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发热诊治精粹
内伤发热是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损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明·秦景明《症因脉治·内伤发热》最先提出“内伤发热”这一病名,且将其分为气分发热、血分发热;《脾胃论》中的气虚发热,其治疗“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并创造了甘温除热的代表方“补中益气汤”。有的中医古籍文献将外感之外的发热分为十一类,如郁火发热、阳郁发热、骨蒸发热、内伤发热(气虚)、阳虚发热、阴虚发热、血虚发热、痰症发热、伤食发热、瘀血发热、疮毒发热。
西医的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疾病及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均可参照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肝经郁热 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火内盛,以致发热。
2.瘀血阻滞 情志,劳倦,外伤,久病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阻,气血壅遏而发热。
3.内湿停聚 饮食不节,忧思过度,脾胃受损,运化失司,水湿蕴积化热而发病。
4.中气不足 劳倦过度,饮食失调,久病体虚,脾胃受损,中气下陷,阴火内生而发热。
5.血虚发热 久病,失血,脾虚不能生血,阴血不足,不能敛阳,阳气亢旺而发热。
6.阴精亏虚 素体阴虚,过服温燥,热病之后,阴液亏损,阴虚阳亢,水不制火而发热。
7.阳气虚衰 久病,素体不足,过服寒凉,脾肾阳气亏损,火不归原,虚阳外浮而发热。
病因:引起内伤发热的原因包括情志、饮食、劳倦、禀赋等。
病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
本病可分为虚实两类,以气血阴阳亏损所致的为虚证;以肝经郁热、内湿停聚、瘀血阻所致的为实证。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起病缓,病程长,反复发热。
(2)多为低热,少有高热,或仅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
(3)不恶寒,或者仅怕冷,加衣被可减缓。
(4)可兼有情志改变,瘀血、湿郁征象及气、血、阴、阳亏虚症状,头晕、神疲、自汗、盗汗、心悸、脉弱等。
(5)可有情志、外伤、产后、久病、饮食劳倦所伤等病史。
2.鉴别诊断 主要与外感发热相鉴别。内伤发热病因是内伤,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起病缓慢,病程长,且反复发作;热型多为低热,少高热,或仅自觉发热,无恶寒,或仅怕冷,加衣被可减缓,多有头晕、心悸、神疲、自汗、盗汗等兼症;外感发热因外邪而发病,病机为正邪交争,起病相对较急,病程短,热型多有高热,且有差异,初期多恶寒,加衣被不减,多有头身痛、鼻塞、流涕、咳嗽等兼症。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虚实:气郁、血瘀、湿郁为实证;气、血、阴、阳亏虚为虚证,日久多虚实夹杂。
(2)辨轻重:病程长,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胃气衰败,正气虚甚,兼夹其他病症者,病重;反之则病轻。
(3)辨预后转归:本证大部分预后良好,如兼杂多种病证(如肿瘤),体质极度亏虚者预后差。
治疗要点 实火宜泻,解郁、活血、除湿,适当配伍清热药;虚火宜补,益气、养血、滋阴、温阳,适当配清退虚热药。本病慎用发散、苦寒之剂。
(一)气郁发热
1.临床表现 低热或午后潮热,热势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郁、胸胁胀满,或月经不调,乳房发胀,烦躁易怒,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2.治疗原则 疏肝理气,解郁泻热。
3.代表处方 丹栀逍遥散:茯苓、白芍各20克,丹皮、栀子、柴胡、薄荷、当归、白术、煨姜、生甘草各10克。
4.加减应用
(1)胸胁疼痛者,加郁金、香附各10克,青皮6克。
(2)热甚,舌红、便秘者,去白术,加黄芩10克,龙胆草9克。
(3)月经不调者,加益母草20克,泽兰10克。
(4)眩晕、头痛者,加菊花、钩藤各20克。
(二)血瘀发热
1.临床表现 午后或夜间发热,或自觉身体局部发热;口干咽燥,但不多饮,躯干或肢体有固定痛处或肿块,肌肤甲错,面色萎黄或晦暗;舌青紫、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2.治疗原则 活血化瘀。
3.代表处方 血府逐瘀汤:牛膝20克,赤芍15克,当归、川芎、生地、柴胡、枳壳、桔梗、生甘草、桃仁各10克,红花9克。
4.加减应用
(1)发热甚者,加丹皮、地骨皮、白薇各10克。
(2)挟食滞者,加山楂20克,谷芽、麦芽、鸡内金各10克。
(三)湿郁发热
1.临床表现 低热,午后热甚,胸闷、脘痞、全身困重;纳呆、口渴不欲饮,甚或呕恶,便溏;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
2.治疗原则 利湿清热。
3.代表处方 三仁汤:苡仁30克,滑石20克,杏仁、白蔻仁、法夏、厚朴、通草、淡竹叶各10克。
4.加减应用
(1)呕恶者,加竹茹、藿香、陈皮各10克。
(2)胸闷、苔腻者,加郁金、佩兰各10克。
(3)热势较甚,舌红,苔黄腻,脉数者,加茵陈20克,黄芩10克。
(4)纳呆、便溏者,加白扁豆、白莲子、云苓各20克。
(四)气虚发热
1.临床表现 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伴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感冒,纳差,便溏;舌淡,苔薄白,脉弱。
2.治疗原则 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3.代表处方 补中益气汤。
4.加减应用
(1)自汗明显者,加浮小麦30克,牡蛎、糯稻根各20克。
(2)时冷时热、汗出恶风者,加白芍20克,桂枝6克。
(3)胸闷、脘痞,苔白腻者,加云苓20克,苍术、厚朴各10克。
(4)食少便溏者,加怀山药、芡实各20克,谷芽、麦芽各10克。
(五)血虚发热
1.临床表现 低热,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舌淡,脉细弱。
2.治疗原则 益气养血。
3.代表处方 归脾汤。
4.加减应用
(1)临证时加枸杞20克,熟地、阿胶各10克(烊服),以加强滋阴补血。
(2)发热甚者,加银柴胡、白薇各10克。
(3)兼瘀血者,加丹参、鸡血藤各20克。
(4)本证亦可选用当归补血汤。
(六)阴虚发热
1.临床表现 午后及夜间发热,手足心热,骨蒸潮热;烦躁,失眠,盗汗,口干咽燥,多梦;舌红、裂纹、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2.治疗原则 滋阴清热。
3.代表处方 清骨散:鳖甲20克,银柴胡12克,知母、胡黄连、地骨皮、青蒿、秦艽、生甘草各10克。
4.加减应用
(1)盗汗者,去青蒿,加浮小麦30克,牡蛎、糯稻根各20克。
(2)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各20克。
(3)阴虚较甚者,加玄参、生地、制首乌各20克。
(4)气阴两虚者,加党参20克,麦冬、五味子各10克。
(5)血虚者,加枸杞子、黄精、桑葚子各20克。
(6)肝肾阴虚者:改用知柏地黄丸。
(七)阳虚发热
1.临床表现 发热而欲加衣,形寒肢冷,少气懒言,头晕嗜卧,纳少便溏,腰膝酸软,面色苍白;舌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2.治疗原则 温补阳气,引火归原。
3.代表处方 金匮肾气丸。
4.加减应用
(1)临证时,加巴戟、仙灵脾、鹿角胶各20克,以加强温肾壮阳。
(2)短气、懒言者,加人参10克。
(3)便溏、腹泻者,加白术、炮姜各10克。
【其他疗法】
1.中成药疗法 气郁发热者,可选加味逍遥丸、柴胡疏肝丸;血瘀发热者,可选田七片、大黄虫丸;湿郁发热者,可选益元散、甘露消毒丹;气虚发热者,可用参芪膏、黄芪建中丸;血虚发热者,可用阿胶补血膏、当归补血丸;阴虚发热者,可选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阳虚发热者,可用右归丸、附子理中丸。
2.饮食疗法
(1)金橘30克,芦根30克,水煎去渣,入粳米50克煮粥,每日1次温服,适用于气郁发热。
(2)田鸡100克,黄芪20克,田七6克,炖至烂熟,隔日1次温服,适用于血瘀发热。
(3)生苡仁30克,紫背天葵10克,水煎代茶,每日1次,适用于湿郁发热。
(4)生晒人参10克,老母鸡1只(去内脏),炖至烂熟,每周2次温服,适用于气虚发热。
(5)制首乌、黄精各20克,乌鸡1只(去内脏),炖至烂熟,每周2次温服,适用于血虚发热。
(6)熟地、枸杞子各20克,大枣10枚,乌龟1只(去内脏),炖至烂熟,每周2次温服,适用于阴虚发热。
(7)狗肉250克,干姜10克,陈皮5克,肉桂3克,加盐油调味,炖至烂熟,每周2次温服,适用于阳虚发热。
【预防调摄】
1.加强护理,发热体温较高者宜卧床;长期低热者可作适当户外活动。
2.保持乐观情绪;进食清淡、富于营养易消化之品。
3.注意保暖、避风,防止感受外邪。
4.及时治疗有关疾病,防止久病伤正。(钟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