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皮部理论与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是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固护健康、调治疾病的方法,在防病、治病、调理、康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优于内治法,作用直接,使用安全,具有简、便、廉、效、验等特点,颇受国人推崇。因此,自古以来中医学一直十分重视用外治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中医外治法之所以能够取得相应的临床效验,究其理论依据,必然与经络及其所属皮部的机能有关,故笔者在本文中基于《素问·皮部论》经义而探求临床疏通经络外治法获效之机理。

皮部概念

皮,又称“肤”“肤腠”“皮毛”等,是指人类机体的最外层。附有毫毛,有汗孔(又叫毛孔、气门、汗空、玄府),是人体卫气白昼主要分布并且发挥作用的部位。部,即分区。所以皮部就是指人身体表皮肤按照经脉循行的分区。人体十二皮部是按人身体表皮肤依从十二正经循行路径而划分为二十四个皮肤分区,故以十二经脉循行在体表的相应区域命名之。皮部包含着分布于体表的浮络,故谓“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皮肤的生理机能“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灵枢·本藏》)可见卫阳之气既能温养皮部,又能维持皮部抗御外邪的机能,还可以调节分布于皮部的汗孔的开阖启闭,调节皮部适应环境气候的变化等。笔者集成整合《内经》中的相关经文,发现皮部具有如下七方面的生理机能:一,保护机体的防护作用;二,抗御外邪的免疫作用;排泄汗液的调节水液代谢作用,如“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灵枢·五癃津液别》);通过排汗机制达到调节体温作用;五,借助汗孔达到辅助呼吸的作用,亦是《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将汗孔称为“气门”的缘由;六,是人体阴阳之气与自然界相通相应的又一通道;七,感知、表达并能传导相关信息。因为皮部是经络系统唯一与外界联系的部分,外界对人体的各种良性或不良的刺激都是通过皮部进行感知,然后通过经络系统内传于脏腑。而人体内在的脏腑经脉、气血阴阳的活动状态,也会通过皮部形态、色泽、寒温、润燥的相应变化显现于外。

这七条作用既是皮部在人的整体生命活动中所担负的、其他脏腑组织无可替代的机能,也是临床医生通过各种外治法取效的前提。

皮部与经脉的关系皮部是十二经脉于体表皮肤的分区,与经脉的区别在于经脉呈线状分布,络脉呈网状分布,而皮部则着重于“面”的划分,其范围大致属于该经脉分布的区域,而比经脉更为宽泛。从近代经络感传现象观察,刺激某些穴位,感传线路呈带状分布,甚至出现较宽的过敏带和麻木带,说明十二经脉确在体表有一定的分区,皮肤与经脉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皮部与脏腑关系“肺主身之皮毛”(《素问·痿论》)。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可见在人体五脏六腑之中,肺与皮部的关系尤为密切。但是,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加之每一脏腑的经脉都在人的体表有其相应的皮部,所以人体各部都与皮部有关。如与心密切联系的皮部位于双侧上肢内侧后沿(桡侧)的手少阴经皮部,与脾联系密切的皮部位于下肢内侧前缘的足太阴经皮部。

六经皮部命名

阳明经皮部名为“害蜚”,通“阖扉”。阖扉,有关上门扇之义,此喻阳明经主里。阳明经皮部的浮络谓之“阳明之络”。临证可以根据其色泽变化进行阳明经寒、热、虚、实的病证诊断。阳明经皮部以及脉络是阳明经信息传导的通路,也是邪气入侵的路径,《素问·皮部论》“络盛则入客于经”即是言此。

少阳经皮部名为“枢持”,又叫“少阳之阳”。枢持,即门轴,喻指少阳经为枢机,是气机出入表里之枢纽。少阳经皮部的浮络,谓之“少阳之络”。临证可以根据其色泽进行少阳经寒、热、虚、实病证的诊断。

太阳经皮部名为“关枢”,又叫“太阳之阳”。阳,指该经的皮部。因皮部在机体的最外层。外为阳。关枢,即门闩与门轴。喻指太阳经有固护卫气、防御外邪,以及转输阳气的机能。太阳经皮部的浮络谓之“太阳之络”。临证可以根据其色泽进行太阳经的寒、热、虚、实病证诊断。

少阴经皮部名为“枢儒”,又叫“少阴之阴”。“儒”,当作“欞”,简化为“棂”。枢棂,门窗的轴和木格。喻指少阴转输三阴经气机的机能。少阴经皮部的浮络谓之“少阴之络”。临证可以根据其色泽进行少阴经病证的诊断。

手厥阴经皮部名为“害肩”,又叫“心主之阴”。“害肩”,通“阖枅”,本意指门窗放置“枢”的部位。喻指手心主之经有关阖、闭藏之功用。手厥阴经皮部的浮络称为“心主之络”,临证可以根据其色泽进行手厥阴经的病证诊断。

太阴经皮部名为“关蛰”,又叫“太阴之阴”。关,指门闩;蛰,本意指冬眠的虫,此有闭藏之义。喻指太阴经皮部有封藏之功用。太阴经皮部的浮络称为“太阴之络”,临证可以根据其色泽进行太阴经的病证诊断。

原文用“害蜚”“枢持”“关枢”“枢儒”“害肩”“关蛰”等门、窗的建构名称予以类比,进而命名各经络脉及其皮部,同时结合门窗的开、合、枢,类比十二皮部的生理机能。因皮部居于人体的最外层,是人体与外界的屏障,所以具有感知、调节和适应四时六气变化的能力。脏腑气血均通过经脉皮部充养于肌表,特别是卫气循于皮肤之中,充皮肤,加强了人体抵御外邪、卫外卫表的作用。生理情况下,十二经脉将气血精微输布于体表,则皮肤色泽鲜明,呈现一派生机,临床常常通过望诊皮部可以测知脏腑经脉的生理状况。十二皮部不但是人体整个机体的一部分,而且对于连经脉、通脏腑、合阴阳、固体表、密腠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皮部理论临床应用

《素问·皮部论》全面论述了十二皮部的命名、生理机能,就其临床意义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予以概括。

发病上的意义皮部是人体的最外层,外邪侵袭时,皮部首当其冲,邪气可通过皮肤而深入络脉,继之传入经脉乃至脏腑,即经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传变过程。相反,内脏有病,亦可通过经脉、络脉反应于皮部。由此可见,皮部是外邪伤人的途径之一,是外邪入侵人体的门户,是人体抗御外邪入侵的第一道防线。这也是《素问·皮部论》为何用门户不同部位的名称作为各经皮部命名的理由,以此比喻其在发病中的意义。

疾病传变上的意义外邪伤人的路径可以归纳为:外邪伤人→皮肤(皮部)→络脉→经脉→筋骨→脏腑。

辨证治疗上的意义外邪传入的部位不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这些不同表现正是病传不同阶段的辨证要点。临证时,据其临床表现可以辨别病证的寒热性质,如“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䐃破,毛直而败”等。

诊断学意义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皮表的分区,也是十二经脉之气的散布所在,观察不同部位皮肤的色泽和形态变化,有助于诊断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并可确定内在脏腑的虚实以及病变的性质。如络脉“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就运用取类比象方法,将人体五脏与五色联系起来。此与“诊血脉者,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为久痹,多赤多黑多青皆见者寒热”(《灵枢·论疾诊尺》)一致,后世从小儿指纹观察络脉色泽的变化来判断寒热虚实,即是此理论的拓展。

治疗上的意义通过脏腑辨证可以治疗皮肤病,如运用玉屏风散、防风通圣散治疗风疹等皮肤病即是其例。临床亦可依据不同病证,在不同脏腑经脉的皮部进行拔罐、灸刺、按摩、药物贴敷等外治法方,调理全身疾病。皮部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针灸治疗中,《内经》多篇都载有刺皮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如《灵枢·官针》之刺皮部的“毛刺”“半刺”法。

皮部治病原理

刺皮部之所以能治疗疾病,一是与皮部的生理机能有关,“卫气先行皮肤,先交络脉”,而皮部正是“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因)而去之”(《素问·五藏生成》)的所在,针刺治疗就是要充分调动卫气的作用,故《灵枢·禁服》说:“审察卫气,为百病母”,是把卫气放在抵抗外邪、治愈疾病的首要地位。二是因为刺皮部治病与刺穴位治病一样,都是借助外来刺激以激发经络脏腑功能活动,使气血运行畅通无阻,增强抗病能力,从而防病治病。

刺治皮部的方法古代有上述的毛刺、半刺,还有扬刺、络刺、赞刺、豹文刺、直针刺,现代有皮肤针、皮内针、三棱针、滚刺筒等。艾灸、拔火罐也是刺激皮部的方法,通过温热刺激以温通气血、疏通经络、振奋阳气,治疗疾病。此外还有皮内针法、挑治法、药物敷贴法、推拿疗法、捏疗法,都是对皮肤的直接刺激,通过经气的传导影响脏腑经脉,调整机体的功能状态,起到了治疗疾病的作用。

皮部(十二皮部) 含义:

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有一 定的分布范围。也就是说十二经脉之气散布体表的体系。

如《素问·皮部论》说:“皮有分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皮部作为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区,与经脉和络脉的不同之处在于:经脉呈线状分布;络脉呈网状分布;而皮部则着重于面的划分。其分布之范围大致上属于该经络循行的部位,且比经络更为广泛。

皮部,是指体表的皮肤按经络循行分布部位的分区。故《素问·皮部论》说:“皮有分部”:“皮者,脉之部也。”“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由于正经有十二条,所以体表皮肤亦相应地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之为“十二皮部”。可以说,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同时,皮部不仅是经脉的分区,也是别络的分区,它同别络,特别是浮络更有密切的关系。故《素问·皮部论》又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因此,十二皮部就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皮表的分区,也是十二经脉之气的散布所在。

功能:

(1)加强十二经脉在皮肤各区域中的联系。

反映内在脏腑、经络之病变:由于十二皮部分属于十二经脉,而十二经脉又“内属于府藏”,所以,脏腑、经络的病变亦能在相应的皮部分区反映出来,故在临床上观察不同部位皮肤的色泽和形态变化,即可以诊断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

(2)抗御外邪。

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皮部分布于人体的浅表部位,故能最先广泛地接触到病邪,当外邪侵犯时,则皮部与布散于皮部的卫气就能发挥其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的作用。

(3)为外治法奠定理论基础。

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达到治疗效应:如外感疾病多为六淫邪气侵犯肌表,表邪不解则由表入里,同样里证也可出表。根据皮部理论,邪在表当发汗,以防病邪沿经络传变入里,发展成里证。若邪已入里,则亦可由里达表,使其透过皮部而解。临床上常见的某些皮肤疾患如疹、斑等的“外病内治”,即是皮部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关阅读】

经络理论认为,人体十二经脉及其络脉按其循行路线在体表各有其相应区域、划分为十二部分,即为十二皮部。

《素问·皮部论》:“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又作“皮之十二部”、“皮部”。手足同名经脉皮部按“上下同法”合而为六经,各有皮部专名:太阳为关枢,少阳为枢持、阳明为害蜚,太阴为关蛰,少阴为枢儒(一作糯),厥阴为害肩。

十二皮部之分区中。布满络脉,故《素问·皮部论》每言“视其部中有浮络者”,十二皮部位属浅表,重点在于各经络脉之分布循行,病邪由外袭表入里或各经间传变影响,会导致十二皮部相应部位出现疼痛、红肿、瘙痒、敏感、斑疹、划痕等异常反映,由此成为经络理论中诊断和判定病位的重要依据之一。

所以,《素问·皮部论》讲:“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十二皮部在表皮上的分布,要比十二经脉广泛。十二经脉以线条状形式分布,而十二皮部是以片状或条状形式分布的。在头项中部与部分侧头部,主要为关枢;在颞颧部主要为枢持;在面部和颈部,主要为害蜚;在背部和腰部,只要为关枢;在胸部和腹部,为枢儒和害蜚;在侧胸部和侧腹部,主要为枢持;上肢伸侧从桡向尺,分别为害蜚、枢持、关枢;上肢屈侧从桡向尺,分别为关蛰、害肩、枢儒;下肢外侧从前向后,为害蜚、枢持;下肢内侧为关蛰、害肩、枢儒。下肢后侧为关枢。

中医应用十二皮部依赖十二经脉及其络脉运行的气血所濡养;十二皮部又保护了十二经脉及其脉络,也保护了整个躯体深部各种器官和脏腑,随时把来自于体外环境的各种信息传递给体内,并针对外界变化实行自身调节和适应的功能起着卫外护内的作用。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里提的“阳者,卫外而为固”,就是这个含义。在这里卫气发挥重要作用。皮毛为肺所主,皮部的卫外护内作用是靠肺脏宣发的卫气来温养;皮部的宣散作用又协助了肺的吸清呼浊功能。某些疾病的发生是因为卫气失调,外邪袭扰皮毛,或又通过络脉进而经脉,或最后深达六腑和五脏的结果。“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络脉盛色变……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素问·皮部论篇》)可见,皮部是机体自我保护的屏障,是外邪入侵的突破孔,也是脏腑发病时由里及表反映证候的窗口。

皮部理论的实际应用相当广泛,不仅包括针灸在内的各种外治法的指导,还包括临床诊断辩证。《伤寒论》六经辨证的首创和《温热论》卫、气、营、血辩证体系的建立,都是和皮部理论分不开的。利用皮部理论进行诊断辩证不限于察络脉观颜色,还有望皮肤、视形态、查感觉和测电阻等内容。作为针灸临床随时都要涉及到的腧穴定位及其各种刺激性治疗操作,也都离不开皮部。特别是各种灸法、挑刺、拔罐、药物穴位贴敷和古代刺法中的半刺、毛刺、络刺、扬刺、直针刺、浮刺,以及近代兴起的耳针、头针、各种皮肤针等,跟皮部的关系更为密切。可见,皮部理论在临床各种对针灸科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即十二经脉在皮肤上的分属部分为依据而划分的。故《素问·皮部论》指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考,诸经皆然。

  由于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

  同时,皮部不仅是经脉的分区,也是别络的分区,它同别络,特别是浮络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素问·皮部论》又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的所在。

  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范围为依据的。所以各经皮部就是该经在皮肤表面的反应区和该经濡养的皮肤区域。正如《素问·皮部论》所说: “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十二皮部位居人体最外层,是机体的卫外屏障,有保卫机体、抗御外邪的功能。当机体卫外功能失常时,病邪可通过皮部深入络脉、经脉以至脏腑。

  正如《素问·皮部论》所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人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入经脉,经脉满则入合于脏腑也。”反之,当机体内脏有病时,亦可通过经脉、络脉而反映于皮部,根据皮部的病理反应而推断脏腑病证。所以皮部又有反映病候的作用。

  此外,中医针灸临床常用的皮肤针(七星针、梅花针)、皮内针、穴位贴药治疗等均是通过皮部与经脉络脉乃至脏腑气血的沟通和内在联系而发挥作用的。

此篇自篇首至“而生大病。黄帝曰:善”,见《素问》卷十五第五十六《皮部论篇》。自“夫经络之见也”至末,见《素问》卷十五第五十七《经络论》。又自篇首至末,见《甲乙经》卷二第一下篇。

黄帝问岐伯曰:余闻皮有分部,

前说十五大络,循其行处以求其病。次说皮部十二络之以十二经上之以①皮分十二部,以取其病,故曰皮有部也。

①“以”,人卫本注曰:疑衍。

脉有经纪,

大络小络,总以十二大脉,以为皮部经纪。

筋有结络,

十二经筋,各有包络。

骨有度量,

骨有大小长短度量。

其所生病各异,

以其皮脉筋骨各各不同,故皮脉筋骨生病异之。

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

别在皮脉筋骨分部异者,有左有右,有上有下,有阴有阳,六种所在。

病之终始,

病客前六,有初有极也。

平按:“终始”《素问》作“始终”。

愿闻其道。岐伯曰: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诸经皆然。

欲知皮之部别,十二经为纲纪也。十二经皮部络,皆以此为例也。

平按:注“部别”,袁刻作“别部”。

阳明之阳,名曰害蜚,上下同法,

蜚,扶②贵反。阳明大经为阳,故大小络为阳明之阳。阳明之脉有手有足,手则为上,足则为下。又手阳明在手为下,在头为上;足阳明在头为上,在足为下。诊色行针,皆同法也,余皆仿此。

平按:“蜚”下,《甲乙经》有“十二经”三字。

②“扶”,萧本误作“妖”。今据仁和寺本改。

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

浮,谓大小络见于皮者也。

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

络脉俱有五色,然众络以色偏多者候其别病。邪客分肉之间,迫肉初痛,故络青也。久留为冷为热,或为不仁以成于痹,故络青深为胎黑也。

多黄赤则热,

瘅热在中,气溢皮肤,故络黄赤也。

平按:《素问》、《甲乙经》无“多”字。

多白则寒,

垩白,寒也。故寒气在中,络白色也。

五色皆见则寒热,

青、赤、黄等为阳色也,白、黑二种为阴色也,今二色俱见,当知所病有寒热也。

络盛则入于经,

盛,大小络盛也。大小络中痛、痹、热、寒、寒热五邪盛者,则循络入经也。

平按:“入”下,《素问》、《甲乙经》有“客”字。

阳主外,阴主内。

阳络主外,阴络主内也。在阳络者主外,在阴络者主内也。

少阳之阳,名曰枢特,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脉者,皆少阳之络也,络盛则入经,故在阳者主内,在阴者主出,渗于内也,诸经皆然矣。

少阳络盛则入于经,故主内也;经盛外溢,故主出也。诸阴阳络主内出者,例以此知也。渗,山荫反,下入也。

平按:“枢特”《素问》作“枢持”,《甲乙经》作“枢杼”,注云:“一作持。”“上下同法”,《甲乙经》无此四字。“络脉”,“脉”字《素问》、《甲乙经》均无。“主出”《甲乙经》作“主外”。注“下入也”三字,袁刻脱。

太阳之阳,名曰关枢,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脉者,皆太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外盛者,则入于大经也。

少阴之阴,名曰枢檽,

而泉反。

平按:“檽”《素问》作“儒”,新校正云:“《甲乙经》作檽。”今本《甲乙经》仍作“儒”,正统本《甲乙经》作“檽”。日本丹波元简《素问识》谓:檽,音软,引《仓颉篇》为“柱上承斗之曲木”,宜从《甲乙经》作“檽”。

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其入于经也,从阳部注于经,

从阳络部注于阳经也。

其经出者,从阴注于骨。

从阴络部出注于阴经,内注于骨,少阴主骨也。

平按:《素问》、《甲乙经》无“经”字。“阴”字下,《素问》有“内”字,《甲乙经》有“部内”二字。

心主之阴,名曰害肩,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心主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太阴之阴,名曰关枢,[平按:“关枢”《素问》作“关蛰”,新校正云:“《甲乙》蛰作执。”今本《甲乙》仍作“蛰”,正统本《甲乙经》作“执”,袁刻亦作“蛰”。]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

皮有部者,以十二脉分为部也。

平按:“经脉者”《素问》、《甲乙经》作“经络脉者”。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

下广论外邪主于百病,次第所由也。

必先客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腑,禀于肠胃。

外邪气,风、寒、暑、湿。邪入身为病,先著皮毛,留而不出,则腠理孔开,因开而入,即客于络脉,络脉传入阳经,阳经传入六腑,于是禀承肠胃之气以为百病。

平按:“络脉”下,《素问》、《甲乙经》均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八字。

邪之始入于皮也,泝然起豪毛,开腠理;

泝,苏护反,流逆上也,谓寒邪逆入腠理也。外邪入身为病也,初着皮毛,能开腠理也。

平按:“泝”《甲乙经》作“淅”。

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

能令络盛色变也。

其入客于经也,则减虚乃陷下;

减气为虚,乃血少脉陷也。

平按:“减”《素问》作“感”,道藏本作“盛”,《甲乙经》亦作“盛”。

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施骨消,肉烁□破,毛直而败矣。

循经入于筋骨之间,留而不去。寒邪不去则为二病:筋挛拘急,一也;骨乃疼痛,二也。若热邪不去,则以五病:筋热缓施,一也;骨热消细,二也;身肉烁,三也。烁,余药反,淫邪在肉也;□臑破裂,四也;毛焦而直,五也。热邪如此客于筋骨之间,遂至于死也。

平按:“施”《素问》、《甲乙经》作“弛”。“□”《甲乙经》作“腘”。注“淫邪在肉”,袁刻“肉”作“内”。“□臑”,“□”字袁刻作“腘”。

黄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何如?岐伯曰: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黄帝曰:善。①

前明邪入皮毛乃至禀于肠胃,次言邪入乃至筋骨之间,今言邪入至于脏腑,皆可以从浅至深,以至于大,在浅不疗,遂生大病也。与,疗也。

平按:“不与”,今本《甲乙经》作“不愈”,正统本作“不与”,《素问》新校正云:“《甲乙经》不与作不愈,全元起本作不与,元起云:气不与经脉和调,则气伤于外,邪流入于内,必生大病也。本注'与’训'疗’,与元起所解亦异。”

①“黄帝曰:善”四字,原在本节注文之后。因其下无注文,故移于此。

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岐伯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

常,谓五色见者定是络色也。然五脏六腑之注定属五行,故脏腑大经有常色。阴络随于阴经,色亦不改。阳络虽属阳经,以是阳脉之阳,故随时变也。

平按:《甲乙经》无“青黄赤白黑不同”七字。“络无常变”,正统本《甲乙经》作“络脉无常变”。

黄帝曰:经之常色何如?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

五脏五行之色皆合经脉,故经之色常□也。

平按:注“常”下原缺一字,依经文当作“应”。

黄帝曰:其络之阴阳,亦应其经乎?岐伯曰: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时而行。

络有阴阳,阴络是阴之阴,故随经色不变;阳络是阳之阳,故随时变也。

平按:“时”上,《素问》、《甲乙经》均有“四”字。

寒多则涘泣,涘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其常色者,谓之无病也。

淖,丈②卓反,濡甚也。解其阳络随时而变也,冬月寒甚,则经脉涘泣,涘泣不通则阳络壅而青黑;夏日热甚,血气濡甚,则阳络热黄赤也。阳络如此随四时而变者,此为阳络常色,谓之无病之候也。不可见而色见者,病也。

平按:“涘泣”《素问》、《甲乙经》均作“凝泣”。“淖泽”,今本《甲乙经》作“滜泽”,正统本《甲乙》作“淖泽”。“此其”

《素问》“其”作“皆”。“常色者”,“者”字袁刻作“也”。注“则经脉”,“则”字袁刻作“虽”。

②“丈”,萧本误作“文”。今据仁和寺本改。

色具见者,谓之寒热。帝曰:善。

随一时中五色俱见者,此为寒热之病也。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