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练习书法的时候,因为久不得其门而入,非...
我练习书法的时候,因为久不得其门而入,非常苦恼,就广泛的学习收看书法前辈的教学视频。
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些书法前辈在进行创造的时候,写出来的字确实像是书法作品,但是,因为要解释一些书法理论,比如说什么叫八面出锋啊,所以要在旁边写一些解释的文字,这些文字就变得干枯瘦硬,基本上就是硬笔书法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实际上这就是现在书法届普遍存在的一种误区,就是把书法的创作和书写属性分隔开来了。
实际上我们现在看到的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都是书写的产物,而且还都是草稿性质的。
那么现在搞书法的人一说写字马上就会进入创造状态,这种创造状态,会产生什么危害呢,危害就是他一拿起笔,马上就会想到很多的书法理论和规则,好处就是你一眼就可以看出他确实练过,坏处就是娇柔造作。
范增的书法就是这种类型,他写字就是一种表演状态,笔总是在提按交替,有很鲜明的自己的特色。
还有一种现象也很有意思,你比如陈传习,说起书法理论来滔滔不绝,但你看他写的书法作品,应该是完全不理解什么是书法。
还有北大的王岳川,地位挺高但写的字都是非常轻佻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他们把书法的本质,即书法的书写属性给放弃了。
其实书法的那些美学原理,什么预往还复,无垂不缩等等,都是在书写的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完全不用一边写一边想。
那么书法到底有没有其特殊的欣赏角度呢,我觉得是有的,一个就是笔尖要有力量,就是用笔如刀,也叫力能抗鼎。
另外一个书法美学的核心就是中锋用笔。
怎么做到笔尖有力量,可以力透纸背呢,没有其他窍门,就是多写。
而且在写字的开始不要过多的关注书法理论,就是拿起笔来横涂直抹,写的多了,了解毛笔的特性和能力,笔就自然的提的起来了,自然就会产生审美需求,对自己写的不满意,然后在看书法前辈的书法理论,也就自然产生临帖的需求。
如果你说你写了十年也没有产生审美需求该怎么办,没有办法,你就别写了。
怎么做到中锋用笔呢,首先是要单钩拿笔,然后悬肘,行笔时候,肘动腕不动,自然就是中锋用笔。
中锋用笔是不是笔一直都是垂直于纸面呢,不是,笔在行笔的时候可以东倒西歪,但重心不能倒,就像骑自行车一样。
中锋用笔可以保证笔画饱满,遒劲。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就是单钩拿笔,然后悬肘写出来的。
总之,书法是一种小肌肉群的运动,就像打高尔夫球一样,要靠自己持久的练习。
最后说一下楷书和行草书。
就像绘画有工笔画和逸笔画一样,画文人山水画并不需要有工笔画的基础。
写好行书也不需要有楷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