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炼心理咨询的“三双眼睛”?

在电影《一代宗师》里,中华武术会馆长宫宝森去拜见隐居多年的师哥,两人在灶台前,借助锅里熬的蛇羹,展开一段绝妙的隐喻。

赵本山饰演的丁连山,也是身手非凡,对师弟说道:“做羹,要讲究火候,火候不到,众口难调,火候过了,事情就焦,做人也是这样。”

在功夫的层面,宫家的绝活“老猿挂印”虽然招数被人所熟知,但其中的关键,何时使用,如何发挥出最大的力量,却只有师徒相传,亲自体验才能融会贯通。

不管是熬羹还是习武,就算知道配方的比例,食材的数量,或是熟记招式,出拳的姿势,只是达到一个理论层面的记忆。

如果想臻于化境,就需要穿越理论无法触及之地,去体验和吸收书本上无法写出的,但又至关重要的一切。

作为心理咨询师,可能要熟读理论,去品尝先辈的思想,但在面对来访者时,“火候”如何掌握,在什么时候,做出怎样的反应,面对深邃的人性,任何文字都难以全面地书写。

但这又是进化关键,是任何一个热爱心理学,或者想不断成长的咨询师的必经之路。
当感受涌现
当咨询师和来访者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感受,愤怒或悲伤,快乐或厌恶,感受到了对方的性诱惑,甚至自己产生了某种性的欲望。当然,也可能毫无波澜,体验不到任何情感的流动,这些情况出现时,我们会如何觉察,怎样的反应才是具有治疗性的?

那些不假思索的行为,可能无意识地配合了来访者早年的某种模式,或是作为咨询师,自己潜意识中的某些情节被触发,进而导致特定的情形。

移情和反移情在两人的关系中流淌,就算能认识到这个层面,那么下一步该怎么办,和来访者解释这些理论,或是澄清某种情绪,还是用新的方式,去和对方相处,让他们不再重复童年的模式?

咨询师的个性和人格底蕴,是如何产生作用的,咨访过程中的“火候”,该如何掌握?

UM心理成长体验工作坊,汇聚了刘丹、吴和鸣、曾奇峰三位前辈,每名老师带着几十年的工作经验,用三天的时间,直接将案例呈现,学员在现场亲身体验,既可以将理论技术活用,也可以深入到感受的微观层面,将两者融会贯通,进而达到疗愈的功效。

更重要的,是可以和三位老师的人格进行链接,就好像那招武林绝学“老猿挂印”,只有在现场被“老师傅”们亲传亲授,才能走完这关键一步。

当然,工作坊的价值不仅限于此。

咨访过程中的三双眼睛
在和来访者工作的过程中,咨询师需要有“三双眼睛”。
首先,是婴儿之眼,需要我们不加预设地去对待来访者,就像宝宝第一次面对这个世界那样的清澈,没有任何预先的判断,无惧融合的感知周围的一切,尊重对方原本就携带的信息,理论只是为我们服务,而无需成为理论的奴隶。

这项能力的代表人物,当首推艾瑞克森,他在进行催眠治疗的过程中,那份单纯的专注,可以直达来访者的潜意识,在此基础上,去体验神入的乐趣,当来访者不停地讲话,或是用沉默去充斥着时间,开始评价咨询师,进行讨好或攻击,回避某些话题或是在某个主题反复的纠结时,这些行为的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情绪?

用“神入”去感知这一切,到底何为“神入”,如何去“神入?这就需要有“老师傅”的带领,从理论到体验,从被神入到神入他人,完整地去享受整个过程。

其次,是抱持之眼,抱持是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在观察了大量的母婴互动后,得出的结论,在面对来访者时,就好像足够好的母亲,面对自己的孩子那样,无论他们怎样哭闹、愤怒或攻击,始终可以作为“容器”,去消化那些负面的情绪,返还给安全和稳定,当来访者的情绪扰动到我们,并激起了种种反应,这又是无意识的,甚至在当时没有察觉。

此时,抱持基础上的内省就变得至关重要,引导和协助来访者理解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绪,还可以用何种方式去表达,作为咨询师,自己又如何理解自己被扰动的部分,是来自对方的投射,还是源于童年的种种经历。

修通了这份能力,这会在之后的咨询生涯中,持续地起着作用。

最后,是觉察之眼,能够在两人的关系中,站在全局的角度,发现更多的信息,抽丝剥茧,并最终寻找到卡住来访者命运的部分,也可以感知到自己的人格与个性,以及过往的经历,是如何影响整个工作的过程。

而这种觉察,是推动咨访关系的重要因素,想要精进这种能力的最快途径,当然是通过前辈们亲临现场的引导,UM心理成长体验工作坊,其中一个环节,就是双元视角的工作,咨询师作为观察者,也是被观察者,去体验整个过程,并配合技术的讲解,以及使用什么样的理论,怎样去使用。

三位导师进行恰到好处的反馈,帮助你开启“火眼金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能力。
融会贯通
电影《一代宗师》中的叶问,被众人推举,要成为新任的中华武术会馆长,但在此之前,需要通过某些测试,在和八卦掌、形意拳、还有汇聚了众家之所长的拳师交手后,在几位功夫名宿的引导下,体验到了各个门派的特点和关隘,并最终顺利通过。

心理学也有众多的流派,在面对来访者时,用不同视角,采用不同的方式,去理解他们的痛苦,但咨询是如何起效的呢?UM心理成长体验工作坊,每天由一位老师带领,让学员体验不同流派的风格,在案例中直接呈现,可以真实地体验到最有效的“手法”,这几乎是相当于和前辈贴身学习。

其中,曾奇峰老师就对温尼科特有深入的研究,也曾为《艾瑞克森催眠教学实录》一书作序,在其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已经将众多心理学家的理论作品,转化为实际的治疗效果,熟悉曾老师的学员,基本都在他之前的课程中受益匪浅。

刘丹老师在家庭咨询领域颇具建树,在教学和体验方面,也有绝妙的方法,在现场引导大家直击焦点,对在治疗过程中起效的技术反复训练,掌握核心要素。

吴和鸣老师儒雅的外表背后,有着对来访者人格精准的理解和分析,能穿透防御,直击对方潜意识深处,松动那些导致痛苦的结构,只有在现场感受到这种“功夫”,才有机会将理论、经验和实践融会贯通,并成为自己能力的一部分。

当然,三位前辈的“能量”不仅于此,几十年和来访者工作的经验,对于将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效果,都有着独到的领悟。

几位老师,平时也有各自的工作要忙,难得有机会“聚”在一起,这也是疫情后,首次启动的“重量级”课程。

让个案飞
工作坊提供五个现场访谈的名额,可以亲自体验“老师傅”们的咨询过程,在现场真实地呈现出自己的“功夫”,和前辈们交流技术、分享感受,去吸收那些文字无法描述,但却充实内在的“能量”。

而且,还有众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每个人携带着自己独特的人格,在现场交流碰撞,让自我成长之路始终有人陪伴。

学员们在这种情境下,不仅可以感受到老师的人格底蕴,也可以在和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感知到自己都未曾发现自己的一面。

因为,心理治疗产生效果的底层逻辑,最终还是取决于什么样的人在工作,了解并让自己不断的进化,会驱使我们能用更恰当的方式,去疗愈来访者。

这个夏天,在武汉,带着自己的“生平所学”,去见导师、见人格,和同僚交流互动,直达理论无法触及之境,去品尝货真价实的成长,UM心理和三位导师,与你不见不散。

作者:汉尼拔的晚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