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甘熙故居的前世今生
古典如画
巷口可见繁华闹市的景象,快走到巷子尽头,能望见一角灰瓦白墙。
这小巷一头是前世,一头是今生,走着走着渐渐心中一派宁静。不一会来到一扇颇有雅韵的宅门前,门内的翠竹苍绿,花香阵阵,这就是俗称“九十九间半”的甘熙故居了。
“大隐隐于市”,甘熙故居又名甘熙宅第、甘家大院,是南方城市中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故居由左、中、右三组并列的五进穿堂式建筑群组成。
它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建筑风格并不属于徽派,也区别于苏州园林的精细,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呈现自己独特的风格。
朴素中透着优雅,优雅中含着精致,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
优雅如诗
前世的第一位主人为甘福,甘熙是他的次子。甘熙是晚清时期极富盛名的文人、藏书家,道光十九年进士。
其族谱云:“本支百世,或立功于战国纵横之际,或垂名于三方各据之时。赫赫芳声尚载前朝之信史,遥遥华胄犹存后裔以余风”。受家族文化的影响,甘熙自幼就喜欢读书,而他在风水术上的造诣在当时颇有声名。
父子二人都嗜书如狂,收集书籍十万册,建藏书楼,名“津逮楼”, 曾是“金陵第一藏书楼”。说起 “津逮楼”和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还有点渊源。
“津逮楼”曾收藏过一件国宝——《金石录》。《金石录》共三十卷,由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撰写大部分(就是那位道“海棠依旧”的“卷帘人”),其余部分由其妻李清照完成。
当年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携《金石录》书稿在战乱中流落至临安,把对丈夫的思念都倾注于书稿,用了两年时间整理定稿,这才有了堪称国宝的《金石录》。
进得门内,是水边回廊,一潭碧水,一座山石,有小朋友在假山的山洞里穿来穿去,欢声笑语,颇觉有趣。潭边是鹅卵石铺就的小径,曲径通幽,通往旁边的院落。
往事如风
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也曾在此居住过,至今保留着她的卧室。她的前夫是甘贡三子甘律之。甘家人酷爱戏曲艺术,又藏书甚多,对严凤英戏曲艺术上的成熟想必也有不少助力。
甘家不仅有一个昆曲戏班,还与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兄溥侗等在家中组织了昆曲“紫霞社”。时常举办的昆曲演出,不仅吸引了梅兰芳、马连良、俞振飞等京昆戏曲名家,林散之、唐圭璋等文人雅士也曾光临赏曲。
大厅名为:“友恭堂”,从两侧抱柱上的对联“孝义传家政,诗书裕后昆”可知“友恭堂”的真正内涵。
大厅是主人会客的地方,是住宅民居建筑群中的主体。为了加大进深,突出建筑物的高度,内部建筑构造为三开间,开间的宽度由中央向两侧递减,大厅入口为落地扇门,方便贵客盈门时开启。
故居“民俗文化馆”里的“金陵十八坊”有非不少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有泥塑、空竹、根雕、风筝、绒花、葫芦、剪纸,还有传人在此现场制作,可以看到部分制作过程。“绒花”谐音“荣华”故而盛行。
《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为了缓减后宫奢靡之风,向皇上提出的一条建议是:后宫妃嫔舍弃珠翠,改以通草绒花为头饰。通草绒花为蚕丝和铜丝所制,材料虽不华贵,经过巧手做成花朵、如意、凤凰等造型栩栩如生,色彩富丽。
走累了,可以去“梨园雅韵”,叫上一壶雨花茶,看看南京白局,听听原汁原味的南京白话。一张桌子两张凳子,悠扬的胡琴,配以小碟的打击伴奏,加上音韵流畅的南京话,这就是南京唯一的方言说唱曲艺“南京白局”了。
南京话朴实、易懂,透着一股亲切和憨厚。“南京的美景,那真是,草帽么得边儿——顶好;上鞋不用锥子——针好(真好)。夫子庙不但风景美,秦淮风味小吃哦——那才是,名扬天下哦!”
甘熙故居,前世是诗礼人家的故园,今生已成为南京人闹中取静,回味民俗的乐园。
唯有松柏长青,碧水长流,轻诉甘熙故居二百多年的沧桑变化。
喜欢本文请点:在看!我会欢喜!
作者简介:雪凝儿,南京市作协会员,小说曾获全国铁流文学奖,自媒体新人,日更达人。善于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别样风景,感悟人生。不过芸芸凡尘一俗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