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古勒的伊斯坦布尔

阿拉·古勒镜头下的伊斯坦布尔
奥尔罕·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赋予了多数人对这座土耳其老城的最初印象。但在帕慕克的眼中,是一位摄影师拍摄的伊斯坦布尔催生了他写作的灵感,唤醒了他对老城的记忆。这位摄影师,就是亚美尼亚裔土耳其摄影师阿拉·古勒。帕慕克曾写道:“古勒的伊斯坦布尔,就是我的伊斯坦布尔。”

阿拉·古勒

在古勒去世两年后,他的摄影集终于第一次在中国出版。这部书收录了古勒拍摄的153张伊斯坦布尔黑白照片。对于不熟悉这座城市的读者而言,这是一部最好的认识伊斯坦布尔的视觉导览。而对于那些去过或了解过伊斯坦布尔的人来说,这部书能唤起他们内心对那座城市和那些居民的深情。
阿拉·古勒的伊斯坦布尔

摄影 | 阿拉·古勒

序 | 奥尔罕·帕慕克

译 | 邓金明

出版 |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01

谁是阿拉·古勒?

阿拉·古勒1928年出生于伊斯坦布尔,父母是亚美尼亚人,其父在独立大街(号称为伊斯坦布尔的“香榭大道”)上开了一家药店,在艺术界有着广泛交友圈。阿拉·古勒少年时代渴望从事电影业。在中学时期,他就参加电影工作室,并在土耳其现代戏剧创始人穆赫辛·埃尔图鲁尔(Muhsin Ertuğrul)开办的戏剧课堂学习。然而,此后因为对新闻业的喜爱,他放弃了电影。
1950年,他作为新闻摄影记者在《新伊斯坦布尔报》工作,并同时在伊斯坦布尔大学学习经济学。后来,他开始《自由报》工作。1958年,美国“时代生活”杂志社在土耳其成立了分支机构,古勒成为其在近东的第一个通讯记者。很快,他接受到《巴黎竞赛画报》、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等刊物的委任。
1961年服完兵役后,古勒受雇于土耳其当时发行量最大的《生活》杂志。在这段时间,他受到法国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和马克·吕布的赏识,经过二人推荐,古勒加入了玛格南图片社。

古勒为工作去过伊朗、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肯尼亚、新几内亚、婆罗洲,以及几乎土耳其的所有地方。1970年代,他采访拍摄过许多政治家和艺术家,比如丘吉尔、甘地、马克·夏卡尔、萨尔瓦多·达利、巴勃罗·毕加索。

古勒与达利

许多评论家认为他最著名的照片是他在伊斯坦布尔用徕卡相机拍下的充满忧郁感的黑白照片,这些照片中的精华就呈现在《阿拉·古勒的伊斯坦布尔》这部摄影集中。因此,他的另一个名字就是“伊斯坦布尔之眼”(The Eye of Istanbul)。古勒的档案馆坐落在伊斯坦布尔的加拉塔萨雷,藏有约80万张照片。

02

“人是第一位的”

古勒的镜头下有最美的老伊斯坦布尔。在这部摄影集中,照片都拍摄于1980年代之前,那时的伊斯坦布尔还未完全变成西方城市的模仿,仍然保留着它高贵古老的风韵。他的照片带领我们走近和熟悉伊斯坦布尔最具有代表性的那些地标性景观,比如加拉塔大桥、蓝色清真寺、大巴扎等。这些景物成了古勒照片中众多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卡拉柯伊,1961年

加拉塔苏非僧侣道堂,1958年

加拉塔苏非僧侣道堂,1958年

古勒照片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们的历史魅力,而在于它们通过匆匆一瞥,赋予城市以灵魂,而城市的灵魂就存在于那些居民、劳动者身上。古勒认为,对人的关注和情感是他的照片最重要的价值,他说:“当我拍摄索菲亚大教堂时,那些从它旁边经过的有生命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他相信,摄影是人类记忆的载体,尤其是那些使人感到忧伤的记忆。正如帕慕克所说:“伊斯坦布尔有无穷美景——但那里的人是第一位的。”

卡拉柯伊,1960

古勒像社会学家那样捕捉着社会的层次和纹理,只不过是以视觉的方式。他拍摄的不只是孤立的人,还是他们和周遭人群、城市的关系,他力图展示这些人的生活和情感。是人为城市和景观赋予生命活力,将一个个孤立的建筑物联系起来。

萨拉贾克,于斯屈达尔, 1968

古勒照片展示的是渔民在咖啡馆修补渔网,失业的男人在酒馆喝酒,孩子们在垮掉的城墙前修补轮胎,捡破烂的人,守门人,建筑工人,皮革商人和修路工,小小年纪就被迫干重活的学徒,水果小贩推着他们的手推车满大街招徕顾客,船夫划船把伊斯坦布尔的人从金角湾的一头运到另一头,上班族一大早就在等加拉塔大桥放行,以及那些开首班公共出租车的人——古勒永远是通过这个城市的人来表达他与这个城市的联系的。

卡拉柯伊,1959

他的照片深深地浸润着人性。他镜头中的人物,无论多么贫穷,都仍然具有某种尊严感。劳动和专注,以及劳动带来的共同分担、相互理解,成为这种尊严感的来源。

布于克代莱,萨勒耶尔,1985

看酒馆里那端着酒杯的男人,他手上沾满油污,眼神悠远。他一定做过各式各样的工作,去过伊斯坦布尔的大街小巷,了解过形形色色的人。

托普哈内,1959

古勒不仅以抒情的方式展示这些人的面孔和城市的风光,他更让我们思考,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快速的经济发展和让一个城市繁荣富裕的同时,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随着时间推移,他照片中贫穷和富裕之间的对比愈发鲜明。建筑趋于坍圮,而那些劳动者、平民也日益疲惫衰老。

泽伊雷克,法提赫,1959

帕慕克忧郁而深情地评论这些照片:“那些小贩带着重重的铜壶、锌皮水罐,奋力推着他们的手推车,看起来像这个城市一样厌倦和疲乏。但就像他们走过的大街以及响着他们叫卖声的小道和后街附近的老房子一样,这些街头小贩让我们感受到了城市的喧闹、能量还有它的生命力。……当我们看到那些在街角聊天的人的脸,那些一大早出来上船的渔夫的脸,那些在咖啡馆玩牌的人的脸,那些倚在半掩门口眺望街头的女人的脸,还有那些古勒喜欢看他们跑来跑去的孩子的脸,我们能得到一个强烈印象:在这个城市里,一切从未停止。”

泽伊雷克,法提赫,1964

这熙熙攘攘又寂寞寥落的城市和人群,不仅属于帕慕克和阿拉·古勒,也是每一座大都市在20世纪历经改造、变化的真实写照,它们不断接纳新的城市空间和消费方式,告别旧日的生活方式。正因如此,那些看似平凡的瞬间,才更加值得被我们珍藏。

阅 读 推 荐

阿拉·古勒的伊斯坦布尔

摄影 | 阿拉·古勒

序 | 奥尔罕·帕慕克

译 | 邓金明

出版 |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0)

相关推荐

  •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诗意的影像造梦者(1)

    伊斯坦布尔真是一座容易让人感受到哀愁的城市, 辉煌的拜占庭文明淹没在奥斯曼土耳其文明之下, 却又在缝隙中透出痕迹诉说着她曾经的荣华.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是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 ...

  • 绚丽至坠落

    那把镜子箭一般神奇地穿透人体谁举着那把镜子并掷还我们的灵魂与心脏直至我们惊起 By 哈代 绚丽至坠落      周六傍晚,我丢失了从五点至七点的时间,事后特别观察了厅里的挂钟和餐边柜的闹钟,它们的姿势 ...

  • 帕慕克:阿拉·古勒的伊斯坦布尔,也是我的伊斯坦布尔

    阿拉·古勒(Ara Güler,1928-2018)是土耳其著名的摄影师,曾在著名摄影师布列松及马克·吕布的推荐下加入玛格南图片社.近日,他的摄影集<阿拉·古勒的伊斯坦布尔>中文版出版,本 ...

  • 第四百六十一篇  巴林右旗古日古勒台红山文化遗址

    X 遗址位于巴彦塔拉苏木古日古勒台村北山坡上,在古日古勒台庙(嘉佑寺)废址北,南距古日古勒台河近2华里.遗址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100米.1983年当地社员在此挖坑植树,使遗址遭到严重破坏.地表 ...

  • 大清风云努尔哈赤(6):古勒山大捷,王者真正的开始

    海西是同建州并立的另一支女真部族.自从努尔哈赤统一建州以后,海西部族的首领们就酸溜溜的很不是滋味,既有恐慌也有不服甚至不屑.横空出世的混小子果真就那么有能耐?要不试探试探,看看这个小子对海西有没有歹心 ...

  • 闲读《清史》之努尔哈赤古勒遇险

    大凡能够开创基业,建立国家的人,总是有些天分的,不然,为毛不是我,也不是你,而只能是他和他? 这天分是什么?一是身体,二是头脑. 身体是硬件,身强力壮,有高度有肌肉还有不凡的武功. 头脑是软件,聪明灵 ...

  • 明清对古勒寨之战的记载为何不同?努尔哈赤祖、父到底因何而死?

    努尔哈赤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于建州左卫苏克素浒河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赫图阿拉村),赫图阿拉意为横岗. 明初建州左卫指挥使猛哥帖木儿是其六世祖先,但是努尔哈赤的祖系并不是 ...

  • 古勒山之战:转折之战

    古勒山之战,发生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努尔哈赤在古勒山(今辽宁新宾县上夹乡古楼村西北)一带大败海西女真叶赫等九部联军的作战. 此战是明代女真各部统一战争史上的转折点.它打破了女真九部军事 ...

  • 通向古勒山之路——努尔哈赤对女真早期的征服

    文/佑陵 公元1583年努尔哈赤在这一年的五月以给父祖报仇的名义,以父祖留下的十三副铠甲起兵.在其后的时间里努尔哈赤逐渐壮大最终统一了女真各部.但统一女真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中间也充满坎坷,在努尔哈赤 ...

  • 奥汉·古勒尔水彩画作品 ​​​

    奥汉&#183;古勒尔水彩画作品 ​​​

  • 古玉勒子为什么受藏家爱戴?

    玉勒子,又称"蜡子","官名"为"勒"字底下加个"玉"字旁,有圆柱形.扁圆柱形.束腰形.橄榄形等等,是挂于胸前或腰间的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