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治病:临证五辨

实战治病:临证五辨………………

一代名医秦伯未治学严谨,临证对歧黄之术刮垢磨光而疗效出奇,将其学术治验熔于所著《谦斋医学讲稿》中,毕生业医首辨伤寒温病异同,内伤杂病当识脏腑发病与五行辨证,诊断重视病名,成方以法统之。今就其临证五辨探析如下,以期光大名医经验。

 1 首辨伤寒温病异同­

  秦老临证对外感疾病首辨伤寒与温病异同,二者同起六淫,或伤於寒,或感於温。伤寒由表入里,以六经辨证而取温法,始用辛温发汗的麻黄汤,中用苦寒泻热的承气汤,末用回阳救逆的四逆汤。温病由浅入深自上而下,用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而治取凉法,始用辛凉解肌的银翘散,中用甘苦合化的增液承气汤,末用甘寒救阴的复脉汤。虽同属外感病但证候存在交叉,构成了六经辨证与三焦辨证的一横一纵关系,即太阳病——上焦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中焦病;少阴病、厥阴病——下焦病。诚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书中言:“是书虽为温病而设,实可羽翼伤寒”。可见伤寒与温病没有对立,而是既联系又有区别的。

  2 临证推求脏腑发病­

  秦老指出:脏腑发病歧黄早有明训,《素问》中的“咳论”、“痿论”、“痹论”等,分别推求了五脏咳嗽、五脏痿证、五脏痹证的主要表现。而《难经》所载“忧愁思虑则伤心,形寒食饮冷则害肺,愤怒气逆而不下则伤肝,饮食劳倦则伤脾,久坐湿地强力入房则伤肾”又阐明了五脏发病的自身规律。据此秦老常从4个方面分析内伤脏腑的发病:第一结合本脏的体用性质,第二与本脏形体官窍联系,第三本脏跟它脏相互影响,第四本脏对病邪的反应。举肝为例:功主藏血与疏泄,体阴有阳失调是发病关键,或肝不藏血,或肝失疏泄,进而波及所主筋、目、爪甲、泪发生病变,肝病相移而影响胆、心肾和脾肺,出现五行传变。此外,肝通于风气而易招风邪,肝在志为怒舍魂,又多情志病变。可见脏腑一旦发病就离不开生理和病理,离开了就会落空。所以医家唐容川说“业医不知脏腑则病源莫辨,用药无方”。

  3 辨脏腑传变用五行­

  中医应用五行学说的生克乘侮关系,阐释人体脏腑生理病理以及相互关系,并作为推断病情和确定治法的依据。对此,秦老对疾病的脏腑传变力倡五行辨证而要点有3:其一要以脏腑生理病理为基础,其二要以病因病机为依托,其三要掌握五行规律着重在生克两个系列。在相生辩证中包括母病及子,子盗母气和单纯子病3类,并认为火不生土不仅命门之火不生脾土,而且也指心火不生脾土。如张仲景治痰饮用苓桂术甘汤,方中用桂枝在於温心阳助脾阳,含有补火生土之义。相克辨证中包括太过乘侮与不及乘侮4类。如臌胀病就涉及肝脾肠胃等脏腑,其病变过程有木旺乘土、土虚木乘、土实侮木、木虚土侮4种情况。因而治法有别,或疏肝利水,或培土制水,或扶土抑木等,临证不可不注意。

  4 临床诊断考查病名­

  病名是对具体疾病全过程特点与规律的本质认识,而《内经》早有病名记载。对此秦老认为,必须结合临床考查病名。如“肝厥”病名,它是“四厥”的总称。即一指忿怒所致形似中风的“气厥”,证见猝然昏倒,牙关紧闭,手足不温。二指肝阳上亢的“晕厥”,证见头目运旋,昏倒不省人事,汗出面白肢冷。三指肝火上冲的“薄厥”,证见猝仆面赤,气道不利,咳有痰声,脉弦而数。四指肝肾阴虚风动的“痉厥”。宅如“腹泻”病名又有多称,若以病因看有湿泻、暑泻、热泻、食泻、酒泻之称;若从泻下物看有鹜泄、餮泄、溏泄、濡泻之名;若从脏腑病机看有胃泄、小肠泄、大肠泄之说。秦老还对《难经》所言“肝积”名“肥气”,“脾积”名“痞气”提出看法,因肝积多由气滞形成,体见疲劳肢困,食少体瘦,日久继发黄疸与臌胀,而脾积肿大面黄如“疟母”一般,常由劳累引发寒热,结合临床考查病名应为“肝积”名“痞气”,“脾积”名“肥气”。

  5 成方以法统之加减­

  成方是前人经验的总结,临证要认真分析每方的用药法跟疾病病机的关系,从中总结出该成方体现的治法。秦老运用成方的经验是以法统方随证加减。如成方“小分清饮”的用药法,体现了利尿、理气、健脾、燥湿治法,因而可用治水肿病。凡成方中只要与水肿病治法相符的亦可移用。如《伤寒论》五苓散用治伤寒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因其有利尿健脾温化之功,符合水肿法而采用。临证还可随病人体质和证候加减,或去肉桂而成利尿健脾四苓散,或与燥湿的平胃散结合组成胃苓汤;还可以加入陈皮、滑石等组成利尿燥湿清热理气的大橘皮汤。上述加减变化既不悖原方之旨,又切中病情而收临床疗效。­

(0)

相关推荐

  • 岭南五、陈伯坛

    五.陈伯坛 (一)生平简介 陈伯坛(1863-1938年),男,名文炜,字英畦,俗称"陈大剂",广东新会外海乡(今属江门市郊区)人.家世清贫,得族亲资助入学.自幼禀赋独厚,刻苦好学 ...

  • 肝脏病机五行传变

    本文以系统方法看肝脏病机五行传变.系统方法, 是把研究对象看成一个整体, 把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看成一个总体过程, 从系统观点出发, 综合探索整体与部分(要素) 之间, 部分与部分( 要素与要素) ...

  • ​营卫失调,分三种情况(肖春宏老师)bin

    营卫失调,分三种情况:1,营卫郁闭,用麻黄汤.治营卫郁闭以祛寒邪为先.2,营卫不足,用小建中汤.治营卫不足,以健中焦脾胃为本.3,营卫不和,用桂枝汤.治营卫不和,以变法为用.也就是说,治营卫不和用变法 ...

  • 伤寒治病的根本与实战治病临证五辨

    欲做中医,首先要明白中医的五个不传之秘.一是要辩证论治.中医和西医观念迥然不同.西医是局部辨病,是流水作业.中医是整体辩证,具体来说是从六经八纲辩证,是差异化治病.六经是太阳.少阳.阳明.少阴.厥阴. ...

  • 实战治病:临证五辨………………

    一代名医秦伯未治学严谨,临证对歧黄之术刮垢磨光而疗效出奇,将其学术治验熔于所著<谦斋医学讲稿>中,毕生业医首辨伤寒温病异同,内伤杂病当识脏腑发病与五行辨证,诊断重视病名,成方以法统之.今就 ...

  • 实战治病:临证五辨…

    一代名医秦伯未治学严谨,临证对歧黄之术刮垢磨光而疗效出奇,将其学术治验熔于所著<谦斋医学讲稿>中,毕生业医首辨伤寒温病异同,内伤杂病当识脏腑发病与五行辨证,诊断重视病名,成方以法统之.今就 ...

  • 临证五辨

    一代名医秦伯未治学严谨,临证对歧黄之术刮垢磨光而疗效出奇,将其学术治验熔于所著<谦斋医学讲稿>中,毕生业医首辨伤寒温病异同,内伤杂病当识脏腑发病与五行辨证,诊断重视病名,成方以法统之.今就 ...

  • 『伤寒论』《伤寒论》全文翻译8. 伤寒论卷第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卷第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原文]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①(一云络)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②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 ...

  • 『伤寒论』《伤寒论》全文翻译9. 伤寒论卷第五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卷第五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原文]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①也. [注释] ①目眩:头晕目眩,视物昏花. [译文] 少阳病的主要症候,是口苦.咽喉干燥.头晕目眩. [评析] 本条为少阳病提纲. ...

  • 五运六气治病原理篇:辨机论治?辨证论治?

    (一)医方难精 对于大多数学习中医的人来说,医学的难度是非常高的,最基础的是背方歌,那么多方子怎么背,那么多种药物的寒热温凉还有功效,如何学习? 但是,如果大家经过深入学习就会发现,其实经方疗效好,也 ...

  • 卷第五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9)

    [原文]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①也. [注释] ①目眩:头晕目眩,视物昏花. [译文] 少阳病的主要症候,是口苦.咽喉干燥.头晕目眩. [评析] 本条为少阳病提纲. [原文] 少阳中风①,两耳 ...

  • 卷第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8)

    [原文]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①(一云络)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②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注释] ①脾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