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二十七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善是老子的核心主题之一,道德经宗旨可以用“道妙德善”来概括。此章最显著的经文就是“圣人常善救人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注释家更重视“道妙”,忽视“德善”,这是很大的偏颇,对理解老子道家思想的高度是不公正的,同时对理解华夏文化也失去了高度和方向。
这是道德经“济世救人”宗旨最直接的告白,所有的经文隐含的意义都不会违反这一宗旨,老子把“慈”作为“三宝”之首,后面的反战章(30C、31C)宗旨相同。历史上大部分文化精英都被“虚无玄妙”所吸引,把真正的救世情怀忽视了。
当我们逐章深读经文,知道老子的“救世济人”的博爱情怀无边无际。如果说第1章、第25章极为深奥,那么此章则非常直白。修行者的深意识和深思维已经逐步开启,对于利根者来再说,宇宙最奥秘的道已经开显,并已经安住在道的本位上。老子向往的不争斗的文明世界已经显露尖尖角,一定会茁壮成长。如何把好争的世人救拔出来,恢复自己的本性极为重要。
此章老子讲了五善,与水的七善可以对应。救人五善值得深深体会,可以对比世界其他文明智者的救人之法,能够有更深的体会。历史上很多注释家给道德经下了很多断语,一说是治国书,一说是兵书,一说是谋略书,都不是,道德经就是救世书。这一章是最好的证明。
第二十七章经文
第一段: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第二段: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第三段: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第四段: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
此章经文分为四段。第一段经文:
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瑕谪,
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这是救世五善法,也是救世五妙法。善字值得注意,普通义是善于,精通。此处可以理解为有特别巧妙之法,非此特别巧妙之法,则世人不可救矣。善法就是妙法,不可思议之法。救人是最难的,一般的劝告没有用处,只有用妙法,不可思议之法才能转化人心。
经文:善行无辙迹。这是第一妙法。王弼注:“顺自然之性,不造不始,故物得至而无辙迹也”。行走必然有辙迹,能有行走没有辙迹的吗?王弼说,顺自然之性,就顺其本性,不要人为干涉,万物都可以成就。这就是老子的善行无辙迹。河上公注:“善行道者,求之于身。不出门,不下堂,故无辙迹。”道者同于道,要修道就向自己本身求,返回自己的本性就能够证道,就能够开启世人向善的法门。
不需要出远门去寻找。这就继续阐发“道法自然”的内涵,“道法自然”就是老子的无上法门,是老子的密法。《心经》说:“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道法自然”是老子的最高法门,能够帮助世人开启深思维,把世人从嗜欲的罗网中挣脱出来。这样的济世救人法门不需要周游世界就可以获得,反过来,即使你周游世界也无法获得这样的法门。世人出门必须留下辙迹或足迹,世人只能在平地上走。
你看岩羊登山岩如履平地,人那里能够做到。岩羊就是善行,但还是会留下足迹。鸟比岩羊更善行,岩羊不能翻越的喜马拉雅山,鸟能轻松飞过去,还不会留下足迹。救世之法必须比岩羊登岩,鸟飞无迹一样,超出世人的浅思维。
经文:善言无瑕谪。这是第二妙法。父母总是教孩子要学会说话,不要得罪人。但即使学的再好,世人说话还有得罪人,可见善言是很难的,任何人类语言都可以挑毛病,找不到毛病的语言是没有的。但老子找到了一种语言,你挑不出任何毛病,这就是不言之言。
第23章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河上公注:“无能与不争者争”。谁能够与不争者争呢?谁能够挑出无言之言的毛病呢?所以说“绝学无忧,希言自然”,学不争之争,无言之言。无言之言是真正的善言,没有瑕谪。归根曰静,世人都回归自己的本性,安于寂静,这不是“善言无瑕谪”吗?
印度马鸣大师是一位大修行人,年轻时就名气很盛。他听说一位年纪大的肋尊者境界高深莫测,无人能够战胜他的辩才,于是带了弟子前去挑战。马鸣走到深山肋尊者修行处,见尊者盘腿而坐,正在修行中,就对尊者挑战说:“无话不可胜”。意思是你不管辩才有多高,我都可以驳倒你。肋尊者闭目不言,年轻的马鸣大师等了很久,还是不见尊者开口说话,就以为肋尊者不敢回答自己,徒有虚名罢了。
于是马鸣带领弟子得意的回去了。马鸣走到半路,突然醒悟,“我输了!”弟子们感到奇怪,肋尊者不是很久不敢说话,自己的师父怎么会输呢?马鸣说:“无话不可胜。肋尊者以无话,故我不可胜他。”于是马鸣急忙赶回去,见到了尊者,向肋尊者顶礼。尊者说:“我知道你会回来的。”马鸣于是就拜肋尊者为师。这就是老子“善言无瑕谪”的注解。
此句对治善辩者,是使世之善辩者汗颜,改辙而希言,归与寂静。世之善辩者众,多以惊世之言,滔滔之辩,饰智以惊愚(庄子语),世人不知所从。唯有道法自然,归根曰静之法为最上。老子先以绝圣弃智以摈斥,再以不言之言而引导,使归善道。
经文:善数不用筹策。这是第三妙法。河上公注:“善以道计事者,则守一不移,所计不多,则不用筹策而可知也。”修道者预测未来,凝神抱一,通天下就是一个大玄同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大道至简,还需要筹策吗?古代对于大事都要占卦,筹策是占卦的一种方法。
华人喜欢用筷子吃饭,筹策是最古老的筷子。现在用来吃饭,古代用来算卦,预测未来。成语一筹莫展就是占卜时代留下来的,一根筹策是无法预测未来的。计算机最少的进位法就是二进位,一进位是不可能的。数就是用数字来占卜,古人说善易者不占,善数就是善易。
预测未来的不可思议的法门就是归根曰静,希言自然和道法自然,真正懂易经的大宗师手中没有一根筹策,没有一根蓍草,也没有计算机。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筹策和蓍草一筹莫展。但老子说最妙的占卜就是用一根筹策,所以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灵,神得一以灵,万物得一以生”。修行只有归根一途,人生最好归宿就是无私。
此句经文对治好争者。世人争斗不息,老子先说“不尚贤,使民不争”(3C),又说“绝巧弃利”(19C)。灌园丈人告诫子贡“有机械必有机事,有机事必有机人。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
人的机心不可动,机心一动,纯白之本性荡然无存。儿子机心一动,父亲就永远失去了儿子。父亲机心一动,则儿子永远失去了父亲。筹策用于算计,算计之心不可长。
经文:善闭无关楗而不可解。这是第四妙法。关楗就是闭门的横木,要关闭大门,必须里面用横木卡住。这是世人的办法。如何防止犯人越狱是世界各国监狱当局的痛疼大事。美国旧金山有一个魔鬼岛,人们把监狱建在这个小岛上,离陆地有好几海里,水又深又冷,加上坚固的监狱围墙和守卫,犯人几乎无法逃出。建设者以为这是世界上最牢固的监狱,没有犯人可以逃出。
但后来还是有几名水性极好的犯人越过围墙,游过水域逃走了。这是世人的善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世人的道即使再高,破坏者的能力还是超过它。据说后来的北支流监狱用了七道防护,至今还没有犯人能够成功越狱。这就是世人的善闭。但能够防住人越狱,能够防止苍蝇吗?能够防住飞鸟吗?当然不能。世人的善闭必然是有漏洞的。
河上公注:“善以道闭情欲、守精神者,不如门户有关楗可得开”。世人的情欲是最难关闭的,任何门户关楗都无法关闭,只有修道可以关闭世人的情欲。这就是善闭。世法都是有关楗的,既有关楗,必然可开,只有凝神抱一甚深禅定的妙法才是无关键的,故不可开。世人情欲最难关闭,从外面关闭就从里面打开。只有以道之妙法才能关闭人的情欲。
此句经文可以对治情欲,情欲发动于内,虽有关楗于内,世人目无所视,耳无所闻,但情欲从内开启关楗,世人不得不屈服。不是世人不讨厌情欲,而是世人虽距情欲于外,情欲从内发动,所以归于失败。凝神抱一,气定神闲,归根则自然无欲。
经文: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这是第五妙法。约是绳子上打的结。世人要捆绑物件只有用绳子,因为绳子是最可靠的。母子连心,其中有绳子吗?世界上还有比母子连心更牢固而不可解的妙法吗?谁发明了这一个妙法,使人类代代相传?这就是“善结而无绳约而不可解”的谜底之一。绳子捆子的是有形的是身体,而不能困住无形的心。要使人心互相联系在一起,不争是第一根“绳子”。
但世人被另一根绳子牢牢的捆绑住了,就是情欲的绳子。这根绳子是无绳约而不可解,世人被更无形的绳子捆绑很久了,甚至不知道自己身上有这根绳子。交通规则要求司机系安全带,刚开始系上就特别感到被捆绑的感觉,但时间久了,就不知道这根绳子的存在了。情欲就是如此。这是世人不可解的一根绳子,世人一旦惊醒,就会讨厌这根绳子。
心灵最渴望的是自由,而不是绳子。但嗜欲这根绳子无法解开,只有回归本性才能解开。这样我们面前有二根绳子,一根是嗜欲的绳子,世人想挣脱都挣脱不开,另一根是人与本性的绳子,这根绳子想建立起来做不到。前一根绳子是捆绑人的绳子,后面这根绳子是人需要的救命之绳。
老子前章以树与根为例说法,树与根之间是必然的联系,只有归根,树才有生命。归根的“绳子”必须抓紧不放,嗜欲的绳子必须切断。修行就是抓紧归根的绳子,这是“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这根救命之绳抓紧了,嗜欲之绳就容易切断了。
现在嗜欲之绳捆绑的太牢了。网瘾、毒瘾是更厉害的绳子,把年轻人捆绑而不能自拔。任凭嗜欲发展,人的一生就毁了。老子这段话可以从正反二方面来解读,才能找到人生的最好归宿。此句经文要世人抓紧救命之绳,割断捆绑之绳,从嗜欲中解脱出来。道法自然是最善的救世之绳约。
以上宣说救世济人的五妙法(善法),但圣人的妙法不止五种,而是有无数种。如同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可救八万四千中烦恼。老子五妙法也是针对五种根器之人,然世人根器远不止五种,故妙法也远不止五种。具体来说,善行对治好畋,善言对治好辩,善数对治好争,善闭对治好色,善结对治好功。
第二段经文: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经文: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此句经文正式宣告道德经的宗旨,就是“救人”,而且是“善救人”。不仅善救人,而且是常善救人。道法自然,归根曰静是救拔世人的妙法,亘古以来没有这样的妙法出现过。常字显示无始以来,不是今天的妙法,“自古及今,其名不去”。(21C)常善救人的才是真圣人,口头的圣人不是真圣人。
释德清注:“是以圣人处世,无不可化之人。”普天之下,虽然失者芸芸,但以圣人的妙法,皆可救度。“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49C)二章经文对照起来,圣人救世济人之意广大无边。恶人都是善人,因为可以转化。凡夫都有见道的渴望,圣人有宣道的本怀。
经文:是以故无弃人。是以二字证实圣人救度世人的妙法不止五种,五种妙法只是举例而已。圣人救人不会放弃一个人,这是悲心之大。常善救人是悲心之妙,圣人救人之悲心即妙又大。
这使我们想起地藏菩萨的誓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如此广大的悲心是每一个人类文明的大宗师都共有的上德。佛教中曾经发生“一阐提”(断善根者)是否能够成佛的教义争议。“一阐提”不能成佛是当时佛教界的共识,因为善根已断。
东晋《大涅槃经》中印度传来,中土只译出上半部,道生法师研读经意,提出“一阐提”也能够成佛,一时触动大部分佛教徒的信念,于是群起而攻之,道生被逐出僧团。道生只得到苏州虎丘山以石头为听众说法,据说顽石纷纷点头。后来昙无谶译出《涅槃经》下半部,其中正有“一阐提”能够成佛的教义。
那些当年把他逐出僧团的佛教界人士不得不佩服道生的睿智,“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故事不胫而走。这里争论的焦点是“一阐提”是否有佛性的佛教理论问题,成佛的依据是善人和恶人都有善根,“一阐提”善根已断,传统理论认为不能成佛。但道生认为“一阐提”佛性尚存,因此可以成佛。《涅槃经》后半部正是如此宣说。
“故无弃人”一句经文,与一阐提能否成佛是同样的理论问题。也许这二句太像佛经所说,以致宋晁说之等怀疑原文无此四句。晁说:“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四句独得之河上公,诸本无有”。现在帛书出土有此四句,时代在刘邦称帝之前。此时佛教尚未传入中华。王弼早于道生近200年,河上公有说是西汉人,也有说后于王弼很久。
否定王弼本的这四句,就有可能更加坐实这四句老子真言是佛教思想渗入,这无疑会贬低老子思想的高度。现在帛书出土,为老子洗清了冤案。老子“故无弃人”一句,完全与佛教思想站在同样的理论高度。但老子的时代要早于《涅槃经》很多年。中华和印度的智者都在探索济世救人的理论依据,这是完全可以得到证实的。
王弼注:“圣人不立形名以检于物,不造进向以殊弃不肖,辅万物之自然而不为始,故曰无弃人也。不尚贤能,则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则民不为盗;不见可欲,则民心不乱。常使民心无欲无惑,则无弃人矣。”王弼注的很详细,说明很重视老子“常善救人,故无弃人”二句经文。
圣人不会建立刑法来制裁人,不会推崇强者来贬斥能力有差距的人,一切依据万物的本性而成就万物,而不会自己造作,所以没有弃人。善人恶人,其自然本性都是道生之,都有道性(河上公语),所以没有人可以被抛弃。现在佛经比较普及,人们不感到老子的思想超越时代,但佛教没有传入中华的时代,这样的思想是远远超出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的。后世关于道德经是阴谋论、愚民哲学的曲解不攻自破。
经文:常善救物。释德清注:“物,犹事也。”古代的物可以代表物体、事物、人物(物、事、人),上文既以说救人,此处肯定是指人之外的事和物。老子救人可以理解,为什么要救物呢?物包括动物、植物、万物。道德经以天地万物对举,此物是指人之外的万物,不仅指有生命的动植物,还包括无生命的万物。这个思想在庄子这里很好理解。
庄子作《齐物论》,说“等生死而齐万物”,“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庄子的思想很好的注释了老子物的概念。老子对天地万物的情怀是等同的,既然要救人,就必然要救物。救物是什么概念?恢复万物的本性,救人是恢复人的本性。“道法自然”是善救人的真言,也是善救物的真言。庄子说鹤腿长野鸭腿短,不要试图去截断鹤的长腿,不要试图去接长野鸭的短腿。这是救物的一个例子。救物的核心思想正像王弼说的辅万物自然。
庄子还记载了海鸟的故事。鲁国来了一只巨大的海鸟,鲁侯非常高兴,就按世人最丰盛的太牢和最美妙的音乐招待海鸟,结果海鸟悲伤而死。庄子说,这是以“人养养鸟,”不是以“鸟养养鸟”,让海鸟享受人喜欢的食物和音乐,海鸟怎么会开心呢?世人一直在伤害万物,不懂“辅万物之自然”,所以圣人必须救物。
经文:故无弃物。救物的内容清楚了,此句经文就清楚了。万物被人伤害太大了,这是老子“常善救物,故无弃人”思想的出发点。故无弃物,就是人不要伤害万物,人要按万物的自然(本性)来对待万物。不然万物就成为人的牺牲品。
这是老子最早提出的动物保护主义宣言。老子道德经不仅济世救人,而且还济世就物(动物和万物)。从这个观点来看,后世的炼丹肯定不是老子主张的,而恰恰是老子反对的。因为炼丹也是对万物的伤害。伤害万物来延长人的寿命,老子也会极为慎重,犀牛角,虎骨都是老子所不愿看到的。
经文:是谓袭明。释德清注:“如此应用,初无难者,不过袭其本明。袭,因袭。”(《老子道德经解》61页)按照道法自然的真言救人救物,并不困难,不过是因袭(依照)人和万物的本明(那个真我而已)。救人救物不会离开人与万物的本明,那个自然,这当然不会困难。鹤腿长就让他腿长,野鸭腿短就让它腿短,这有困难吗?第16章说“知常曰明”,明就是对大道本身的认识。
袭明是老子的专门术语,解释不过是有助于理解,但还是要独自理解袭明,正像理解佛教的般若、涅槃,需要解释,但还是要离开解释。“是谓”一词是对术语下定语,特别要重视。河上公注:“圣人善救人物,谓袭明,大道也。”圣人善救人善救物,之所以说是袭明,是跟随大道。如果把袭明理解为借明,似乎更确切一些。借人的本明来救人,借万物的本明来救物。人的本明是内明心,万物的本明是万物之理。
第三段经文: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经文文意很简单: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是善人的(反面)教材。善人成为不善人的老师,这很好理解。但不善人也有价值,可以警醒善人,鞭策自己。世人都陶醉在庄子的汪洋自恣的文章里,这里看出老子文章同样精彩绝伦。
但即使老子文章妙笔生花,也应该沉浸在其哲理中,而不能耽着于文笔华美。老子前面讲世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这里就看到老子是怎么做到故无弃人的。让善人成为不善人的老师,让不善人成为善人的镜子。老子的智慧和胸怀实在令人敬佩,这是只有大宗师才有的智慧和胸怀。
经文:善人者。把人分为善人和恶人是文明的苏醒,基督教把人分为罪人和义人。希伯来人把每个人都看成是罪人,但这个罪是原罪,是祖上从基因里带来的,可以称为基因罪。义人来到世界上以后虽然没有犯罪,但不可忘记自己的基因罪。
这一思想是不同寻常的,击中了人的心灵深处。善人反观自己,难道没有生起过恶的念头?扪心自问,任何善人都不敢如此说,如果有人这样说了,也必然是打妄语,被他人嘲笑。坦承自己曾经生起过恶念,这是成为善人的第一步,诚实是一种美德,《中庸》把“诚”作为立身之本。
不诚实的人绝对不可能自我完善,父母教育孩子第一条准则就是不能讲假话,讲假话就是不诚实,就毁了一辈子。小孩一旦从讲假话中得到了好处,把讲假话当做一种态度,那父母该担忧了。讲假话是对自我生命的扼杀,自己从此不敢再面对自己了。
善人是敢于面对自己的,问心无愧是内心的基本准则。一旦失去了问心无愧的基本准则,说谎成为习惯,这个人必然会自暴自弃。父母知道孩子最可怕的是自暴自弃,不敢面对自己,这样的孩子就不可救药了。老子这里顺应世人,把人分为善人和恶人,但老子看出了这种善人和恶人的二分法虽然有益,但存在巨大的隐患。
经文:不善人之师。道德经中把恶人称为不善人,当时的“恶”大部分是“丑”的意思,到孟子时代“恶”才更多作为“罪恶”的含义。“恶”的造字是从鳄鱼而来,悪就是鳄鱼张开血盆大口的样子。鳄鱼的血盆大口非常醜陋和恐怖,恶具有醜陋和罪恶二重含义。惊愕之愕与鳄鱼之鳄造型相同,见到鳄鱼的反应就是惊愕。“不善人”的称名说明道德经的年代很古老,早在孟子的人性善恶之争出现以前。人性善恶之争,说明恶已经与善相对,道德经中是美恶对举,善不善对举(只有一处“善恶”对举--21C)。
但老子是否对不善人的称呼另有深意呢?这需要考虑。老子的玄同哲学中,人具有道性,因此老子只把恶人看为不善人,即失去了善的人。既然是失去了善的人,那善还可以重新获得。如果称为恶人,有一棍子打死的意蕴,老子极不愿意这样看。把恶人称为不善人是也可以看作老子的慈悲。学人称名恶人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老子的不善人,即可以转化的善人,有道性的人。
此二句经文把善人和不善人对举是不得已的,一是必须这样区分,但必须记住这样的区分是暂时的,一旦进入深思维就不可以这样区分,“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同样“以道观之,人无善恶”。人有善恶是现实地(俗谛),人无善恶是究竟地(真谛)。老子的不善人含义就是如此。二句经文的“师”说明善人不善人是同源的,可以感化的。切忌把善人和不善人看做不同源的,不可以感化的,认为只有用严刑惩治才能达到目的。
这里可以看出韩非法家学说的狡诈。韩非为了自己飞黄腾达,研究如何说动君王而一步登天花费了毕生精力,得出的是与老子思想完全相反的哲学。法家学说认为人性本恶,只有用严刑峻法才能保护国君的利益,这就是法家思想的出发点。韩非研究道德经的目的在此。韩非知道老子思想太深奥,世人无法读懂,自己可以利用老子思想的知名度,断章取义为自己的学说作背书。韩非子想一步登天,实现自己个人的野心,获得人间最大的现实利益,曲解老子哲学思想。
老子此二句经文就是最好的反驳。老子知道后世必然会有狡诈之徒如韩非者,把善人和恶人绝对分开,而且最后完全否定善人的存在,把人都看成恶人。老子要修道士辨别韩非此类的“智者”。“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十九章),弃绝韩非这样的“智者”。
二句经文所含有的善人和恶人的转化思想是最珍贵的,恶人在浅思维中被欲望和利益捆绑了,不可能转化,但在深思维中,世人没有被欲望和利益捆绑,完全可以转化。转化是《道德经》的主旨,应该抬高转化的文化力量而不是提高惩治的力量,这就是《易经·贲卦》“天下文明”的妙理。
二句经文对孟子时代开启的性善论和性恶论的对峙可以作一个对比,对荀子韩非李斯的严刑峻法是有力的告诫。中华极其丰富,这二句经文代表了华夏文明的生命力。
经文: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老子避免说出恶人这个词,极不情愿说出不善人这个词。世人认为善人有价值,恶人没有价值,老子告诫人们,善人固然有极大的价值,但恶人同样有极大的价值。
举例来说,善人可以成为恶人的老师,让恶人向善人学习,得到激励,从而转化为善人。但恶人也可以成为善人的镜子,照出自己的不足,使善人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从恶人的镜子中,善人会得到启示:人生修行不进则退,如同逆水行舟,必须时刻努力向上。
自己虽然以善人为荣,难道自己是全德之人,没有缺点?不是,善人不是全德之人,自己身上保留了很多缺点,一旦拿恶人这面镜子一照,就发现自己离恶人只是一步之遥。一方面自己应该庆幸,没有与恶人为伍。但同时应该倒吸一口冷气,原来自己离恶人也是五十步笑百步,稍微放松,自己就会成为那个恶人。
这就是“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这个“资”用的极妙,资是资产,财富,资本,依靠。恶人是善人的资产和财富,世人没有想到这一层。老子的意思是,因为以恶人作镜子,自己就会警醒,这不是财富和资产吗?这是比较表面的意思。
王弼注:“资,取也。善人以善济不善,以善弃不善也。”善人用自己的善来帮助不善人,使其抛弃不善。王弼看到了老子思想的精深处。这是更深刻的第二层意思。河上公注:“人行不善,圣人犹教导使为善。”使不善人成为善人是圣人的天责,而且从道性看是完全可能的。
就是回应世人对善人和恶人的绝对二分法,这种绝对二分法被世人认为是完全合理的,但老子从天人合一、天道合一、万物玄同的视野看到世人的误解。归根曰静,善人和恶人从根上看都是阴阳二气交通成和而出生,所以道性完全相同。从根上看,善人和恶人是同一个人,任何恶人都可以转化为善人。一旦归根入静,恶人都逆转为善人,善人则成为圣人。
“道性”(河上公语)是老子思想最深刻的哲学。人性善恶的争论十分激烈,一直延续几千年。但对于道性(佛教称为佛性)的开启使人性的善恶争论走向了更明确的方向。法家把惩治作为主要手段是否定了道性的存在,使人间越来越对立,走向了老子思想的反面。韩非拿起人性善恶争论为由,得出人性恶的现实地(俗谛)结论,迷惑了世人,以为人性恶是不言而喻的,不可改变的。
于是为自己仕途发展找到捷径。韩非研究老子思想,实际上是老子思想的大罪人。韩非不仅曲解老子思想为自己的严刑峻法思想作背书,而且污染了老子思想,使后世人产生极大误解。
老子思想受到法家和俗儒的曲解,对后世人有很大的误导,这段经文启示了“道性”的存在,“道性”超越人性,善人和不善人都是具有从天地之始以来的道性。道性正是“道生之,德蓄之”的道生万物思想的必然结果。韩非没有能力理解道性,展示了人性的自私,学人不可不辨析。
第四段经文:
不贵其师,
不爱其资,
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
此段经文贯彻第三段经文善人和不善人之间“师资”关系的述说。世人看到世间有人行善,有人作恶,就把善人和不善人严格区分,恨不得把不善人驱逐出这个世界,如同古代把犯人流放到边缘地区一样。老子对此表示理解,但又宣说了甚深之法,不必把不善人驱逐出这个世界,以善人为师,以不善人为资,就地转化,这才是深思维的观察。世人只有浅思维,对自己的深思维没有开启,只能“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此处“贵”和“爱”极为重要。对不善人要爱,这是博爱精神的直接宣告。老子经常以贵和爱作为意义相近的尊贵用语,第13章“贵以身为天下”和“爱以身为天下”就是这样。要把善人当做身体一样来珍惜,把不善人当做身体一样来珍爱。不善人要把善人当做自己的身体,善人要把不善人当做自己的身体。也就是自他平等,利他主义。
经文:虽智大迷。此句可以读出老子对于“智”的看法。这个智和第三章的“智者”都是世人的俗智,世俗人的智,以释区别,圣人之智称为大智,或者直接称为“愚人”。老子用词一直与世俗分开,避免与世俗用词混淆。此句更可以证明第18章绝圣弃智的含义,那些删除“绝圣弃智”的注释家不至于把此段也删除吧。
韩非读到此句经文背后是否冒出了冷汗,这不是针对韩非这样的人间“智者”说的吗?把这样的人间智者称为假智者更可以理解。大迷二字则是棒喝了,人间不需要这样的假智者,他们自己的归宿都还迷惑,怎么能充当世间的引路人呢?假智者会把世人引上争斗之路,这是一条人类文明的不归路。这就是大迷。
经文:是谓要妙。河上公注:“能通此意,是为知微妙要道也。”人皆具有道性,善人具有道性,不善人也具有道性,所以善人和不善人都值得珍爱,最后转化为心地清净的全德之人。释德清注:“斯所过者化,所存者神,是为要妙”,转化善人和不善人为全德之人的正果,这是最神奇的,这被称为要妙。
要妙者,既要且妙,妙中之妙,神奇之妙。能够把不善人转化为善人,把善人进一步提升全德之人,到达人生正果,这不是妙中之妙吗?此要妙与五善对应,善法就是妙法,妙法就是善法。大宗师济世救人,只有依靠善法,善法就是最妙之法,要妙之法。
散文诗意译文:
修行者啊!
我来宣说济世救人的五大善法,
伟大的证悟者是文明的引领者,
看到世人失去了本性而陷入争斗困境,
不仅生起极大的悲心。
济世救人是道者的本怀,
他知道只有妙法才能令恶人生起一颗善心。
世间的劝善格言都无济于事,
因为恶人的心已经刚硬,
只有让他们恢复本有的玄照妙心,
恶人才可以逆转为善人,
这就是证悟者的妙法。
大部分人哀叹世人的恶根深蒂固,
已经不可救药,
证悟者告诉哀叹者,
善人和不善人都是道所生,
他们具有同样的道性,
因此不善人都可逆转为善人。
要使不善人生起一颗善心,
只有妙法才可能实现。
世人行走必定留下足迹,
但善行者却没有丝毫的足迹。
你看见岩羊能够在陡峭的山岩上奔驰,
身材矫健,如履平地。
岩羊是善行者,
但岩羊还需踩在岩石上,
不是最好的善行者。
鸟是更好的善行者,
它们从北极飞往南极,
跋涉几千公里,
没有留下一点足迹,
但鸟最后还会降落在地上,
还不是最好的善行者。
风是更好的善行者,
来无影去无踪,
不留下一点足迹。
证悟者向善行者学习,
一定能够让不善人生起一颗善心。
世人言语谨慎,
但还是会留下瑕疵,
劝人为善更是遭人耻笑,
只有不言之教,
才毫无瑕疵,
这是真正的善言,
让恶人心中自己契悟,
最后生起一颗如意宝般的善心。
你看见神巫能够预卜未来,
算出他人的生死祸福,
甚至可以精确到某年某月某日。
但他们也有失算的时候,
只有深入甚深禅定的证悟者,
以玄照妙心观照宇宙的过去现在未来,
从来不会失算,
因为他们已经获得大光明的无上智慧,
他们的心像镜子一样明亮。
证悟者知道世人虽然恶迹斑斑,
但内心都有见道的渴望,
想获得解脱的愿心没有熄灭。
世人为了防止外贼偷盗,
用牢固的关楗从里面固定大门。
但他们无法防止家贼从内部把门打开。
世人的情欲就是家贼,
从世人的心里打开欲望的大门,
令人防不胜防。
但甚深禅定的无上教法,
让世人的心回归寂静,
情欲随之不生。
世人总想把物件用绳子困住,
不让物件分离。
但你看见母子连心,
从来没有绳子绳子,
这是道的妙法,
不用绳子就把母子仅仅连在一起,
这是让母亲生起对孩子的母爱,
让孩子生起孝心。
让恶人生起一颗无伪的善心,
只有证悟者的心法才是妙法。
所以亘古以来圣人善于救人,
不会放弃一个恶人,
圣人善于救物,
让万物恢复自己的本性,
各自安住在自己的本位上,
所以没有弃物。
这就是因循万物本具的内明,
所以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
不善人是善人的借鉴,
善人看见不善人的堕落就引以为戒,
不使自己蜕变为不善人。
如果善人发起精进修行的大愿,
让每一个不善人生起一颗无伪的善心,
他们就能转凡成圣。
不珍惜自己难得的老师,
不爱惜自己难得的资粮,
虽然外表显得有智慧,
实际上他们是大迷之人,
这是修行的关要。
(道德经散文诗是意译,以求义理贯通,文句不一一对应,唯有以心印心,会契证悟者心法为指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