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宝鸡扶风城隍庙、扶风县博物馆
扶风城隍庙为明清建筑群,现存建筑都是清代重建。建筑群坐北朝南,共四进院落,二、三进院落较前一进院地面有抬升。中轴线上有戏楼、山门殿、木坊、八卦亭、献殿、正殿、卷棚殿和九间殿。东西有两庑、钟鼓楼、厢房和配殿。除此之外,庙内有古柏六棵。扶风城隍庙还是县博物馆所在地,馆藏文物过万,其中西周时期青铜器相当有名。只不过特殊时期,只有石刻陈列的两庑开放,余下全不开放。
↓一进院,山门殿至木坊之间。东西两庑在夯土台基之上,辟为碑廊,里面是石刻展示。
↓回望山门殿。山门殿时间明嘉靖三十六年,现为清代重修,屡有修葺。
扶风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资历很老。三原城隍庙都要称其为兄台。也许是因为历经重修,这里的建筑和三原城隍庙不在一个梯队上。倒是入庙三级抬升的夯土台阶和不能窥见全貌的正殿,能让观者联想到这里旧日曾有过辉煌!
↓北魏千佛造像塔,法门三驾村出土。
↓唐永隆二年和大和八年的圆雕造像,南阳龙里出土。
↓“尊胜陀罗尼”石经幢。
↓元大德丁未岁石经幢
↓西庑碑廊内最高大的一通碑刻,康熙四年《城隍圣神冠服会续书姓名碑记》。
↓西庑碑廊全貌
↓清代线刻图碑,右侧“唐八骏图”,左侧“苏武牧羊图”。点击放大可观赏细节。
↓明代“北门”石额
↓雍正十年的《扶风县城隍庙XX会碑记》(左侧),道光二年的《捐济灾民碑》(右侧)
↓东庑碑廊碑刻中有民国年间于右任题史天时中校捐躯碑。
↓明代康海撰写的《王小竹先生墓志铭》。王小竹即王纶,扶风天度人士。为御史巡查时期刚直不阿,曾朝堂上以腰带挞宦官刘瑾,人送“铁胆御史”。嘉靖年间关中大饥荒,王纶于县城北门设粥棚赈济灾民。因此扶风人尊其为城隍。塑金身于城隍庙祭祀。
↓民国十六年,扶风县长冯绳武立冯玉祥言志碑。
↓清代栓马柱
↓东庑碑廊全貌
↓二进院木坊门
木坊为清代重建,2004年加固维修过。此处原物为石坊,嘉靖二十三建。
连上三级夯土台级,这里有散放的石像生。
↓二进院东西厢房为展室,特殊时期不开放。
钟鼓楼形制相同,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2007年和2008年分别加固维修过。
三进院圆月门两侧墙壁上嵌有墓志铭、墓门、影像石等。
↓八卦亭也叫献亭,始建于清代,2007年进行过加固维修。
↓入月门进入四进院。月门南墙壁上东西对称有两处龙壁。
↓东西配殿内为馆藏精品陶瓷展和历代铜镜展,同样特殊时期不开放。
↓献殿,单檐硬山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廊五间。始建于嘉靖三十年,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
献殿内为扶风地区西周精品青铜器陈列。非常时期,不开放。
↓墙壁上的琉璃砖饰
↓正殿单檐歇山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后屡次重建。2003年加固维修过。不开放。
↓献殿山墙二龙戏珠琉璃饰,看样子是大修后换上的现代工艺品。
↓正殿檐角
↓被刷了涂料砖雕
↓扶风城隍庙唯一有古建味道的建筑--正殿。
↓正殿屋脊云龙图琉璃饰
↓正殿外西北角有2004年立《维修城隍庙正殿碑记》碑。卷棚殿西侧墙壁外接神龛,为当地信众增置。
↓维修碑后面有大修换下来的琉璃饰件。
↓大殿后为卷棚殿。
↓城隍庙最后一建筑为寝殿,也叫九间殿。单檐硬山,进深三间。始建于清代,东侧一间已经倒塌,现存八间。2006年加固维修过。
先生和博物馆人员协商本来同意让我们进献殿去参观,但突然有变,这里的部分文物被外调去参加兄弟部门布展,他们要打包外运,随即博物馆闭馆。
欢迎来访,顺致鼠年安康!
备注:图片拍摄时间为2020年7月30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