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2》连载19
穿汉服出场的网络达人
许晴晴真的按照妈妈的提示,穿了一套汉服去参加颁奖仪式。
这个仪式设在新开的一个叫碧涛阁的大商场里。这个商场虽然气派,但也土气,高楼大厦里,用上好的材料装修,看上去像欧派的风格,选择的确实大红的颜色,红地毯、红墙壁、红灯笼,好一个红彤彤的空间,真正土洋结合的产物。会场的背景墙是特意制作的,朝阳市红底色,上面用黄色字体喷绘了好多家赞助单位的名称,红色和黄色交织在一起,使人觉得眼花缭乱。
商场里的灯光是临时搭起来的,忽闪忽闪,光怪陆离,光柱扫来扫去很耀眼。五彩光芒中形形色色的人聚在一起,既不要座位,也没有主席台,人们走马灯似地在台上台下穿来穿去。这个场面,与菜市场、大超市、商品博览会没有什么差别。
小晴的打扮有些另类。她周边那些等着领奖的男男女女,还有那些临时招募来的礼仪小姐,一个个西装革履、西式短裙短裤,好像都要在这个时装博览会上争相斗艳。
小晴身材高挑,穿的是北京老款的布鞋,青花蓝底的汉服,真有点鹤立鸡群的味道,很是招人投来审视的目光。这些目光,有赞美和欣赏的,也有鄙视和嘲笑的,也有色眯眯盯着不眨眼的。甚至有一个小姑娘过来摸摸小晴衣着的布料,要她展开绸子折扇摆个姿势,说自己要与这个老古董合影留念。
小晴照样笑嘻嘻地配合着,任凭四旁各色不同的眼光。她记住了汪洪亮的那句话,不就是个自娱自乐的活动嘛,自己开心就是。
颁奖仪式一直迟迟没有开场。场内充斥着急躁骚动的情绪。主持人几次提醒大家,颁奖仪式马上开始,提醒各自把手机关闭,或是调到振动的位置,大厅里还是不停地能够听到滴滴滴的声音。任凭主持人反复说“请大家不要再喧哗,先欣赏音乐吧”,现场依然杂乱无章,一片嘈杂。
现场还是继续喧闹,喧闹声盖过了轻音乐的声音。小晴听到有人在议论,拖得这么久没有开场,是因为一位大人物还没有没有到场,工作人员在焦急地等待。
吕萍萍早就架好了一个三脚架,上面装上手机,准备随时为小晴领奖做直播。小强走过来递给小晴一瓶饮料,想压抑一下她紧张的情绪。小晴倒是轻松地说:“没有什么,不就是等几分钟十几分钟嘛。”
她的话儿还没有说完,仪式终于开始了。
授奖仪式真的是草台班子搞的,完全没有程序感和仪式感。虽然请了好些个头面人物,摆了好多台摄像机,架势很足,但懂套路的人知道,什么记者呀直播呀都是花钱请来的,热场子而已。刚才等待的是省政协一个副主席,他被一群人簇拥着,无序地为一群人授牌颁奖。
热热闹闹搞了半个小时才散场。因为奖项太多了,小晴的领奖环节不过就一两分钟,授奖以后,那些赞助了的单位,不论人物大小,一个个人摸狗样地都要到大厅中央讲几句话,一个接一个来,轮番说一些谁也没有听清楚的话。最抢眼的还是主持人尖锐的叫喊声和稀里哗啦的掌声
用吕萍萍的话说,小晴上台接受奖励,就像流星划过一样,瞬间即逝。她捧回来一个玻璃做的奖杯,上面烫了千篇一律的几个字眼。除此以外,再也没有别的什么奖品和奖金。
官方的媒体没有一点报道,哪怕是一个豆腐块也没有。倒是网络微信微博和一些个人公众号沸沸扬扬,都是一些不明就里的人在那里转来转去。
吕萍萍后来打听到,许晴晴在吹风会上特意叮嘱过,对这样评奖活动,主流媒体,也就是所谓正式的新闻单位一概不要报道。一来是她本来对这个非官方的活动不支持,再就是要是有人知道得奖的人中,有新闻发言人的女儿,免不了瓜田李下说不清楚。
许晴晴是个精明人,她假公济私,先把自己撇清了。
至于那些官方管不了的网络转帖,只好随他们去了。
小晴不懂中国的潜 规则
星期五休息,小晴准备上街去转转。
他们小两口回清溪市好几个月了,几乎天天在忙他们的美食汇项目的筹备、直播和资金募集,每天连轴转,一直没有好好休息过。清溪市好这些年弄了许多个新建或是复制的几个风景名胜,根本来不及去看一眼。
江东美食汇的几个投资人,都是从海外回来的清溪市人。他们生在清溪,但未必长在这里,很小就被送到国外去学习,常年在国内。即便是以前那些知名的景点,只是在他们上幼儿园的时候,父母带着去玩过的,大都只有模糊的印象。
为什么选在星期五这一天休息,这和微信传播的规律有关系。因为快到周末了,那些平日里抱着手机不放,一条又一条接着看微信朋友圈的人们,要转过身来安排周末两天的活动,只好暂时把手机呀微信呀什么的搁在一边。现在的人儿,工作那五天未必很精力投入,周末两天必定要好好玩玩。这么一来,反倒是专门做微信传播的人们,周五成了休息的日子。
下午三点,小强小晴两人正准备出门,省里食品办的女干事来电话了,约请小晴见个面,谈谈怎么把美食汇节目和振兴江东土菜结合得更紧密些。
小强熟悉这个女干事,说话啰啰嗦嗦,东扯西扯,总是找不到主题,交流起来十分累。他不耐烦和这个女人打交道,便对小晴说,你们女人一起聊聊,容易找到共同的话题,我就不去了,正好还有好多事要处理。
小晴知道他是怕女干事啰嗦,点点头算是答应了。星期五休息的计划只好泡汤了。
许小晴按照与女干事的约定到达到楼下,没有女干事的影子,开车接她的却是食品办的牛处长。
这个牛处长,小晴以前见过两次,高高的个子,梳着小分头,穿着入时的西装,有时候会飚出几句英语词句。他来考察过“江东美食汇”,回去后写过一个情况汇报,提出了外来投资不适合江东土菜产业的观点,强调土菜本地化才是发展的正路子。他说的本地化,主要是人才本地化、资产本地化,那样才会保住江东本色。据说某个上级某个人批示了,同意这个情况汇报的观点,并明确表示了政府部门要在金融方面大力支持的意见。
涉及到资金支持,小晴他们几个人是很有兴趣的。
事先没有硕士牛处长出面呀?小晴觉得好生奇怪,不是说女干事约谈吗?怎么来了个牛处长?她犹豫了一会儿,觉得两个人这么出去谈,有点儿别扭。但出于礼貌,还是上了车。
车刚启动,牛处长就开始搭讪说,你长得和省委副秘书长许晴晴一个模样,她可是是咱们江东省的美女新闻发言人。
小晴笑了,但她没有吭声,觉得没有必要说出这么一层母女关系。她记得妈妈告诉过自己,在国内少牵扯一些筋筋绊绊的事情,尤其是少说与在职领导干部有关联的事儿。很多事情,你不去理茬,啥事儿都没有;不小心惹上了,说不定就有麻烦了。千万不要自作聪明,无事找事,不要惹事。惹事了更不要去解释,那只能是越描越黑。中国人好扎堆,谁在大街上吐一口痰,都会有一群人人围过来看看,说三道四,热闹一番。这是中国人的太多,没事事情做的人太多,于是就没事去找事,换句话说,就是吃饱了撑的。其实没有吃饱的人也会这样,这是中国的规则。当然还有很多潜规则,像许小晴这类在国外住久了的人,是不会理解的。
妈妈就是不说上面的话,小晴也不喜欢惹事,她在美国呆的时间不算短,早就习惯了美国人的思维方式,那就是凡事越简单越好。
对牛处长的搭讪,她也没有当一回事。
汽车并没有往食品办的机关大院开,而是转到了清江河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
早春,清江河边的翠柳,早就抽出了嫩绿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摆着细巧的身段,把美丽洒在带雨雾的江面上。细雨顺着树干树枝和柳丝,滴下一串串一丝丝翠微春意。一条小船从江对面中划了过来,掀起道道涟漪,柳丝和柳丝的倒影在水中一起一伏,很有几分妖艳的味道。
牛处长在路边停了车,顺手从车的后备箱里拿出一把精致的雨伞,笑盈盈地递给小晴。这雨伞是竹子骨架的,糊上油纸,描了红花绿叶,很有写古色古香的典雅。
小晴觉得好生奇怪。不是谈事吗?怎么变成了踏青郊游?她不习惯于和陌生人单独在野外呆着,目光无神地扫视着江面,后悔没有让小强或是吕萍萍一起来。
牛处长把小晴引到河边的草地上,笑嘻嘻地说:“我是你的崇拜者,你是知名的网红哦,给你拍个照如何?”
小晴想推脱,又有些难为情。与网红一起拍个照,那是正常不得了的事情,她已经习惯了做明星的感觉。但牛处长的说话酸不溜秋的,小晴觉得味道不对,却又找不不出推脱的理由来。
牛处长见小晴犹豫,得寸进尺了,说:“那就给你拍个写真如何?外国的明星都有写真集的。”
拍个写真集,小晴觉得无所谓,但你一个大处长,约了自己是来谈公事的,怎么突然改变成了拍写真集,这里头有什么道道?她纳闷了,没有点头,更没有回答。
牛处长说话更加直白了,话语就不着边际了。小晴从他的眼光里,看有一种读不懂的神色。
“咱们先拍照,公事嘛,慢慢再来谈。你不是要争取金融支持呀,好说好说的。”
为了不驳牛处长的面子,小晴只好说:“那就先拍几张,你可别把我当网红看哦。”
她又说:“拍照归拍照,工作上的事儿,还是要认真谈的。”
牛处长还是嘻嘻地笑着说:“拍好照了,啥事儿都好谈了。”
小晴真弄不明白,这拍照和谈公事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她悄悄地对自己说,不就是拍几张照片哟,难道这就是妈妈说的中国的潜规则?
摆脱了被人纠缠的尴尬局面
刚刚拍了几张照片,雨下得大些了,渐渐地变成了一场暴雨。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刚才只是细雨蒙蒙,此刻不知从哪里飘来几朵云彩,慢慢地聚拢来,变成了雨点哗啦啦落了下来。雨点开始是稀稀落落的,不一会儿竟然变成了倾盆大雨,风从树梢里吹了过来,带着雨雾漫天飞舞起来。江中的船只被雨雾掩盖了,江边的柳树也变得模模糊糊,只能看见猛烈摇晃的树枝。
清溪城就这么个天气,刚才在汽车里还开着冷空调,等会儿上车就改热空调了。老天爷,就是这么不讲道理,不讲规则,说下雨就下雨,一下起来,就没完没了,常常是一整天。
牛处长拉着小晴的手,在沿江的小道上撑着雨伞,遮掩着她走了一大段路,两人的裤子和鞋子全透湿了。小晴觉得牛处长拉着的手热乎乎的,捏得紧紧的,把她的手心都弄得出汗了。这看似是担心小晴在雨中摔倒,也似乎是怕她趁着大雨溜掉。
两个人像落汤鸡一样找到江边的汽车,飞快地进入车内。
小晴忙不迭地用纸巾擦去额前的雨水,牛处长赶紧开了热空调。
牛处长从车窗下拿出一条干净的毛巾,递给小晴,随口问道:“换件干净衣服再走吧?”
小晴闷声地说:“咱们这么尴尬,还有比回家更好的选择吗?”
牛处长不好再吭声,只好默默地发动汽车,将热空调的开关调高两档,试图用暖气吹干两个人的衣服鞋子。
在牛处长看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本该给他提供一个接近网红美女的机会,但他失望了。而在小晴看来,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倒是使自己摆脱了被人纠缠的尴尬局面。
回到家里,小晴把自己的遭遇和小强说了,总觉得这个牛处长怪怪的。
他问小强,这是不是妈妈所说的潜规则?
小强却不以为然地说,这很正常呀,不就是人家对你这个网红有点崇拜情结嘛。拍照就拍照呀,你和粉丝拍照还少了呀。
这倒也是,小晴觉得自己是不是多心了。但她又说:“那场暴风雨也来得太突然了。”
小强笑笑说:“经风雨,见世面,难道不是一件好事?”
小晴就不再说什么了。
过了一天,牛处长又来电话,小晴没有接,牛处长便给她发来了微信,约她到清溪市一个私人会所吃晚饭。小晴总觉这个牛处长没有安好心,找个借口婉拒了。
放下电话,正好许晴晴打电话来,她便和妈妈说起这个牛处长。
许晴晴谈谈地说了一句。我见识过这种人太多了,八成没安什么好心,提防着点好。
小晴嗯了一声,说牛处长他手里有项目资金哦,咱们需要金融支持。不好得罪的吧。
许晴晴也嗯了一声,轻声地对女儿说,在中国呀,要学着点,女人有点灵活劲才对。人家看重你,你也需要他帮助,留点回旋余地好。你呀,对国内的事情知道太少,要利用他们仰慕你的这一面,这是你的优势,但不要吃亏。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度,职场的男人嘛,都是这么一个德行。你要学的呀,一开始不要把门关死,让他们留点念想,但也要给人家一个软钉子,免得他们瞎想,让男人想着嗅着,但不能靠着。
小晴听着,觉得云里雾里一样,只好对妈妈说,好深奥哦,如何把握?咱可没有你那么有本事。我习惯了美国人的思维方式,行就行,是就是,你说的我学不会,总觉得这不是味道。中国的事儿,怎么这么难办。要花心思去学习、理解和掌握这些潜规则,太不开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