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

《司马光》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八单元的一篇课文,也是教材中的第一篇文言。非常简短,总共两句话。之前人教版教材有《司马光砸缸》的白话故事,并且作为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关于孩子机智的故事,估计稍微有点教育背景的家庭的孩子都听过这个故事。故事本身并不陌生,陌生的是语言形式。

这段文字来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五》,原文:“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其实这个故事的前言后语很有味道,前言是:司马光喜欢听人家左传,并且回家经常讲述给家人听,通过讲述,了解了左传的大概。后语是司马光砸缸之后,这个事迹被京、洛间的画师画下来,广为流传。通过前言可见读书重要,另外就是读什么书更重要。通过后语可见当时这件事情就被广泛传播了,并且估计是以学雷锋那样的形式,通过张贴画的形式流传的。

教材中的全部学习任务如下图:

第一个任务是朗读课文,注意停顿,最后能够背诵。

第二个是借助注释讲故事。

第三是比较语言的不同,感悟文言文语言形式的特殊之处。

这篇短文所讲述的司马光的机智、聪明,就不再赘言了。这里主要从语言特点来分析。

这篇短文的特点是指代人物的词语比较多:群儿、一儿、众、光、儿。在这些指代中,有的包含,有的相等,群儿,包括一儿、众、光;一儿和儿相等;众是去掉一儿和光之后的所有人。

此外,动词丰富,尤其“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光持石击瓮破之”。

一个主语后面连续三个动作,即:一儿登瓮、一儿足跌、一儿没水中;光持石、光击瓮、光破之。

在完成朗读的环节,就需要把这些动词顺利地断开。要想顺利断开,需要理解。理解的环节,据老师们讲,这个“破之”,学生理解有困难,认为是瓮破了,而不能顺利地理解为是司马光击破了瓮,其实是主语不太明确。此外就是指代人物的词语要清楚都是谁。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要借助注释来讲述故事,还要调动旧有的司马光砸缸的经验,共同来理解这个故事。

此外还有被一群人固定下来的每节课必须十分钟写字的事情(对于这个,我并不认为一定要这样,但是已经成为了一线老师的一个死结,暂时打不开。因为管理他们的人认为一定要一节课写十分钟的字)

那么不妨在讲述故事的环节,做成一个学习单,通过在动词前面加修饰语(写十分钟任务的落实),让学生讲得生动形象。

或者,目前教材出示的图片是砸完缸救出来人的部分。不妨请学生脑补一下,之前的环节该如何画,边画便读课文,把文字转化为图画,然后再通过把图画转化为文字进行背诵。

至于语言比较的环节,把司马光砸缸的课文拿来对比,起码长短不一样。同一个故事,一个短一个长,就说明文言文讲述故事更加简短这个特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