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9.28
不好意思啊大家,我有点生病昨天头疼不小心睡过去了,把推送完全抛到了脑后,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段儿关于文青的:
有次我和某人谈论文青,他说,“现在的那些文青算什么文青,我们那个年代的文青才叫文青。”——人的性格是成型于青春期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那批人,是在八九十年代度过青年时代的,那是一个政治解冻,文化复苏,对文学和艺术倍加尊崇的年代,大家排队去买白皮书,大学里的同学谈恋爱都是谈论弗洛伊德和萨特,征婚启事里也敢理直气壮地写着“热爱文学”,那种对书的挚爱,对作家的敬意,郑重朴素的情怀,是现在再也无法复制的。而这些,才是“文青”的神韵所在。
九十年代社会转型,舵样务实心成了主流价值观,文艺对高于生活的精神价值的追求,被看做一切思考被文本架空的空洞,或用文艺作品置换真实感受的务虚。文青的精神内核被抽掉以后,只剩下小资或小清新的皮囊,最后文青成了这样一些人:女文青疯狂自恋,秀自拍照,男文青以文艺之名处处骗炮。讥讽一个大师时,那口气就好像买了一个水货,在谈用户体验一样随意和轻佻,完全没有敬畏心。
任何悲惨的社会事件,三秒钟之内都会被转存为一个快速消费的日抛型笑料。“披着二十五块钱一件的民族风披肩,摇曳着三十块钱一条的民族风长裙,穿着七十五块钱一双的匡威不穿袜子地走在1990年代的石板路上……”这种二逼形象成了文青的商标。这和文艺有半毛钱关系么?
在读到这段儿话之前,我对文青的理解都停留在后半段儿上,对我来说,它更像是贬义。
真正令我触动的,是读到
那是一个政治解冻,文化复苏,对文学和艺术倍加尊崇的年代,大家排队去买白皮书,大学里的同学谈恋爱都是谈论弗洛伊德和萨特,征婚启事里也敢理直气壮地写着“热爱文学
真的有这样一个时代存在过吗,我觉得很不可思议又很感动,原来,热爱文学这件事也曾是一种流行,热爱文学竟和大众画上了等号,可以和随便什么人,坐在一起闲谈弗洛伊德和萨特么,这画面美好到我不敢相信。
现在提起文学,更像是小众爱好,畅销书越来越多,快餐式的狼吞虎咽也可以称之为读书,可那些作品,真可以称之为文学么。
拿谈恋爱这件事来说,也许那时人们更在意对方是否能跟自己精神相契,现在谁会和恋人聊弗洛伊德和萨特呢,至少我从未妄想过。
想到之前一读局座,便感到情况危急我们再不做点儿什么就晚了,现在读这个,又有一种令人感怀的倒退,我突然很想知道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很想要将自己放入其中看看,这我不敢猜测多少年以后还会出现的,“热爱文学”像奖章一样的时代,也许就像今天的“名利双收”一样,而我们,竟在那样早以前,就经历过的时代。
晚安,希望大家今天也度过愉快的一天。
@梦想拯救世界的bu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