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卡7天冷静期如何使用?解读来了

近日, “办健身卡有冷静期了” 的话题冲上热搜。
据了解,近日北京市对新修订的《北京市体育健身行业预付费服务合同》公开征求意见,按照新合同,消费者和商家签署合同后有7天的冷静期:7天之内只要消费者未开卡使用健身服务,就有权无条件解除本合同。商家要在1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返还全部预付费用。
为健身卡设置冷静期,北京并非第一个。从今年1月1日起,上海推行了7天冷静期可退款的会员服务合同。



最近,崔美美发现自己脸圆腿粗肚子大,希望自己尽快恢复到以前闪电般的身材。
2021年1月6日,崔美美与某健身房的健身教练沟通购买了36节健身课程,原价15120元,优惠价10800元。当天将钱转给教练并签订2021年1月1日推广使用的健身合同。
但是很快,崔美美后悔了,想要取消健身课程。于是,她于2021年1月11日告知健身房其要求并遭到拒绝。那么崔美美该怎么办呢?
2021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推广使用的《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会员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版)》,新设置的健身卡“7天冷静期”,能不能帮助崔美美解决问题?

健身卡“7天冷静期”主要是消费者在签署合同次日起的7日内,在未开卡使用会员服务的情况下,都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并获得全额退款。适用健身卡“7天冷静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未开卡使用
签署合同次日起7日内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一条款是否真的能帮助崔美美解决问题。
●首先, 崔美美签订健身合同后并未开卡使用满足条件1。
●其次, 签订合同时间为2021年1月6日,根据“7天冷静期”的条件,崔美美的健身合同从2021年1月6日的次日开始计算7天,截止于2021年1月13日,而崔美美于2021年1月11日告知健身房其退卡诉求是符合条件2。
因此,崔美美有权解除合同要求全额退款。

问
如果崔美美签订的是2020年版的健身服务合同,那么她是否可以要求健身房办理退费退卡?
答:不可以。消费者享受健身卡“7天冷静期”需使用《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会员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版)》,如果使用就可以享受健身卡“7天冷静期”。
因此,建议消费者在办卡前应咨询商家签订的健身服务合同是否使用《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会员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版)》,如果未使用,就不能享受健身卡“7天冷静期”条款。
崔美美2021年1月14日要求商家
全额退款,以工作日计算7天,即可享受健身卡“7天冷静期”,这样可以吗?
答:不可以。健身卡“7天冷静期”中的7天是以自然日计算,2021年1月6日签订健身服务合同,则1月7日至1月13日即为“7天冷静期”。
崔美美开卡使用了健身服务,在7天内能否单方面要求商家全额退款?
答:不可以。健身卡“7天冷静期”要求消费者未开卡使用,才能单方面解除合同并全额退款,但崔美美已经开卡使用。因此,崔美美开卡后无法全额退款。

看了上面的问答,相信大家都了解到健身卡“7天冷静期”的使用前提。
生活中,部分消费者发现商家关门前仍误导持卡人充值、卷款跑路“人去楼空”等情况,我们如何避免类似情况发生,让自己办卡健身不再烦心、操心?法官提示需注意以下几点:
1 货比三家
选择2-3家自己心仪、营业执照齐全且消防等资质齐全的健身房,并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详细了解健身房环境、设备、经营状况、信誉、服务等情况,择优选择满意的健身房。
2 签订合同
签订纸质合同需仔细阅读合同条款,要特别注意健身卡使用期限、门店使用范围、健身器材使用、退费退卡、违约责任等条款。若发现不合理的,应及时沟通修改,千万不能局限于 微信 或电话沟通后,不看合同细则或不签署合同的情况下,付款购买健身卡服务。
3 及时补充
承诺的优惠或赠送的服务,以及健身机构门店关闭需更改到其他门店或健身教练离职等情况都应及时补充或修改合同条款,明确新的门店地址、新的健身教练、剩余课时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4 留存纸质
避免日后出现纠纷无法提供相关证据,要收好纸质合同及付款凭证,便于消费维权。部分消费者会通过微信或支付宝直接转账至销售的私人账户,千万注意应转账至健身机构账户,便于日后出现纠纷证明其是消费行为而不是私人转账行为。
5 理性消费
健身卡期限越长,赠送的套餐或优惠力度更大,部分消费者会选择一次性购买2年甚至更久的健身卡服务。在此提醒消费者不要为了优惠而冲动消费,应当综合考虑、谨慎选择、理性消费。同时,要了解在有效期届满后,会员卡内不存在剩余消费额度,也无法延期、激活等相关信息。
(文中崔美美系化名)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上海宝山法院
作者:张荔丨编辑:张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