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如何学好中医?

关于有人讲到经方派的一些问题,我讲一点个人意见。
经方《伤寒论》《金匮要略》,是基础。仲圣经方基础不打牢,看遍天下医书仍是医盲。
比如说,“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转甚”。十枣汤条文,茯苓四逆汤条文,真武乃汤条文,以及《金匮要略》水气篇第17条“病者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的条文,都能启人无限智慧,让人们认识水邪为病的多样性、广泛性、危害性。对于那些天天叫人多喝水的黑心专家,无疑是一致命打击。让这些一心误导人民生病的可耻的黑心专家,露出妖魔嘴脸。
但是仲景书看熟后,仍宜旁参百家。因为各家对仲景理论有巨大发挥。试举几例如下:
一,比如曹颖甫师徒合著的《经方实验录》,对于初学者如何开启仲圣医学之门,就有绝大帮助。如果没有看过此书,则“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对于领略书中要旨,不无困惑。
二,张锡纯氏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书中对于少阴病的热证问题,有巨大发挥。不看此书,以至许多人都陷入“三阴都是寒证”的泥潭里。
张锡纯氏,学贯中西,博研古今。诸子百家,无所不究。对狂犬病的治疗,论述甚详,功垂万世。对诸病治法,发挥实多。学中医者,不可不多看此书。但是书中也有一不足之处,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问题,只讲到实热证,没有论及虚寒证,是一遗憾。
三,祝味菊的《伤寒质难》,书中精采处颇多。並且文彩飞扬,引人入胜。然以为太阴少阴都是抵抗不足,则是其缺陷。其观点认为,发热亢奋为抵抗力有余,神昏欲寐,厥冷,为抵抗力不足,事实正好有相反者。祝师为一代大医,尚有此失。可见中医深渊,非长年精思,难窥其奥也。
四,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我极为反感,把灵活机动的中医辨证,引入死胡同,死教条。给中医造成极大危害。但是他有一句话,“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则属历练之言,颇为可取。水为阴邪,阴邪不去,阳气难复。
五,当今火神派,更是《内经》和仲圣的大功臣。把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阴阳水火寒热的辨证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拔开重重迷雾,让人见病知源,功垂万世。
凡是攻击火神派的中医,必是浅薄无知的假中医。狂犬吠日,适足以暴露其无知。
总之,仲景之书是基础,能启人无穷智慧。以仲景书为基础,再旁参百家,才能临症之时触机即发,不致技穷。
民间执业中医陈彩声,记于2019,8,10。
(0)

相关推荐

  • 学习中医,为什么要学《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今天 据说当今中医院校的学生,要抽出大量的时间去学那跟中医根本无关的西医和英语.所学中医内容,都是不切实用的错误的教材.而对于最切于实用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则可以不要学 ...

  • 阅素灵谈中医食疗第二十四讲 ||得“窍”才能学好中医

    本 讲 导 读 脏腑辨证提供了更多的细节和可以依凭的模型. 气化模型的好处是:低可以用,高也可以用. 对于广大的小白来讲,经络辨证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可以把经络想象成河流或光束. 痛症用经络辨证效果也 ...

  • 试谈中医之边缘学说——控制论——阴阳离合论 | 华夏中医论坛

    本帖最后由 常其柏 于 2016-1-10 12:27 编辑 上世纪四十年代,在工程技术领域发展了一门边缘科学--控制论.在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中,早有其论述.从消化道的情况来讲,是以土归土.土不是 ...

  • 知名中医汤汉先生:试谈古今医案存在的问题【一点资讯】

    我们阅读古今医案,主要是从医案中吸取成功的经验,推动中医学术的发展,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但所有医案不可能都是完美无缺的,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问题.夏应堂先生在叙<全国名医验案正续编> ...

  • 三个月学好中医之第五天:滋阴方初谈

    先说小建中汤吧. 小建中汤是桂枝汤中芍药加倍,然后加入饴糖. 在前面讲过,血液的流动会产生三个问题,一个是血液送不出去,一个是血液收不回来,一个是血液里没有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这个小建中汤就是征对血 ...

  • 大德中医谈癫痫病的中医疾病发病机理分析

    ​癫痫疾病的发生因素很复杂,古人在几千年以前就开始研究和关注这一类疾病 .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发病因素就是胎病,传统医书上把它称作"胎痫",意为胎里带来的. 譬如胎儿大脑发育不全,脏腑 ...

  • 李源:浅谈癌症的中医辨治思路

    中医药治疗癌症有很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治疗方法,传承数千年,但是,在目前的社会情况下,很难被理解.需要我们中医人深刻学习,积极的向群众们宣传中医药的特色和独特之处. <内经·经脉别论&g ...

  • 胡希恕:谈神经病的中医治疗

    中医书友会第2770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抑郁症越来越多的时代,在胡老的经验中,寻找一点启发吧!(编辑/王超) 神经病证治 作者/胡希恕 这里主要讲狂证(附:癫证).痫证.神经官能症. ...

  • 学好中医的前提——用好五运六气

    很多朋友问我,想学中医,有没有好的方法或者捷径?我经常告诉他们,医易同源,要学好中医,首先要知易.了解周易的人都知道,利用它可以预测人的未来.医学根源于易学,它在中医学的具体体现就是五运六气,利用它, ...

  • 浅谈肿瘤的中医治法——中晚期肿瘤该补还是该祛?

    如果说在肿瘤中晚期,不想放弃最后一丝的生存希望,何尝不尝试一下中药.近年来治疗中晚期的肿瘤患者比较多,不是说中医只能治疗中晚期患者,是因为在肿瘤早期,有手术可能和放化疗希望的时候人们都不愿意放弃,直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