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化】带好四个锦囊,实现你的飞跃成长
如果能活到100岁,你将如何规划你的人生?
这并不是无意义的假想:在过去的200年,人类的预期寿命每10年增加2岁以上;而据日本2014年的研究表明,当年的日本新生儿,50%的概率将活到109岁。
长寿固然可喜,但困境也接踵而至:
财务问题如何解决?
人生的活力与乐趣,如何保持?
人际关系质量老化,代际鸿沟如何跨越?
显然,“终生成长”是我们摆脱困境的关键,但如何才能实现?
打开四个锦囊,一切尽在掌握。
理想是成长的方向,目标是通往理想的阶梯。
周总理年少时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理想,并为之奋斗一生。无论过程中遇到何种困难与阻力,始终坚定不移,其成就世人有目共睹。
广而言之,教师,技术人员,服务工作者......职业生涯中成为最优,也是值得我们全力以赴的理想。唯有如此,我们才能通过一个个阶段目标,实现向理想的跨越。
同伴是成长的驱动力,导师是关键的引擎。
“独木难成林”已是我们的共识。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需要与李大钊同行,也需要北大及蔡元培的护航与支持。同伴、平台、导师,缺一不可。当你觉得难以为继时,师长的引导,同伴的陪伴,都会带给你前进的力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纸上谈兵”的典故我们都不陌生:赵括,兵法论辩能令其父战国名将赵奢甘拜下风;但当他志骄意满上了战场,却是全军覆灭。事情无论大小难易,唯有行动才能掌握其要义。这就是为什么公司招聘与考核,都会将“执行力”视作关键指标。
与平庸者相比,成功者并非从不失败,只是他们更愿意主动实践。
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开放的学习兼收并蓄。
好奇心与学习力,是保持活力与生命力的根基。据统计,自“组织”出现以来,存续至今的有83个,其中75个是大学。借用民国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的话,“所谓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大学的生命力正在于学习研究的能力。
始终拥抱变化着的外部世界,以开放的学习姿态兼收并蓄,才能在变迁中立于不败之地。
做到这一切,我们的人生将可能重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