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纪录片,拍出了中国历史的极致美
今天推荐一部适合亲子观看的纪录片——《中国》,考究而优美的旁白,一流的表演,充满艺术设计美感的布景,让孩子在了解中国历史知识之外,感受中国文化的精神和独特美学。
不想错过优质信息,将我们设为星标🌟一起前行
暑假期间,如果说有什么片子是你非看不可的话,那一定要强烈推荐湖南卫视的这部史诗巨制——《中国》:
除了宏大霸气的剧名之外,整个制作班底也堪称“王炸”:
制片、导演、撰稿来自曾经一手打造了《河西走廊》《重生》的华语纪录片翘楚,伯璟文化。
拍摄由冯小刚的指定摄影师罗攀掌镜。
配乐由王家卫御用作曲家梅林茂亲自谱曲。
配音阵容更是“群星璀璨”:徐峥、欧阳娜娜、白敬亭、黄轩、刘敏涛、秦海璐、邓伦、鲁豫……轮番上阵。
有网友评论说,被感动到哭的纪录片很多,但单纯被优雅与华美打动到哭泣的纪录片只此一部。
画面美、文案美、音乐美、旁白美,《中国》将国内纪录片的美学推向了极致,质感远超出一般电影。
就连“老谋子”张艺谋看完后也忍不住出来站台推荐:
“用当下艺术的手段描绘中国历史的复杂和微妙,本身是一次有时代特征的尝试和突破。”
所以,《中国》,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纪录片?
01
中国人的“群星闪耀时刻”
《中国》,乍听起来主题宏大得甚至有点空洞,但其实,它一点也不枯燥,并且相当有货、接地气。
按照规划,纪录片《中国》总共分为三季:
第一季 从春秋到盛唐
第二季 从唐到新中国
第三季 追溯上古三代
有趣的是,虽然讲述的是中国历史,但《中国》和以往所有的历史纪录片都不同,里面几乎没有拍摄过国宝实物、古迹遗存。
而是像连环画一样,用演员“模拟”历史人物、将历史影像化的叙事方式来“复现”历史。
但你绝对想不到,第一季在开篇第一集《春秋》的重要位置,居然用了整整一集的篇幅,就说了一个人——孔子。
从第二集《众生》开始,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个时期的重要人物悉数登场:墨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嬴政、刘彻、董仲舒……可谓是中国版的《人类群星闪耀时》。
除了每一集的标题之外,在《中国》里,你几乎看不到任何复杂的概念化陈述,所有的历史都以人物故事为主线讲述,阖家老小都能很快“入戏”。
所以,这也带来了《中国》的另外一大特色:每一集里的主要人物都是由北京人艺、国家话剧院的专业演员出演,演技和以往的纪录片比起来,那真是上了好几个台阶。
比如第一集一开始,孔子的形象就一改正襟危坐的俗套,变成了这样:
有趣的是,演员还极具创意地怀抱着一只从摄像老师那里“拐来”的狗子,观众和角色之间的距离被瞬间拉近,整个表演极具信服力和感染力。
“他就这样活到了30岁,享受着一个普通人,所能拥有的全部安稳与快乐,也承受着一个普通人不得不笑纳的平凡与卑微。”
再看看此时画面中演员望向空中的眼神,简直是绝了:
整个人物瞬间就从历史中向你扑面而来,显得那么真实。
02
美学煽情的典范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
“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就文案来说,纪录片《中国》正是这一观念的最佳践行者。
在微博上,甚至会有不少观众将其中的美文美句摘抄下来,并称之为“神仙文案”、“美学煽情的典范”。
《中国》第一季,以孔子和老子的会面为开篇,以“道”与“儒”两大中国思想的碰撞为原点。
那是一个宁静的午后,洛阳城外,阳光透过树梢洒满林间。
远道而来的孔丘和他仰慕已久的李耳,做了最后一次交谈。
年轻的孔丘滔滔不绝,既慷慨,又坦诚。
讲述了他对时下风气的焦虑和疑惑,也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强烈渴望。
李耳只是听着,不置可否。
临别之时,李耳终于打破沉默,说道:“仁人者送人以言。”
他缓缓地送给孔丘一段话,这段话的意义直到多年以后,孔丘才会真正领悟。
二人执礼作别,此刻他们心中都已明白,今生今世,这样的对谈不会再有。李耳注视着孔丘渐渐远去。
有一瞬间,他感觉到那个年轻的客人仿佛走进浩瀚星空。
这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一段令人遐想无限的故事,那遥远而又清晰的光芒,一直照耀到今天。
平实、朴素的叙述样态,不装,不矫情,不做作,真诚又略带感性,没有过多的形容词和层次复杂的长句子,简洁明快,审慎而克制地蕴藏一些淡淡而美好的诗意。
这正是《中国》的文案具有张力、感染力极强的秘诀。
总撰稿邓建永说,他已经把这个感慨写进了《中国》开篇第一集的结尾:
一场视觉和听觉盛宴
除了主题的宏大和优秀的文案,《中国》每到极致的视觉也让它独树一帜。
整部纪录片采用8K高清晰度拍摄,全片色彩透着一种凝重感,以及堪称顶级的画面构图和光影氛围,每一帧都可以作为单独的摄影作品。
《中国》的选景,不在乎建构完整的历史场面,甚至也不愿搭建哪怕一个完成的院落,或者房子。
在第二集中,为了讲述孟子艰难的游历论政之路,表达他内心的苦楚和坚韧,在绝望之下依然保留对自己学说强大的自信。
纪录片唯一的布景甚至只有一棵独立生长的梧桐树。
整个画面中,孟子在林中行走,突然与这棵树偶遇,他凝视着大树,两者相互交流,恰好就完成了孟子内心的对白。
为了解决历史纪录片中“真实性”的问题,摄制组还借用了中国京剧的舞台艺术中“假定性”的表现手法,让全片都呈现出一种画卷般的写意美。
即,用一扇门,一堵墙,一个屏风,甚至是用黑暗,来完成对于历史某些场景的建构。这些具体而微的道具,场景片段,只是代指真实,而不是真实本身。
在第三集、第四集中,为了拍摄秦国和汉朝的宫廷的历史“原貌”,整个布景基本上除了必要的道具,比如床榻,座椅等等,几乎完全放弃搭建任何空间结构的想法。
让原本需要有结构的地方,完全处于黑暗之中。
所有的历史场景,仿佛一幅幅卡拉瓦乔的油画。隐秘在黑暗中的所有细节,依靠观众自己的想象和意愿来完成。
同样的手段,也用在了第十二集表现“盛唐”的繁荣上:
《中国》的音乐创作不像电影,也不像纪录片,更像是一部音乐剧、舞剧的创作方式:时代不同,故事不同,但人的情感是古今共通的。
《世界文明史》的作者威尔·杜兰曾说:文明就像是一条筑有河岸的河流。
而孔子也曾面对滚滚滔滔的河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两千年后,我们会依然重复这样的感叹。
因为我们人类的祖先最开始都是在靠近大河的地方生活,他们对于水与河流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并且看到了生命的诞生与死亡,也看到了延绵不绝与生生不息。
这也许正是《中国》所带来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