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壁上观
公号文末推来这么一篇文章——《请尊重开创性和颠覆性及真理性茶理论》。
作者也是位茶人,钻研茶学多年,新理念不少,绝世独立,也是动辄开创性、颠覆性什么的,似我。文中十分激动地痛诉着别人对其观点的抄袭与剽窃,同时罗列自己那些原创性的观点。
其中包括——
· 海拔高于1600米地带者的茶的苦涩味会偏重;海拔低于1100米地带的茶味偏淡且不耐泡……”。……最理想的种茶海拔范围是1350米至1550米。
· 适宜种茶的坡面方位的顺序依次为:正南~西南~东南~西面~东面~西北和东南面到西面无更高山遮挡而且离本山顶竖直距离不低于十五米的西北~北面~东北坡面。同时,坡面偏陡而可以徒步行走,有利于筛虑水分的坡度为优。
· 饮用过分背阴的地带之茶,不利益健康。
· 海拔超过1600米,尤其超过1650米地带的“茶树”不是真正的茶树,是瓜芦及其近亲杂种。饮用茶树的三代以内杂交品种,所适宜种植的最高海拔都不超过1600米。
· “古六茶山”,凡有古老茶林的范围,海拔多数都在1100米左右至1550米之间,自古迄今都不曾出现降雪,就连霜期都很短暂,而且降霜程度也较轻,不可能被冰山覆埋过,所以遗活下原生茶树。
· 笔者提出了一系列与陈椽和庄婉芳等人截然相反的茶学理论。
· 正常陈化茶的汤色最多是鲜艳亮丽的黄红色,并非“红汤”。
· 发现并分辨了真正的古代普洱茶原料品种及其气味、滋味、咽感与体感(如瓜芦与茶分别冷胃和暖胃、发阴热和阳热、浸阴汗和阳汗、失眠与维眠)的特征。
……
且不论如上观点正误与否,就看人家这工夫明摆是下足了的。反应如此激烈,肯定是为此付出了心血。为此我很是理解。
但对于整件事而言,我没听到对面的声音,也不在意对面的声音。因为总体还是在探讨既有的上游茶学领域,或者说茶学的农学部分,以及特定茶类史,并非我所专擅,没资格也没必要指摘评点任何一方,只能做壁上观。
不过借此我想提醒大家这样一个视角,那就是一个人稍加用心便能收获出如此多足以搅动池水的东西,说明该领域的理论体系尚未盖棺定论,还不是铁板一块,甚至远未成熟。这就是我们的茶学理论体系。
如果新的观点存在错误或硬伤,那么原理论拥护者或捍卫者一定会撰写檄文以回应。可是我没看到,似乎新的观点已经没那么重要了,人们不再关心这个。可能在这个时代,赚钱比理论建设更要紧吧;或者说有些正确理论的提出会阻碍某些地区、某些产业的GDP拉动;再或者此前负责搭建理论框架的那些人就没有太把这个当回事,那么现在别人提出与之相反的新理论观点自然也就更不会当回事了。
当真如此,我倒有些许庆幸,——因为在茶这个领域里一定还存在着很多的处女地有待去开垦~~
我们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