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我们将去向何方
上期文章:离婚了,孩子归谁?看看女人怎么做
作者:徐俊霞
公众号:海风讲故事(ID:haishangfeng2016)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是一年就业难,据说2019年是未来十年就业最难的一年,有人忙着考研,有人忙着考公务员,有人忙着找工作,高温酷暑,多少应届、往届的大学毕业生奔波在求职路上,多少人毕业即失业。
待业五年,走出乡下
讲述人:蕾蕾 40岁
我老家在乡下,我在初三复读了三年才考上省城一所五年制中专,原以为毕业后就成了吃公粮的人,没想到我赶上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毕业时,我在学校签了一家公司,公司在开发区,吃住在公司,工作在车间,工作辛苦在其次,关键是饭都吃不饱。
父亲得知后把我接回了老家,没想到这一待就是五年。2000年初,乡下消息闭塞,网络没有普及到户,压根没有找工作的渠道。
农忙时,我跟着父母下地干活,农闲时,我跟着村里的小姐妹绣花扎皇宫毯。
姑姑在县城一家单位上班,她原想把我弄到县城一家和我所学专业对口的企业工作,花了钱托了人,事情最终没有办定。
我的情绪一落千丈,蛰伏在家里,我不甘心,到外面闯荡,父母不放心。我是父母最小的孩子,也是父母最疼爱的孩子,我不忍心让他们跟着我着急上火。
乡下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眼间,我到了适婚年龄。三里五村的媒婆隔三差五地登门,给我介绍对象。
我哪儿有这心思,工作还没有着落,多年求学,学无所用已经够让我郁闷的了,如果在乡下结婚成家,我的日子就真的到头了。
我迫切地需要走出去,恰好一家劳务输出公司给北京一些企业招人,我交了1000元劳务费,跟着劳务输出公司,来到了北京。
刚开始,我在公司的流水线上做工人,慢慢地,主管发现了我的才能,便提拔我当了质检员。
三年后,公司倒闭,我没有跟其他工人一样回老家,我和同事合租了一间民房,在北京重新寻找机会。
每当父母来电话问我的情况,我都报喜不报忧。北京城的外资企业多,我接三连三地换了好几家公司,终于在一家欧美企业站稳脚跟,职务有所提升,薪资也直线上升。
30岁那年,我做了北京人的媳妇,三年后,儿子出生。即便我永远成不了北京人,至少我的老公和儿子是北京人。
这些年,风风雨雨,我经历了太多,不管怎样,我都回不去老家了,也不想回去,北漂再难,都好过在乡下待业的日子。
自立何其难
讲述人:华子 35岁
我读的是一所211大学,大学里学的是建筑工程专业,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毕业后,同样遭遇了就业难。
我家里穷,父母都是土里刨食的农民,大学四年,我的饮食一直清汤寡水,连份荤菜都舍不得买。
我原以为大学毕业后,情况会有所好转,每天都能吃上肉,是我最大的梦想。
熟料毕业即失业,找工作,投简历,我一次次地折羽而归,一次次地在老家和读书的城市之间往返。
我读大学已经掏空了父母的家底,父母已经没有多少积蓄继续供我挥霍,那年暑假,我最后一次回家,在家待了半个月,临走时,父母塞给我五百元钱。这是家里的全部积蓄了!
我兜里揣着500元钱,回到读书的城市,租下一个八人间的床位,在七月流火的季节里,重新开始四处求职。
没多久,我便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公司安排了集体宿舍,还给我配备了交通工具——一辆单车。
这份工作薪水不高,但节省一点,够我自己用的。年底的时候,我置办了一身行头,西装革履地回到老家。
父母的身上还穿着我高中时代的校服,长短不一,我心里既愧疚又难过,我也想好好孝敬父母,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连自己的置装费都是从牙缝里生出来的!
刚开始工作那几年,我的薪水低得可怜,连建筑工地的民工都不如。虽然我在写字楼里办公,但时不时地需要跑工地,工作没有外人想象中轻松。
没有几年的工夫,我便面临结婚成家,娶妻生子。我和准老婆及双方父母,六个钱包合在一起,凑齐首付,按揭了一套两居室的顶层阁楼。
老婆平时没有什么嗜好,就是爱吃零食、水果,我们刚结婚那几年,两个人收入都不高,每个月要还银行贷款,连零食、水果都吃不起。
直到女儿十岁左右,我们家的境况才有所好转。房贷还清了,我的薪水大幅度提升,老婆做了全职太太。
路,都是人走出来的
讲述人:红红 30岁
我大学毕业后,在读书的城市工作了一年,才回到家乡的。父母舍不得我离家千里,深怕我在那里结婚成家,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我便回到了家乡。
回到家乡后,母亲极力阻拦,我在家待业了半年。
母亲考虑地多,觉得我一个女孩子外出谋生,容易出意外。待业在家的日子,我深居简出,埋首书本中。
没有人能理解我的心情,闲着很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
家里不缺我那一双碗筷,有父母吃的,还没有我吃的吗?
那一年正是家里的多事之秋,弟弟订婚,掏光了父母的所有家底,弟媳搬来了家里,没结婚就结结实实地住了下来。
家里多了个外人,生活里多出很多不便。家里有一台冰柜,夏天的时候,我卖了两个月的雪糕,积攒了几百元钱。
离家出走前,我和母亲闹了很长时间的别扭,我不出我房间的门,我不吃她做的饭菜,我收拾行李,也不和她打招呼。
我原本打算去上海闯天下,因身体原因滞留在一座三线城市。世事难料,这座城市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刚开始真的不容易,工作不好找,收入朝不保夕,荷包里的钱越花越少,我从市委招待所的标间换到多人间,从多人间到租下一间民房,那年冬天,我过得饥寒交迫。
父亲进城看我,看到我食不果腹,住宿环境恶劣,心疼不已:跟爸回去吧,爸到县城活动一下。
我摇摇头,拒绝了父亲的提议。路是我自己选的,无论如何,我都要自己走下去。
冬天过去是春天,转过年,我的境遇好转。工作稳定了下来,收入直线上升。几年后,我便完成了原始积累,在城市里买房置业。
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工作,都是人干出来的。只要有本事有能力,在哪儿都能吃上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