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基础教育本来就有这么几个矛盾
引子
在现有的时空观下,谁都还不能否认童年不能重来,时间不能重设,一般人会认为这是教育的契机,因为童年不会重来,所以要好好珍惜时间,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事关开创日本江户时代的一场非常重要的战役,大阪冬之阵中,德川家康的小儿子德川赖宣刚满十四周岁,按照家族规定,年满十四周岁的男人可以参加战斗。德川赖宣的志愿就是自己能够担任攻城的先锋部队,他认为那是成熟的标志,光荣的使命,可是他却被安排在了后方阵营。大阪城被攻陷后,德川军大肆庆祝之时,唯独德川赖宣嚎啕大哭。身边的一个老臣就上前来安慰他:少主人别难过了,这一定是为了你的长远打算,主公才有这样的安排的,将来等你长大还怕没有机会吗?十四岁的德川赖宣转悲为怒,对着老臣就吼叫了起来:你在说什么蠢话!难道我的十四岁还可以重来吗?是呀,难道十四岁可以重来吗!我觉得这个故事体现了某种童心意识外,更重要的是呈现了一种教育的价值观念,牵扯到了生命本质性的问题。生命不可重来,孩童不是成人的预备军,他们有着自己的生命样态与轨迹。我们经常能见到教育的伪命题,那就是教师要教做人,学生要学做人,似乎受教育的对象不是人一般。我完全能想到十四岁的德川赖宣是多么地想打仗,勇猛精进,一腔热血,那是十四岁最要命的一种生命意识,过了十四岁,兴许就不会有这一股子可爱的冲劲了。每个阶段的生命都有其自身的价值,珍惜生命,不是怕死,不是怕事,而是不断提升生命的质量与找寻生命的意义。
一
如果能真正的把教育个体化,具体化,就会很容易把这个矛盾明显化,那就是孩童的学习到底是靠兴趣还是靠坚持,背后牵扯的,其实是生命及教育的自然天性与后天的练习问题。有人肯定会说,兴趣要有,坚持也不能放松,但到了具体的问题就有很多值得思索的地方,如兴趣到底是怎么来的,孩童的兴趣算不算数,坚持还是见不到兴趣该怎么办,坚持到了最后是为了什么?
现在为什么很难出天才,我想我可以做出的一种解释是,因为大家经历的教育模式是一样的,遇到的人和事都差不多,所谓的现代化及现代教育,其实从某种程度而言,就是让大家过一样的生活,有一种统一的秩序的东西在填充生命,耗损生命的灵性。与一个家长聊天,说道儿童美术是不是不要去限制他,任由他去画,好多人都说不要去影响孩童作画,可是教育就是影响呀,只是要看教育在影响着生命的哪一部分,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教育是普通人所需的,天才不需要。在我的教学经验的理解下,孩童绘画水平当然有高低之分,一部分是天赋,一部分就是教育影响得当。教育者当然愿意相信教育能挖掘促成孩童的兴趣天赋,通过兴趣天赋,引导孩童爱上你所教的内容。可在我的教学中,我时常就会遇到这个矛盾,有些孩童对你讲的有兴趣,有些一点兴趣都没有;有些孩童听你说的有反应,有些没有反应,你很想把你的说的东西灌输给孩童,让他们理解让他们懂得,可在教学上,引导与强制最跟本的区别是什么呢?我不知道,因为当下所谓的教育引导,只是变着花样来让孩童成全你强制的那个目的,学习模式很难改变,很难成全让孩童成为他自己的教育,以教育的观念而言,每个人都存着别人生命雕刻的痕迹,很难分辨清楚自己在哪。
兴趣如果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我想坚持就是最合适的老师,兴趣能引发天才,而坚持能让人有所获得。没有人能判断孩童的兴趣在什么地方,很多成功的教育个案都是由于家庭、学校教育的介入,以坚持作为兴趣的突破口,因为,你不坚持就无法领会这个东西的兴趣,没有人能真正选择自己的兴趣,也没有哪个成人能真正走进孩童的世界,所以,所有的教育观念都是自以为是的,放到普世层面都很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我所执念的教育就是顺其自然,你遇到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兴趣,你的兴趣与坚持完全取决于你的生活环境。在教育的场地,老师当以最自然的方式去面对学生,让学生在真实真诚的情境下学习。过去我讨厌公开课,最主要的是师生学习不在一个真实的情境里,老师在演学生也在演,能把生活生命中很多的真命题给掩盖。可是公开课也有公开课的自然,这个自然不是天然不是不经雕琢,而是在合适情境中的合适发挥。
不管什么教育改革,最终绕不过人,讲任何的教学方法都绕不过老师的状态与品味,所以让各行各业优秀的人才来当老师,或许会进一步改良教育。所谓的坚持不是为了成功,而是为了寻找自己内心的保持与坚守,这样一来,德川赖宣的坚持没有错,德川家族的教育很是成功,十四岁杀敌,如能胜利就会是神话,如不幸战死,也会是传说,我们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教育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这个故事能给教育一种思考。
二
我常常觉得我们所教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学生真正需要的。学这个是为什么,为什么要学这个?我经常在以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育教学,因为世上没有什么必须学习的东西,那都是所谓的人为设定。当然,我也是知道学习如果都要问有什么用,问的这么功利肯定不是教育的什么福音。
我们的基础教育一直有一个很深的意义上的矛盾。学科深度很容易与学生的理解相冲突,我们还是很习惯把学科说的过浅来迎合所谓的学生理解,又或者把学科说的过深来配合老师的研究,学科内容的适宜程度与学生的理解程度成了矛盾,包括学业习惯与生活习惯的矛盾甚至是一个冲突,我们经常因为交作业,考试,迎接检查,做公开课,举办教育活动而干扰甚至打乱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业与生活之间本身就会是一种矛盾,我们美其名曰学习是为了将来更好的生活,为了成为更好的人,可当下的学习并不一定指向未来的生活,每个人都只是在走一个流程,就是你不上学你能干什么?整体的社会环境,文化心理都在说你不上学,不读书就没有出路,我觉得这不是开放式的教育氛围,学业、学历、学习、能力、成功、成长等词都是不一样的呀,而我们经常混为一谈,学生在学校里并没有学到真正的东西,这里就指向了学科素养与人的素养的矛盾。
我不敢说学科素养对人的素养的形成没有帮助,但至少帮助不大,我们的学校很少提及挫折教育,情感教育,未来教育,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的教育永远太凸显自己的优势自己的特点,很容易忽略自己的缺陷和短处。其实,在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安全地暴露学生的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让学生从中去体会失败,感悟挫折尤为重要;而所谓的情感教育不是开总结大会,不是开感恩大会,而是在真实的情境下,你会怎么处理问题,你会怎样排解压力情绪,我们的教育很难面向个体,也就很难触碰真的问题。谈及未来教育,也涉及到教育的传承及与时俱进,我们现有的教育其实还很是保守,并没有紧跟时代,很多学习模式学科模式都非常陈旧,大家只能按部就班。这么多的矛盾最后指向的就是人智育与德育的分离,我们不是在培养人,而是在培养学科,各个学科都很重要,最后人不重要了,人在教育中被化解了,教育的粗糙就来源于对人的粗糙,这个学生对你有用能做事,能听你的话,能出成绩你就百般呵护,这个学生让人讨厌让人恶心你就爱搭不理,甚至言语及肢体的暴力,因为我们是以生命外在的东西来推动教育的,而老师本身也是智育与德育分离的教育产物,中国由于人最多,也就把人最不当回事。
幸亏德川赖宣没有接受所谓的义务教育,我想一个人的十四岁多么的了不起,叛逆、诡计多端、热情、斤斤计较,得失心非常的强,把这样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就很容易建功立业,开创局面,而很可惜的是,我们的十四岁大多在校园里平凡的渡过,学习模式非常的单一,把人的生命才情野心都耗掉了。教育什么时候回归人,回归生活,不以学业成绩,不以教育成功为借口去限制人的时候才能有所改变。学校里的师生不急不躁的,温和的,是有生活情调的,是踏踏实实做事的,我以为生活教育才能有些起色,学生成为艺术家、科学家等固然很好,可成为家的目的不还是为了能幸福的生活吗。至少,普通学校公有制学校应该以生命为主题,以生活为指导形成教育模式。
三
大家都会说人是群居动物,可我要说人的高贵来源于孤独来源于个体的思考,集体是很难做深入的思考的,只有伟大的个体才能做到,集体很容易陷入一种习惯盲从与表态的无意识状态。十四岁的德川赖宣是多么地有个性,他知道自己要什么,他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他已经受到了家族最好的教育,好多人的十四岁都在混沌中渡过的,没有活过一般。
每当我看到小学生整齐地排着队,小学生在安静地吃着饭,小学生在操场上听一个人在指挥,我都在想个人与集体这一对天生的矛盾,既然是矛盾就是无解的,但教育属于人文领域,属于体会人谅解人的人文意识,而这个人一定是具体的一定是细微的。从教育互动与双向而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要“己所之欲勿施于人”,老师也无法整齐排队,老师能在餐厅谈笑风生,老师也不喜欢在操场上听一人讲话指挥,那为何要把这些东西带给学生,明明不是核心素养,却事事抓成核心素养,也就没有什么素养了,素养一定是内化于心的,特别是在没有人的时候显现出来,我们的教育有太多是为了展示给人看的,为了让人叫好的,这就算不上什么好的教育心态了。
集体很重要,但没有个人的集体是没有性格的集体。历来优秀的集体一定是个人合适的存在,厉害的个人到哪都是厉害的个体。从中就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自由与规则的问题,教育最终目的一定不是为了让人更加的有规则,一定是让人更加的自由,因为规则很好办,军事化的管理,军事化的手段就很容易做到所谓的规则,可是心灵的释放,心灵的自由,心灵的解脱那才是教育的善果,教育努力的意义就是让每个个体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成全自己,能让每一个人都自由地发展自己,我这么说,并不否认内心自由而达到规则,规则也能辅助成全自由的状态,但教育无论是在过程中还是在结果里,都应该鼓励敢于向现有规则提出质疑的人,敢于打破规则的人,敢于诉求自由的人,敢于肯定在自由与规则之间经常纠结的人。
目前学校教育都提倡集团化办学,都提倡在大的学生基数中去选拔精英学生,于现实层面而言,无可厚非,可我们办学不应该忘了我们是在做教育,不是在做学校,教育只能面对一个个具体的人,只有熟悉学生的人才能为学生设计课程,只有熟悉学校的人才能为学校做出教育决策,我们的教育管理还不是人的管理,还是部门之间的管理,这就很难触到教育的本质性问题,让班级小班化,一个班不超过20人就把很多伪教育问题给屏蔽掉了,让学校自治让校长自行管理学校,就会把很多无效的管理变得有效率起来。我想德川赖宣如果不幸战死,德川家族也一定会风光大葬,千古弘扬,因为他们的教育不是为了什么安全、责任来的,他们是为了生命本体。
四
在中国,成长与成功是很难分清楚的,成功可以说是显性的是当下的,而成长是隐性的,未来的。当下与未来有时也会很容易成为一个伪命题,所谓的你现在不学习你将来怎么办的假设命题,其实根本无法确认。德川赖宣根本不在意未来,只在意这一场胜利的战争,自己并没有当先锋,没有出力杀敌。我不知人怎样面对未来,但我知道如何在意当下,因为即使相信未来,未来也不会真的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觉得十四岁德川赖宣的决定是很对的,在当下与未来这一对矛盾中,是凭着直觉情感来做判断的,人不是很需要未来,而是需要从所未有的体验。
有句话说的很吸引人,说教育是设计未来的职业,我觉得还是过分地把教育的外力给夸大了,教育还是很有局限性的,至少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果不能在教育的有效期,把孩童的教育转化成自我的教育,很多人的未来是可想而知的,平凡甚至平庸,况且在我们这个老迈求稳的文化传统里。其实,未来最美妙的事情就是不确定性,很多成功的人在用当下的成功经验来说明以前的努力,来佐证未来的可信度,其实是非常不恰当的,因为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可以复制的,每个人的状态运气路数都不一样。当下的教育最大的一个症结的就是教的太实际了,太没有弹性了,什么事情都很容易陷入坚持,陷入学业,陷入规则,没给孩童的未来发展留有时间与空间,留有空白,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而我们的课太确定了,我们的教育管理太确定了,所有的确定无法有效形成人的核心素养。
从未来的大的方向而言,死亡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即使未来的人能长生不老,教育遇到的终极问题一定还是生与死的问题,细化下来就是我们人生有什么意义。学校的意义一定是给学生选择的权力,做自己喜欢事情的权力;从未来小的方向而言,教育不是适应现实还是要改变设计未来,我们要有勇气去面对阶段性的学习效率与永恒的生命教育的矛盾,同时,当下与未来还指向过程与结果的矛盾,没有不重视过程的结果,也没有不重视结果的过程,有人说太重视结果太过于功利,其实重视过程才是要命的功利呀,每一个过程都需要一种结果导向,最后把教育的未来性给瓦解了,使得教育变得毫无意思,使得教育再也出现不了德川赖宣。
着实,教育的矛盾就是生命的矛盾,我们要把教育放到人的一生中去,生与死的过程中去看待,要把教育时刻放到多种矛盾中去对待,我想教育才会细腻起来,才会在未来里活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