经济学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1.

大家如果看过2020年12月23号的第一篇文章,应该知道这是我的第二个公众号。

第一个公众号是在2018年申请的,那几年陆陆续续写了近百篇文章,但2020年12月份,因为自动回复提供了一张计算机图形学界知名的“莱娜图”,导致公众号直接被封禁。多年努力,付之东流。

当时公众号的主要内容,大多是部门管理、团队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

比如:

疫情之下软件企业富余实施人员如何分流?

部门周例会如何召开才更有意义?

如何对区域化运作的软件公司分配项目管理者的奖金?

如何用一个小技巧解决员工不按时提交周报的问题?

如何做好现场驻点实施人员的团队建设?

……

虽然都是干货,很可惜,受众面太小,影响面不大,阅读量很少,自己写得越来越索然无味。

被封号之后,心情沮丧到极点,但反思下来,此号被封反而是好事,正好让我下定决心,改变写作方向。

这不,“王不留”公众号最终定位在外刊学习。

2.

2005年,我大二顺利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直到2014年,我就没再看过英语。

那时的人生目标就是事业成功(翻译成大白话:打工挣钱、娶媳妇、养娃。)

在对事业的奋力追求过程中,我个人签名确定为:凌晨四点开启奔跑人生的小卒子。

1、凌晨四点起床,这是考研时留下的习惯

2、奔跑人生:不是指跑步,而是指有目标的工作生活。

3、小卒子:只要自己不是老板,无论在企业职位有多高,都还是一个兵,这是我个人在职场的定位。

为了挣更多的钱养娃,2015年我决定备考研究生,提升学历。那时,我重新将英语拾起,此后再没丢下。

至此,最近几年的个人签名变成了:常读外刊的IT资深打工人。

1、签名不再突出“凌晨四点起床”,因为每个人的作息时间各不相同,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2、IT,是为了注明自己吃软不吃硬(只搞软件);

3、资深,表示自己混迹职场已经很多年;

4、打工人,表明自己仍是一个打工者。无论当前职位有多高,早晚总会被取代。这是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

5、常读外刊,其实是指看《经济学人》杂志。

我一般周五晚上获得本周最新一期的杂志PDF版,然后我会在周六凌晨三点钟起床,大约到早晨八点钟,看完杂志。

大家可能会惊讶,能看完吗?

可以的,因为我只看感觉兴趣的文章。

比如,我会阅读社论、与社论有关的文章、与我们国家有关的文章、关于老美的部分文章。

其它栏目,像非洲、美洲、欧洲等地区的内容,因为不了解他们的国情,看不懂,我选择直接略过。

这样算下来,整本杂志可以看的文章也就十来篇,花费五个多小时阅读,足够了。

翻完杂志,写篇导读,其实就是自己的阅读笔记。

我还会勾选出最感兴趣的文章,或难以理解的文章,或值得再次阅读的文章,这些大约有2-3篇,在周一到周五的空闲时间再来细品。

那么其它杂志还会阅读吗?像《时代周刊》、《商业周刊》、《国家地理》、《卫报周刊》……

说实话,看得极少。

作为一个以996为常态的打工人,哪有那么多时间?能把《经济学人》杂志看完就已经很不错了。

3.

那么,为什么独推《经济学人》?

没办法,名人效应!

比尔盖茨说过:“我会将《经济学人》从头看到尾,因为它的内容让我能够批判性地思考这个世界。

另外,常看《经济学人》的朋友应该知道,他家杂志的文章几乎从不署名。

然而,2016年10月8号杂志却刊发了一篇时任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离任前为该报撰写的署名文章《The way ahead》。

这篇署名文章对于一份杂志宣示其江湖地位意味着什么?我想大家是明白的。

你肯定会问看这么多年的《经济学人》有什么感受?

最大感受应该是这本杂志相比其他一些报纸,态度更客观,视角更宽广。说白了,就是内容质量高。

随手举个例子吧。

2021年2月20号刊的《经济学人》有篇关于中国新冠疫苗的文章《Sinovacillate》,里面有一段描述:

通过外防内控,中国不惜代价让疫情控制在了零感染。人们不再有恐惧感和危机感,也就缺乏了注射疫苗的动力。

这就意味着完成民众免疫需要较长时间,预计到2022年底,中国仅有60%民众获得免疫,这也将拖延中国重新向世界开放的时间。

同时,文章指出,中国需要指导人们学习如何与新冠长期相处?

当天,我看到一则新闻《中疾控主任:新冠肺炎可能成为长期流行的传染病》。

再来举个例子。仍是2月20号刊的一篇文章《为孩子们点只蜡烛》,介绍了德州暴风雪下的大停电。

2月23号,我看到了澎湃新闻关于“得州停电”的评论。

通过比对,可以看出两篇文章观点大致较为相似。

其实我们针对得州停电的关注和报道,是在2月22号才开始的。

所以,我喜欢借助《经济学人》这第三只眼看中国和美国。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干扰。

对于老美的报道,美国的报刊也是分党派的,很难说清楚谁家说得更客观公正,而《经济学人》是英国人出的,态度会更为中立。

4.

我以前看完《经济学人》,写篇读后感,放在印象笔记就完事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