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残篇之二易经简介
原著:无极道人
生死轮回一场梦,
迷悟只在一念间。
俊鸟出笼游太虚,
大道无极任逍遥。
《易》相传为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所作。《易经·系辞下传》第二章:“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里的包牺氏就是指的伏羲。这段话的意思就是,伏羲通过观察天地、物象类比、归纳总结等一系列方法,依据万物的性情和变化规律进行划分归类,创造了八卦。而“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则是《易》的核心意义。我们把伏羲所创的这八个卦称为伏羲八卦,也称为先天八卦。
现实中我们一提到《易经》,就往往跟《周易》画上等号,但《易》事实上是集合了古代的《连山》、《归藏》和《周易》,总称为“三易”。
据传《连山易》是神农时代的《易》,《归藏易》是黄帝时代的《易》,《周易》是周朝文王之后的《易》,三者不同之处在于所画八卦的位置是不一样的。《连山易》以艮卦开始,艮卦代表山,故曰连山;《归藏易》以坤卦开始,坤卦代表地,主收藏,囊括,故曰归藏;《周易》则以乾卦开始,称为《周易》则是因为这是周文王研究《易》的成果,相传周文王被纣王囚禁的时候,在牢里研究《易》,并改良创造了文王八卦,也称为后天八卦。由于是周朝文王所创,所以后世称为《周易》。
我们现在看到的《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这是由于《易经》产生年代很早,其中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因此后人撰写《易传》以便于解读《易经》。《易传》有七种,共十篇,分别是:《文言》(只有乾卦和坤卦有)、《彖》上下篇、《象》上下篇、《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古人把这十篇“传”叫做“十翼”,意思是说“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的。《易传》相传是孔子及其弟子所作,之后的《易》便被儒家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经》分为《上经》和《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一共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是由“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这八卦重叠演变而来的。每一卦由卦画、标题、卦辞、爻辞组成。每个卦画都有六爻,排列成六行,从下向上依次叫做初爻、二、三、四、五、上。爻又分为阳爻和阴爻,阳性称为“九”,阴性称为“六”。六十四个卦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阴阳各占一半。标题与卦辞、爻辞的内容有关;卦辞在爻辞之前,一般起说明题义的作用;爻辞是每卦内容的主要部分,根据有关内容按六爻的先后层次安排。(如图所示)
《易经》以一套简单的符号系统来描述事物状态的变易,简易,不易,也称为“三易”,它实际上是《连山》《归藏》和《周易》有着不同侧重方向的体现。所以《连山》和《归藏》并没有失传,而是和《周易》融为一体,以新的“三易”形式而流传。《易》的中心思想,是以朴素的阴阳二分论去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和宇宙观,道家,儒家,诸子百家等等学派,乃至整个中华文明,都是由此开始创立并发展的。
《易经》的影响遍及中国的哲学、宗教、医学、天文、算术、文学、音乐、艺术、军事、武术等各个领域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学习、理解、运用《易》,可以让我们快速、全面、深刻的认知这个世界,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无极道人乘鹤去,
空留残篇八十一。
谁能解得其中意?
不枉人间走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