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李奶奶院里的两棵枣树长高了不少,只是再也见不到李奶奶了

文/邢桂珍

八十多岁的李奶奶,是生产队的“五保户”。她裹着小脚,喜欢戴丝绒帽子。核桃壳似的皱纹刻在沧桑的脸上,手背趴着虫子一样的青筋,笑时露出一颗无依无靠的门牙。

老伴去世后,无儿无女的李奶奶,搬到距我家不远的山坡住,那时我上小学三年级。

李奶奶住在阳坡陡峭的山腰上,院里有两棵枣树,养了两只母鸡,一只猫和一条狗。

李奶奶去对面山坡取水,要下山、过河、上坡。河上有五六块石头桥,左右有落差十米的两个瀑布,镶嵌在绿荫怀抱中。

一次,我上学的路上,看到李奶奶背挎半桶水,张着嘴喘着粗气,拄根拐棍,挪动着小碎步。我提心吊胆地帮她把水桶送过了河对岸,李奶奶摸着我的头说:“多亏了闺女。”我那时不敢看她深陷灰蒙蒙的眼窝,就匆忙赶路上学去。

我上四年级时,老师布置一篇《记一次有意义的劳动》的作文,没有思路的我觉得无从下笔。想着想着,忽然想起了李奶奶提水的情景,让我眼前一亮。

那天放学后,我去李奶奶家,河面倒映着连绵起伏的山脉。轰隆隆的瀑流,溅起了落雨般的浪花。从我记事起,这两个瀑布就日夜倾泻狂澜,冲击波形成了巨大的漩涡。我惊慌地跑过晃动的石桥,刚到门口就听到小狗“汪!汪!”李奶奶乐呵呵地让我进屋。我说明了来意,放下了书包,手提水桶,她拄着拐棍,肩扛扁担,我们向对面山坡水井走去。

对面斜坡路拐成“Z”形,在一棵松树下,李奶奶采了几块儿黏磨攥在手里。小鸟在水井旁叽叽喳喳地欢迎我们。井水不深,泉眼咕嘟咕嘟地往外冒,水上漂个水瓢。井前有一块湿漉漉的石板,我蹲下舀了半瓢水,咕嘟咕嘟地喝了下去。舀满了水桶,她前我后,我们沿着来路往回抬水,我拽着桶不让滑向她那边。到河岸时,我看她步履蹒跚,就大声地喊道:“李奶奶歇会儿吧。”

过河时,仍是她前我后。她在石桥上颤巍巍地站不稳,我俩节奏的不同,导致水溢出桶外,洒湿了我的衣服,水桶挡住了我的视线,一脚失控踩偏,扑通一脚滑进了河里,我咬牙迈上了石桥。心里有点儿委屈和别扭,看一眼湿了的新鞋,嘴里咕哝:“不来好了。”河水映着我扭曲的五官。转念想起老师布置的作文,学雷锋做好事不能半途而退呀,耳畔传来奔腾的狂潮为我“加油”的呐喊声,我好像从梦中唤醒似的,抬头凝视前方,迈过了石桥,深深地舒了一口气。

上坡路,水桶几乎滑向我这边,我灌水的鞋打滑不跟脚,走路咕叽咕叽地响。精疲力尽的我,遥望余光的斜阳,芬芳的花朵投来笑靥,听到蝉儿抒情枝头的鸣唱。李奶奶白发上挂着的松针,在风中撩动琴弦;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家;用沾着泥土的小脚,丈量着一寸寸路途。我接受了挑战极限的体能,感受到了超越自我的喜悦,浑身充满了力量,阳光和体温烘干了我湿透的衣服。经过一步步艰难地跋涉,我们马上就抬到了院门,李奶奶用浓重的山东口音喊:“闺女啊,歇会儿吧。”

我坐在石头上,透过栅栏缝隙,看到小狗摇晃着尾巴,前爪搭到柳条门上,急切地“汪汪!”恭迎主人的归来。

远观河上两道滚滚的激流,被陡壁逼出来的飞瀑,迸发出精彩的浪花,唱出了美妙动听的旋律。

我们终于抬进了屋里,花猫从炕上跳到了地上,“喵喵”跑到我的脚前伸伸懒腰。我俩把水倒进了缸里,李奶奶拍着我的背说:“丫头啊,累坏了吧。”我说:“我回家晾晾鞋,过几天我再来抬水。”我说完就背起书包往外走,李奶奶拉住我的衣角,执意为我煮鸡蛋吃。我挣脱了她的手,跑出院门外,向站在门口的李奶奶告别。

夕阳的余晖洒到我的脸上,瀑布在夕照中,更加激情饱满。

回家的路上,我在构思作文。晚上,我一鼓作气写完《记一次有意义的劳动》,第二天上学交给了老师。在作文讲评中,老师把这篇作文当范文读给同学们听。

后来,我多次遇见李奶奶站在路旁等我,不是往兜里塞几颗红枣,就是塞两个煮鸡蛋。

多年以后,我回到故乡。当年我和李奶奶抬水走过的便桥,已经换成了水泥桥。

半山腰李奶奶院落里的两棵枣树又长高了不少,只是再也看不到李奶奶站在门口张望的身影。我的眼睛顿时涌上一层泪水,一种揪心的思念,随着淙淙的河水流向那久违的岁月……

2021.3.10

#原创散文随笔#


百荷书房作品,感谢浏览,感谢关注,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一起学习。

(0)

相关推荐

  • 时光庭院 作者:远方 【散文】

    时光庭院 文|远方 如果时光有记忆,它一定会记得那样朴素的小院,那小院里芬芳馥郁的烟火气,和树叶间筛下来的细碎日子. 那样的小院里,一定有一排鸡舍,十多只泰然自若的鸡鸭:一定有一两间猪舍,两三头悠悠闲 ...

  • 刘翠云:回忆我与奶奶在老院里的时光​

    那永开不败的合欢花 回忆我与奶奶在老院里的时光 文/刘翠云 在众多亲人中,与我感情最深的要数我的奶奶,因为儿时的我,与奶奶接触的时间最长,也最多. 我的老家,在山东省汶上县县城西南边上的前集村.记得儿 ...

  • 一人,一河,一石桥……

    一人,一河,一石桥……

  • 【中州作家】李相林:回忆鲁迅故居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32] 回忆鲁迅故居 河南商丘          李相林 近日,战友远方在微信上发了一组参观北京鲁迅故居的照片.那座熟悉的小四合院,小院里的两棵丁香,还有墙外的两棵 ...

  • 常安奎:寨河碧波映寨墙,缕缕乡愁梦炊烟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寨河碧波映寨墙,缕缕乡愁梦炊烟 作者 | 常安奎 ...

  • 【济外专栏】那一刻,我停下了脚步 | 山东李涵优 九年级

    你好文字,我来了 你就是未来作家 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 "中小学作文精选平台"为全国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习作发表机会,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让孩子爱上写作,写出最美满分 ...

  • 那些事儿丨秦玉河:锁

    他和媳妇常年在外打工,过年都常不回来.他的家,一年365天"铁将军把门"--锁着. 他出外打工临走时,找了看家的,是他的后邻居李家三哥.他把他院门上的钥匙留给了邻居三哥. 邻居不大 ...

  • 【七个老师】 丁向红: 从鲁迅《秋夜》里的两棵枣树谈谈散文的核心意象

    丁向红:苏州市甪直甫里中学高级教师,语文教育硕士,教龄20余年.曾主持校文学社工作,现主持开展校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发表教学论文3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10多篇.                     ...

  • 精彩原创|两棵枣树(深度好文!!)

           凡本刊发表的文章阅读量满1000,评论10条即有15元稿费,阅读量满2000,评论20条即有30元稿费.领取方式:直接截图发总编即可领取!以上以初发时间6天内为准.          现 ...

  • 从鲁迅的两棵枣树,谈文学创作的静态描写技巧

    静态描写是文学创作的一部分.所谓文学创作,就是作者把所看见的.所想到的,通过加工提炼,构建出一个独立的世界并用文字向读者呈现出来.在构建这个世界的过程当中,作者需要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和审美理 ...

  • 探访鲁迅在北京的旧居,当年800大洋买的四合院,院内有两棵枣树

    探访鲁迅在北京的旧居,当年800大洋买的四合院,院内有两棵枣树

  • 【灵璧小说】两棵枣树(十五、十六)大结局

    两棵枣树 著/灵璧石秀 (十五)     二爷爷一走就走了这么多年,期间只是给家里面寄来过一封信,然后就杳无影踪.现在岁数大了,他才从南方回来,并且还是和当初那个让我们家遭殃的女人一块儿回来的.这样的 ...

  • 【灵璧小说】两棵枣树(十三、十四)特别推荐

    两棵枣树 著/灵璧石秀 (十三) 转眼到了大伯满月的日子,亲戚邻居前来祝贺,老院子里人来人往,热闹极了.包裹在襁褓中的大伯忽闪着一双机灵的眼睛,见到有人来逗他,就咧着小嘴儿直乐,有时乐得起劲,机灵的眼 ...

  • 【灵璧小说】两棵枣树(十一、十二)特别推荐

    两棵枣树 著/灵璧石秀 (十一)  磨房无门板.无窗棂,房内也没有可以遮挡身体的物件,这里绝对不是藏身的好地方.但是二爷爷顾不了那么多,他仍然拉着女人一头扎进弥漫着面粉香味儿的磨房中.      二爷 ...

  • 【灵璧小说】两棵枣树(九、十)特别推荐

    两棵枣树 著/灵璧石秀 (九)       二奶奶伸手试了试孩子的鼻息和脉搏,然后轻轻地对二爷爷摇了摇头.二爷爷长叹一声,眼睛里面噙满了泪水,他把女人紧紧地搂在怀中,用力搓着女人的手,想把自己的温暖传 ...

  • 【灵璧小说】两棵枣树(七、八)特别推荐

    两棵枣树 著/灵璧石秀 (七) 日子虽然难捱,但是女人必须坚持下去,不为自己,也要为了可怜的孩子.      这一年刚入秋,女人病了.起初,女人只是觉得胸闷气短,后来,在胸闷的同时开始伴有轻微的咳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