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在“讨好”王夫人的探春,为何忽然和王夫人翻脸?
作为贾府中的三小姐,探春其实一直活得都很累。因为她是庶出,更因为她的生母赵姨娘,是个“倒三不着两”的女人。
作为贵族人家的小姐,探春的“母亲”只能有一个,就是嫡母王夫人。作为王夫人的“女儿”,探春必须对“母亲”尽孝,也必须把“母亲”摆在第一位。所以,她一直都有讨好王夫人的嫌疑。 当贾赦想娶鸳鸯做妾,贾母大发雷霆,顺手抓起身边的王夫人,劈头盖脸训了一顿:“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要,剩了这个毛丫头,见我待她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她,好摆弄我!”王夫人赶忙站了起来,低眉顺眼地听着婆婆的教训。满屋里一个人都不敢说话。
只有探春站了出来,赔笑劝贾母:“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收屋里的人,小婶子怎么知道?便知道也推不知道。 ”探春这一番话,才把王夫人从最尴尬的境地中解救了出来,贾母立刻笑道:“可是我老糊涂了,姨太太别笑话我,你这个姐姐,她极孝顺我,不像我那大太太,一味怕老爷,婆婆面前不过应个景儿。可是委屈了她。” 或许也正是因为探春在关键时刻替王夫人解了围,当王熙凤因为小月而不得不卧床休息的时候,王夫人便把管家的责任,交给了探春、李纨和薛宝钗。
此时偏偏赵姨娘的兄弟死了,为了赵国基的丧葬费,赵姨娘闹到了“议事厅”,探春翻了账本给赵姨娘看,又说:“……依我说,太太不在家,姨娘安静些养神罢了,何况只要操心?太太满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几次寒心……太太如今因看重我,才叫我照管家务,还没有做一件好事,姨娘倒先来作践,倘或太太知道了,怕我为难,不叫我管,那才真正没脸……” 探春和王夫人的关系,其实这是非常和睦。当赵姨娘说赵国基是探春的舅舅时,探春立刻就翻了脸:“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哪里又跑出来一个舅舅?我素习按理尊敬,越发敬出这些亲戚来了,既这么说,环儿出去,为什么赵国基又站起来?又跟他上学,为什么不拿出舅舅的款儿来?何苦来……”
探春不认血缘关系上的“舅舅”赵国基,只认王夫人的娘家哥哥王子腾为舅舅,这件事也让很多读者对探春有了看法,认为这个姑娘真是翻脸不认人。为了讨好王夫人,没有了底线。 然而,到了七十四回,一直都在“讨好”王夫人的探春,忽然和王夫人翻了脸。这一段故事中,因为一个绣春囊,王夫人命王熙凤带着几家陪房查抄大观园。当她们刚刚开始在怡红院搜拣的时候,消息就传到了探春的秋爽斋,探春命丫头秉烛开门而待。
等王熙凤带着人来了,探春故意问原因。王熙凤说:“因丢了一件东西,连日查访不出人来,恐怕有人赖这些丫头们,所以爽利搜一搜,使人去疑,倒也干净。”王熙凤的借口找得不高明,探春更是不给面子,当场就翻了脸:“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们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搜着……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就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置,我自领… …” 虽然是王熙凤带队,但探春早就知道这样的事是王夫人安排的。她对抗的不是王熙凤,而是王夫人。
这次查抄大观园,也只探春公然站出来和王夫人唱对台戏。为什么一直都在“讨好”王夫人的探春,这一次公然和王夫人翻了脸? 其实原因很简单,探春这个姑娘,是对事不对人。不管是谁有了错,她都要反驳。贾母骂王夫人的时候,错在贾母,探春当然要替王夫人说话;赵姨娘闹事的时候,是赵姨娘不讲理,探春当然不会依从她;而这一次,则是王夫人昏了头,下了这样没道理的命令。所以,探春同样要对抗王夫人。 这个姑娘,只站在“理”这边,而不管对面站的究竟是祖母、生母、还是嫡母。 既然王夫人是探春的“嫡母”,探春对她的孝敬是应该的,和她亲近也是应该的,当王夫人受了委屈,她也会替王夫人说话,但是,当王夫人犯了错的时候,这个姑娘也会毫不客气地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