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古村落:吕塬村村史
吉建军,字劳伍,陕西华州人,诗人、作家、资深媒体人。
写作事宜联系电话:13716053033
刘家堡村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是吕塬行政村下属的一个自然村落,解放前村中除了一户单传的郭姓外姓,其余全是刘姓,算得上是最纯粹的家族村落。到了解放后,也有少数外姓逐渐在这里落户,但刘姓所占的比例依然超过93%,用当地人的说法,刘姓是刘家堡存的庄户,村庄也正是因为刘姓聚集而命名。
说起刘家堡村的历史,村委会主任刘强瑞介绍说:“刘家堡村的历史很简单,是从孙堡的刘崖村迁徙上来的。”也就是说,刘家堡村是典型的近距离迁徙形成的村落。
据村里的一块碌碡上刻文记载:(大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刘家兄弟三人从依水而居的刘崖村搬迁到这里。没有水的情况下,在陌生的地方居住需要巨大的勇气。可是为了家族的繁衍,他们义无反顾地离开生活了上百年的刘崖村。离开刘崖村的时候,已经跟大哥商量好了:刘崖村虽然水源丰富,可是随着家族的不断扩大,土地水源以及房屋等关乎生死存亡的基础资源越来越紧张,只能通过这种迁徙的方式,来换取整个大家族的生存和繁衍。
在一个新的环境,最基本的问题是要解决水源问题。刘家堡所在的一片塬区,是塬区少有的土地平整开阔地,尽管缺水,但是土地还是很肥沃的。弟兄三人一商量,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打出一眼水井来。
说干就干,弟兄三人带着干粮往返于刘崖与刘家堡的驻地之间,经过了长时间的挖掘,终于看到了湿土。塬区地处黄土高原,地下水水位极高,在科技并不发达、完全依靠人力的明朝,在塬区打井,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到了天启元年,水井出水了!可以想象他们当时是多么开心。因为在一个石碾子上,发现了他们刻下了打井成功的刻字,时间定格在了明天启元年。
有了水井,就有了生活下去的最基本的条件。随后,城墙也修起来了,这里成为刘姓家族在塬区的又一个重要据点。刘家弟兄三个,除了嫡长一支在刘崖村固守宗祠外,其余眷属和家室悉数迁了过来,在新的地方繁衍生息。
城墙修好了,房屋修好了,一边开荒,一边种地,刘姓弟兄三个硬是靠着坚忍不拔的秉性和与大自然拼搏的无畏精神,在当时处于蛮荒之地的刘家堡地界,闯出了属于自己家族的新生。
刘家堡和刘崖村一直以来都是以同宗相待的,尽管时间过去了将近四百年,两支刘姓之间来往频繁,因为离得不远,血浓于水的血脉亲情,时间是无法冲淡的。
刘家堡的刘姓和刘崖村的刘姓一直续同一个宗谱,两地村子的人遇到了,即使之前并不认识,续一下族谱,就知道是哪一个辈分,相处也异常融洽和亲切。
两个村子的宗族谱系为“大盈铭世士,汉文益统春,维重天志向,永远书常新”,一直以来,两地的刘家后人都严格遵守这个宗族谱系,按照这个谱系给新生族人取名,只是到了新时代,很多人就都不遵循这个谱系了。
目前,吕塬村的村主任、刘家堡村出生和长大的刘强瑞,希望重新修正宗谱,把两地的谱系重新续起来,刘强瑞说:“因为涉及的人数较多,刘家在刘崖村和刘家堡村以及塬上很多村子都有族人,所以这项工程很浩大。但是对于传统的尊重,对于家族曾经的优秀基因,战天斗地开荒造田的壮举,是应该用这种方式纪念和继承的。”
从明朝天启初年一直到现在,一个家族几百年的兴衰和奋斗,在刘家堡表现的最为真切。一直以来,因为这里交通不便,刘家人在这里繁衍生息,与世无争地度过了四百年的平静岁月,这种有着几百年传统历史的村落,是社会学和历史学以及传统村落和地方民俗的活化石。
刘姓是大明塬区的一个大姓,在塬区繁衍生息数百年,仅仅刘家堡村就有四百年的历史,如果算上在刘崖村的时间,刘姓在塬区有超过六百年的历史了。
吕塬行政村下辖的自然村除了刘家堡村,还有吕塬自然村,村里的姓氏也以吕姓为最多,迁徙时间也最早。据村里的老人介绍,吕姓也是从塬区迁徙过来的,祖辈在吕楼村,现在属于高楼行政村。吕塬自然村也有颜姓,也算是比较大的族群,但是来源比较复杂,有康熙年间从刘堡迁过来的,也有从颜塬迁过来的,基本上属于近距离迁徙。
这里面属苏塬村特殊,苏塬村的庄户原本是颜姓,却是由两个不同的颜姓组成,关系较远,其中一支是从吕塬迁来的,另一支是从颜塬迁过来的。后来的苏姓到得反而比较晚。而最终村落以苏塬村命名,主要是因为苏家实力强,势力大。据传,苏家有人在县里做官,巴结的人多,经常有人到村里找,久而久之,苏家掌握了村里的核心话语权,于是也就成了苏家塬。
这种近距离迁徙的现象在吕塬村以及大明镇各个周边村子里非常普遍,我们留意到:在最初的一些迁徙中,水始终是最核心的资源。有水就拥有一切,包括话语权。同样,因为水源紧张导致分家,也因为水源问题的解决,让同宗在塬区各个地方重新繁衍生息。
吕塬村(自然村)的刘姓,是从高塘镇的刘堡行政村刘坡自然村迁过来的,高塘刘氏的刘汉义入赘到了吕塬村,妻吕氏。刘汉义到了吕塬之后,因为有着很丰富的打井经验,就组织家里人打深井,最终获得成功。但是刘氏将水井视为私产,除了吕姓和自家刘姓之外,外姓人一律不得使用水井。
刘氏后来家业做大,按照约定,后代应该姓吕,但是刘汉义的后人显然没有遵守约定,在不久就恢复了原来的刘姓。这种入赘改姓的现象在大明镇的各个村子中比较常见,也是单一姓氏组成的村落外姓的一大重要来源。
颜塬村同样是以姓氏命名的村落。据村里的老人们回忆,从清朝中期建村一直到解放前,颜塬村都是一个比较小的村落。一直到解放前统计,村里也只有26院庄基户,院内又分10户,共计36户人家。村子四周有城墙围绕,院墙内四周留有7尺深的城壕,城内为东西向三道巷,前巷子两排面对面,后巷在最南端。南排、中排巷中央留有一个7尺深马巷(小巷子),这是地道的七尺巷,作为排水、行人之用。
颜塬村的城门在东城墙边上,全村人出入都从城门通过。在城的西头有一个娘娘庙,城外还有3户人家居住。全村的水由城门经过,流入东北角的涝池里,城东三道巷路设有一个过路楼,来往的人则由楼中经过。
据传说,以前祖辈比较迷信,为镇压村中的邪气,在城东北角,设有一座牛马王爷庙,向北又修建了一座关帝庙,村子的西北角修建有一座火神庙,火神庙最后改成村办小学。由火神庙向东6丈多远,又有一座财神庙。
村中的两个大姓,其中一个是颜姓,另一个为刘姓。颜姓在村子的东南方设有一座砖塔,高丈余;而刘姓在堡子的正北方也同样设了一个砖塔,同样高丈余。刘姓还在对着火神庙的地方修建了一座砖碑,高1.2丈。
颜塬村比起吕塬行政村其他以同宗同族建立的村落来,属于典型的移民村,村中的姓氏也比较杂。据老一辈人回忆,王姓在公元1800年左右来到这里定居,算是这里最早的居民,在村北有一条巷道叫做王家巷,王家人迁到这里之后,挖了一口深井。
抗战老兵颜明哲
高姓在1810年左右,从高家楼村迁来,住在村子的西南角。颜姓虽然以其姓氏命名了村子,但是来到这里稍晚,在1820年左右才迁到这里来,是从吕楼颜崖村迁来的,当时的户主是颜六,后交由颜志学主持宗族事务。
刘姓是大约1840年前后由原圣山乡南麦村迁徙过来的,户主刘元魁,后由刘中彦主持宗族事务。张姓在1860年由圣山乡北麦村迁徙,户主张永清。
这五大姓氏,基本组成了颜塬村这个移民村最初的规模。解放前村中的三大富户或者说在村中较为有实力的为颜姓、刘姓和张姓。
另外,有两户东姓人家,在1935年前后由圣山乡南麦村迁来,武姓两户,1940年前后同样由南麦村女回娘家迁徙到村里顶门立户,户主武兴州。崔姓两户,大约在1965年左右从商洛县三岔坪迁移过来,算是最远的外来户了,户主崔长水。
一直到2000年,全村发展到百余户人家。其中颜姓66户,张姓24户,其他姓氏10户,空庄院10户。
通过颜塬村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到百余年移民村落的变迁史,也能看到一个村落从诞生到发展的演变过程,对于研究村落的形成,村子里各个族群之间的斗争、合作关系,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当然,吕塬行政村在历史上也是庙宇聚集的一个地区,各个村子里的村庙和社庙也是比较常见的,有老爷庙、娘娘庙等村庙,也有刘家堡刘家祠堂等宗庙。值得关注的是,刘家堡的刘家祠堂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后来才渐渐衰落,最终废弃,只留下了遗址。
这种部分姓氏迁徙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也给后来的一些统计和记录造成了一定的麻烦。比如渭华起义的烈士苏彦龙,原本是吕塬行政村苏塬村人氏,在渭华起义中任农协委员、赤卫队员,1928年在大明镇龙王庙被杀害。但是渭华起义纪念馆的烈士记录中,却写着其为秦家庄人,秦家庄是大明镇赵家行政村的一个组,是苏彦龙的女儿出嫁之地。苏彦龙牺牲之后,女儿被送到舅舅家养大,后来就嫁到了秦家庄,而解放后落实政策,对渭华起义烈士子女有一部分抚恤,落实到苏彦龙女儿身上,阴差阳错,就把苏彦龙烈士的籍贯给错误地登记在秦家庄。
吕塬村是大明镇一个较大的行政村,历史文化悠久,更是中国明清到近现代乃至当代村落发展变化的活化石,应该得到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