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夸孩子聪明能让他变笨?科学验证:是真的

文丨 优宝

疫情期间,朋友被班主任老师叫到了学校,又是她家儿子闯的祸。 原来她儿子在家里上网课时避着麦克风和摄像头拿手机玩游戏,结果一个不小心就被老师逮到了。 老师当场就把孩子狠狠批评了一顿,还质疑朋友为什么对孩子的学习如此不上心。 “这孩子,上课时就躲在房间里,还外放讲课声音,我哪知道他在做别的事呢?”

朋友一脸嫌弃地向我吐槽着儿子,然后她又补充了一句: “你说说,这孩子挺聪明的,但就是不努力。这可咋办呢?” 我看出来了,她这不全是在抱怨,对儿子的小聪明竟有些得意之情,这言外之意分明就是: 我的孩子那么聪明,明明只要稍微努力一点就能超过别人了,他怎么就是这么懒呢!

夸孩子聪明,似乎成了长辈们最乐此不疲的一件事,聪明也往往与成功划等号,如果长大后还是没出息,那也一定是因为他懒,绝不是因为他笨。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表扬与鼓励,聪明与努力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为了研究“表扬”和“鼓励”对儿童的差别,德韦克的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一组测试。

第一轮测试,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 研究人员对其中一组孩子大力表扬:“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 而对另外一组孩子进行鼓励:“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第二轮测试则有两份不同难度的试题可选,允许孩子们自由选择。 结果发现,被鼓励努力的孩子中90%都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却恰恰相反,他们都选择了简单的任务。 对此,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总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风险。”

而接下来的第三轮测试更进一步验证了他的想法,所有孩子的试题都很难,只有小学年纪的他们却要解决初中生的问题。 所有孩子们都不出意料地失败了,然而那些被鼓励努力的孩子,在测试中非常投入,努力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难题。 而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在测试中却一直很紧张,抓耳挠腮,表情沮丧。 实验还没有结束,终于第四轮测试所有人的试题再次变得简单,就像第一轮那种程度。 但这次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在测试中的分数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却退步了大约20%。

这就是表扬聪明与鼓励努力的区别,前者让孩子知道成功等于天赋,但后者却告诉孩子成功是通过努力得来的。 只靠天赋的孩子,在面对困境时很容易就屈服于现实,而为了证明自己的天赋,他们会选择越来越简单的事情来维持这份自己认定的人设。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成年后总会让人觉得没有了小时候的那股机灵劲,总觉得他们变笨了。 德韦克的实验重复了很多次,她发现,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接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再遭受挫折的失败。 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学龄前还是已经上学的孩子都一样,甚至越是成绩好的孩子,遭受的打击越大。

许多玻璃心的孩子,禁不起批评,其实就是这样夸出来的。 一个孩子总是被夸聪明、有天赋,当他认识到自己的平凡、普通,是很痛苦的。 遇到挫折的时候,自我暗示:“原来是我不够聪明”、“没有天赋”,不会想着去努力、去改变。 他们不会正确看待自己,又把“失败”放大,害怕挑战和承担风险,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

夸奖可以,但不可一成不变

很多家长一提到鼓励孩子就词穷,翻来覆去就是“你真棒!”“真聪明”这几句话; 其实,这种夸法对孩子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可能起到反作用。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谈到,正确的表扬得满足三个要求: 1、要具体,你不能空洞地夸孩子聪明,如果他并没有付出努力,这种夸奖反而有害。 2、不要太频繁,不要轻易表扬。美国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对孩子的表扬是最多的,而美国学生的数学成绩却是最差的。 3、要真诚,你必须表现出对孩子所做的事情真的感兴趣。

让我们再来具体拆分一下,先以具体为列,当我们在夸孩子真棒或真乖时,有没有想过孩子到底棒在哪里?乖在哪里? 就因为孩子好好喝了几大口水,会数1、2、3、4、5,知道自己系鞋带? 为了这些理所应当的事情去夸孩子,最后无不演变成了家长随口一说,孩子随便一听,夸奖便会成为一种敷衍。 本该挺有激励作用的一次表扬,就这样流于形式或起到反作用了,多么可悲! 所以,夸孩子的时候,不妨多啰嗦两句,指出他到底是因为哪里做得好,才会让你觉得他很“棒”、他很“乖”。 比如告诉孩子:“你今天会自己穿袜子了,真好!”“你今天主动帮妈妈拿了拖鞋,谢谢你!” 这种有针对性的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知道今后该怎么做,而你真诚的肯定,也能鼓励他在日后做得更好。

此外,这也是表扬与鼓励的区别,我们鼓励孩子,是为了让孩子有自信,有勇气,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但不少家长在鼓励孩子的时候,特别爱“畅想未来”,反正优宝打小就没少听到:“这次考得不错,下次一定能考得更好!” 这种寄语未来式的鼓励只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让本该自觉自愿去做的事情,变成了担心让父母失望而不得不做到的事情。 说一千道一万,其实并不需要非按照什么固定的模板去夸、去鼓励孩子。 父母面对孩子,只要简简单单的就事论事便好,肯定他当前做得好的事情,好好说话。 夸奖并没有多么复杂、深奥,唯父母愿意为孩子用心而已。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