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草原文化

哈萨克民族在中国多民族的大家庭里,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

01

哈萨克族草原文化丰富多彩。通过考古发现的大量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石器时代的出土文物,以及在阿勒泰山发现的大量岩画足以证明。

草原文化就是生活在草原上的哈萨克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物质、精神、社会交往等生活方式的总和。

哈萨克族的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北方草原上的塞种、匈奴、乌孙、康居、阿兰、柔然、突厥、契丹等游牧民族也相继建立了统一游牧区的政权。自战国时代到秦汉时期,匈奴族在北方草原崛起,建立了统一北方草原的强大政权。

西晋以后,西域和北方草原民族向中原内陆迁移并建立政权,中国进入了“五胡十六国”时期,在东晋时期鲜卑族逐渐壮大,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政权。

五代之际契丹族统一北方,建立了辽政权。此后女真人在北方崛起,推翻了辽、北宋政权,建立了金朝。

在元、清两朝,蒙古族、满族不仅统一了北方草原地区,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此期间草原文化通过与中原文化长期碰撞交流、吸收融合,今天已经演变成为新疆、甘肃阿克赛、内蒙古为主要的聚居地,其中哈萨克族和蒙古族文化为典型代表。

02

哈萨克草原文化自古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它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生存模式和文化体系,展现了人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非凡创造力。

哈萨克草原文化建立有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条件是马的驯养和使用

游牧民族哈萨克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马在畜牧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马肉、马皮等为人类提供着衣食资源,这只是马的次要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马在交通、战争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考古发现哈萨克族是世界上最早的驯马者,他们早在5500年前就开始养马、骑马和驯马。

哈萨克族先民自驯化野马至今,千百年来已与马共栖同存,密不可分,与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谊,在游牧活动中更是离不开马,伴随一生。

古人认为马有预示天意的本领。早在远古,马就作为佐神之物存在了。在传说中马有佐神的作用,一方面人们认为马是神圣、聪明的动物,具有神性并崇拜马神。

哈萨克人将驯服马的罕巴尔尊称为罕巴尔神。哈萨克人在培育和驯养马的时候要祈求罕巴尔神的恩惠。

第二条件是车

车的发明和使用是草原文化得以成熟的重要标志。哈萨克族先民“康居”,因为使用车也称为“高车”。《北史·高车传》说高车所乘“车轮高大,辐数至多”,汉人因其车轮高大故称之为高车。

《通典》说:“大月氏国人乘四轮,或四牛六牛八牛挽之,在车大小而已”。本来车子两轮子转动最方便,四个轮子只适于直线走,这只有在大草原里才适用。

说明康居国这个地方古代是欧亚的通道,用两轮大车在这里通行。或许历史最早的丝绸之路,就是由高车之类的游牧民族开辟的。

第三条件是使用毡房

毡房是迎合畜牧业生产的独特创造。畜牧业的最大特点是逐水草而居,牲畜追逐水草便决定了游牧民族的移动性生活。哈萨克族的毡房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乌孙时期。

随畜迁徙是游牧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特点,牲畜走到哪里,人就跟到那里。牲畜受制于大自然的安排,牧民也要按照季节规律移动,牲畜和人都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大自然的变化决定着游牧经济的兴衰。如果天顺人意、水美草茂,牧民的生活就富庶,牧民也有可能因一夜间的自然灾害而倾家荡产。所以畜牧的繁殖取决于生态环境的好坏。

哈萨克人成为逐水草而徙的游牧民族之后,他们的居住方式也由原来的圆顶式窝棚演变成穹庐式毡帐。

毡帐俗称哈萨克毡房,以柳条、白桦、松木制成的xangrak(天窗)、uwek(檩椽)、kerege(围墙)组成,就地取材,灌木丛、树枝均可利用,对森林不构成破坏。

毡帐上面覆盖的毡子和毛绳,用羊毛、骆驼和牛的皮绳以及马鬃制成。哈萨克毡房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搬迁方便,妇幼老弱都能拆会搭。毡房采光和通风好,寒冬和酷夏都能适用。

因其呈流线型,圆而不锐,迎风而立,就是刮风下雨也巍然不动,形象刻画出天圆地方,人在其中的美妙画面。

哈萨克毡房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03

哈萨克族是草原文化的传承者,游牧民族文化根植于草原。放牧是草原文化的基本元素。

人,草原,家畜构成一个自然的社会生态系统。系统运行中产生草原文化。

草原文化的特点是质朴天然、本性纯真、热情好客、能歌善舞。

因为草原文化的天然性,所以更真实贴切地反映人们的本性。由于草原文化这个大环境,造就了哈萨克族粗犷开阔,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个性。

在辽阔的哈萨克大草原,一个阿吾勒与另一个阿吾勒之间相隔几百甚至上千公里,见到陌生人很不容易。

如果一个过路人来到家里,一定会热情招待。哈萨克族视每一位来访的客人为贵宾,认为他们是和平使者,神的旨意的使者,也把他当作兄弟,徒步旅行的自己。

其歌,或昂扬激越,或豪迈粗犷,或热情奔放,或如泣如诉,情感流淌,自然质朴;

其舞,或盘旋腾越,或舒展轻柔,或矫健刚劲,或婀娜多姿,抒情达意,美在天成。

大自然赐予哈萨克族人草原般的胸怀,他们饱经生活的艰难和乐趣,对外来文化从不排斥,任何时候能够与自身的传统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能够恰到好处地融合,吸收异族文明,使草原文化具有开放性、时代性。

总之哈萨克族草原文化是一个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文化体系为中华文化的构建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使中华文化成为一个多元一体、丰富耀眼的文化体系。

(0)

相关推荐

  • 木垒哈萨克刺绣赋/王宇斌

    民族刺绣之古都,胡杨煜彩之天堂.乌孙王族之牧野,丝绸古道之仙乡.西域风光,情萦远梦;北庭遗址,史立残墙.而今绿色山城,掩映绣园街市;兴业园区,汇聚巧手丽娘. 其绣也,柔缕引牵,心波不漾,元神凝聚,兰指 ...

  • 享誉世界的河谷草原:那拉提

    午饭后乘车进入那拉提景区. 查资料得知,那拉提,是东起吐鲁番,经托克逊.阿拉沟.巴伦台.巴音布鲁克.那拉提.巩乃斯.伊犁.西至中亚的丝绸之路中线"天山道"上的一个重要山口,今称那拉 ...

  • 壮美的那拉提草原

    早上乘中巴车从伊宁出发,沿喀什河驶向伊犁州最东部的新源县.路上,我的眼睛一直向着窗外,饱览那向往已久的异乡风光.当车到新源县那拉提镇时,在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美轮美奂的油画,湛蓝无际的天空中白云如雪,绿 ...

  • 《梦中的额吉》带来的草原文化 |张涛

    <梦中的额吉>,巴特尔·道尔吉的歌声在"茫茫大地无声无息.心中浮现母亲在祈祷"中穿行,令人动容-- 先是<嘎达梅林>的大背景(感谢辛沪光女士和导演冯小宁以及 ...

  • 草原文化与元上都考古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以东约20公里处,地处蒙古高原南缘,平均海拔高度在1200米以上,交通不甚便利,每年可在此进行野外工作的时间往往不足4个月.因此,对这样一座在世界历史上产生过 ...

  • 哈萨克族--草原婚礼

    2021.6在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遇上哈萨克族婚礼场景(表演)虽然是表演但还是保留着他们婚礼的主要过程,又是在草原上进行更显得真实和具有观赏性,我将他们婚礼过程用相机一一记录下来,下面通过画面展示给大 ...

  • 驰骋大草原,奔腾内蒙古,感受独特的草原文化

    走在内蒙古广袤大地上,你能看到成片的草原,这片绿色会让你震撼,来到内蒙古会让你整个人都放松下来,在草原上奔腾会让你有一种无忧无虑的感觉,你可能会抱怨这里的交通,但是你绝对不会忘记这片草原给你带来的快乐 ...

  • 商周时期草原文化融合的产物——悬挂铜铃的青铜礼器

    悬铃青铜礼器,指的是下端或底部悬挂铜铃的青铜礼器,不含青铜车马器.铃首刀等.悬铃铜器是北方草原民族文化与商周青铜文化相互影响.民族融合的产物. 鈴首青铜刀 鄂尔多斯出土 灵魂匹配,我在另一边等你 广告 ...

  • 草原文化的永恒魅力:鄂尔多斯青铜器

    匈奴金冠 综 述 中国的北方是一片草原,鄂尔多斯是位于中国北方草原的一片神奇的土地,大概三千多年前,随着气候的演变,这里出现了游牧部族.薰育.鬼方.玁狁.戎狄.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党项.女真 ...

  • 游牧民族和草原文化

    游牧民族和草原文化 中国的历史,包括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两部分的历史.从东北的完达山起,越过长城,沿吕梁山,经延安,一直向西南到青藏高原的东麓为止画一条线,以东为农耕区,以西则为草原游牧区. 在整个占了 ...

  • 河西走廊狭长地带为何如此重要?它是接近草原文化还是农耕文化?

    河西走廊狭长地带为何如此重要?它是接近草原文化还是农耕文化? 2017-09-06 19:39 来源:华夏人文历史 纪元前二世纪前半,北方草原强大游牧国家匈奴正当黄金时代,鄂尔多斯以北与以西控制在匈奴 ...

  • 河套文化:阴山岩画古车图像与早期草原交通

    河套文化 车辆的发明,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车辆发明之前,人们最初交通仅靠步行,运输物品也只能依靠人力,身背.肩扛.手提.怀抱,疲累不堪,而且效率低下.驯服家畜之后,可以借助马.牛.鹿.骆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