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经》色彩:血牙色再考

血牙作为色彩词,并不多见。古籍记载也不是太多:

《清稗类钞》 植物类

... 洋菊.有曰檀心晕者,血牙色,近心牙黄,长筒,瓣末如匙,圆三寸,梗细 ... , ... 红,曰大红荷花,曰金荷花,曰银红荷花,曰血牙荷花,曰金红荷花,曰玉荷,曰蜜荷,曰古铜 ...

《南越笔记》 卷五

... 葛之精者,百钱一尺。细滑而坚颜色若象血牙,名锦囊葛者,裁以为袍,直裰,称大雅矣。

曾经写过“血牙色”初考一文。再次考证有新的感觉。

“血牙”,顾名思义就是牙中含血的象牙,百度百科对于“血牙”的定义是:偷猎者有意让大象狂奔几十公里后,在大象全身血液循环加速时把象杀死,取下的象牙,这样象牙里就会充满血丝,故称“血牙”。事实上“血牙”是民间牙雕艺人对非洲森林象中最好的象牙的俗称,因其数量极为稀少且呈现出棕红色,所以被雕刻艺人和藏家称之为“血牙”。

“血牙色是一种含白的橙色。 血牙色指血液渗入象牙形成的颜色,这种颜色是在脏桔色的基础上多了一点粉色,没有桔色的暗沉感,更显温柔。

《布经》记载血牙色使用的染料是:

血牙:芦米三斤、苏木一斤。

芦米即芦粟。高粱的一个品种。又称甜高粱,俗称甜芦粟,茎可以生吃或制糖。

上次考证比较疑惑的是“芦米”不知何物,将“芦”判为“栌”。看来是错了。此“芦”非彼“栌”,是高粱米。

《本草纲目》谷部:蜀黍 释名 蜀秫、芦、芦粟、木稷、荻粱、高粱。

《菽园杂记》 卷四

... ,乃知所谓苗似芦高丈余者,即今南方名芦粟,北方名薥秫,其干名秫秸者是已。

古籍中并未见有芦粟作染料染布的记载,《布经》可算是第一个。

在现代,高粱红是有用作色素的,以高粱壳为原料提取的红色素。一般用于食品行业。

按照《布经》记载的染料来看,是以高粱米(壳)为主,苏木为辅。比例为3:1.没有使用媒染剂。按这个用量来看,颜色应该很浅,有点泛白的粉红色。

《布经》对血牙的记载,可谓是惜字如金,只写了染料的用量,并没有写具体染色过程,所以很难判断其准确的颜色深浅。毕竟除了染料的多少,还有染色时间和温度也是重要的。

染匠黄荣华 二稿于京郊宋庄。

(0)

相关推荐

  • 游召稼楼随拍

    2020年11月14日女儿女婿带我们游览召稼楼,今日星期六,游客较多.看到现榨甜芦粟的店家较多,甜芦粟是我们小时候吃的很多,以前在城市里有榨甘蔗的鲜见榨甜芦粟.现在开发本地农产品,有利农业经济的发展. ...

  • 《布经》色彩:血牙色初探

    在中国传统色彩的长河中,很难见到有血牙色这个名词.<布经>大约是清代民间染坊的抄写本,或许还有地域性局限.但从清代到当代也有百余年历史了,血牙色作为中国传统色彩词也不为过. 查阅古代书籍, ...

  • 《布经》色彩:鹰背考

    鹰背作为色彩词并不多见,因老鹰的颜色有好几种,有"鹰背褐"的记载: <南村辍耕录>卷十一:鹰背褐,用粉入檀子烟墨土黄合. 经笔者查阅众多中国古籍,仅有以下几个记载: 清 ...

  • 《布经》色彩:墨绿初考

    墨绿,深绿色,与茶青相似,中国传统色彩之一. 作为色彩词,在不少古籍文献里有记载,最早见于宋朝: 宋<攻媿集:... 录覧之曰是吾见闻之旧且谓今之茶褐墨绿等服皆出塞外自开燕山始有至东都者 ... ...

  • 《布经》色彩:秋色初考

    秋色,这里不是形容词,不是形容秋天的景色,也不是阴阳五行中秋季对应的白(金)色,而是布料的颜色. 作为色彩词,这个"秋色"没有出现在任何古籍里,查阅诸多资料也没有任何记载. < ...

  • 《布经》色彩:铁色考

    <汉语词典>的解释:铁色,像铁一样的颜色. 唐 唐彦谦 <蟹>诗:"纵横连爪一尺长,秀凝铁色含湖光."<宋史·文苑传五·贺铸>:"长七 ...

  • 《布经》色彩:双红色考

    什么是双红?大家可能是一脸蒙. 一个是指两条红色缎带.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谷·完粮奖励>:" 鸿 廉得其故,乃榜示于署前曰:'有能急公照限全完者,本县公堂亲为递酒,披红插 ...

  • 《布经》色彩:荔枝色考

    荔枝色,也称"荔色".中国传统色彩之一. 利用植物某个部位的色彩成为某个颜色的专有名词是中国色彩名常见的用法.此类词语来自植物的花朵,树叶和果实的颜色.如桃红柳绿,橘红橙黄等.荔色 ...

  • 《布经》色彩:明黄初考

    明黄,中国传统色彩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颜色. <汉语词典>:正黄色 黄色是中国色彩体系中五正色之一,但黄色有非常多的颜色,染黄色的染料也是所有植物染料中最多的一种. 明黄何时开始有?众说纷 ...

  • 美女学霸的艰辛公考路:再考不上公务员,就找个人嫁了

    我是一个公考了8年依然没有上岸的老姑娘. 从青春貌美的女大学生,到公考路上挣扎的大姑娘,到私企蹉跎岁月的老姑娘,我真的太难了. 今天,说说我的公考故事,让各位见笑了. 一.放弃保研,错过校招,后悔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