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说牛——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牛年大年初二,我们接着聊牛。(昨天《牛样儿是啥样呢?》)
1
中国人对牛的第一理解是任劳任怨。
我们整个社会认可这种任劳任怨,赞许这种任劳任怨,鼓励所有人都成为这种任劳任怨的人。
可从心里讲,是我们都愿意让别人成为任劳任怨的人,而我们自己都想成为任劳任怨成果的所有者或分配者。
除非在生存需求的折磨下,我们才把自己也当牛。
余华的小说《活着》设计了一个嵌套结构,就是现实中的作者看自己虚构小说中的人物,小说的开头,文化馆下乡收集民歌的作者我,看到了水田里的老牛和老人。
老人嗓音响亮地对牛说道:“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缘,做鸡报晓,做女人织布,哪只牛不耕田?这可是自古就有的道理,走呀,走呀。”
走呀,走呀。因为你是一头牛,做牛是你的命。
接着老人又吆喝道:“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
我们知道这些名字代表的都是他的亲人,可他们都在现实的碾压下过早地死亡了,可这位叫福贵的老人把他们一样当成牛。不是他们的命贱,是他们生出来就是牛。
任劳任怨的教育从小就开始了,我们也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女。可我们从来没有问过为什么要任劳任怨,为什么没有去关心任劳任怨之后的成果。
是因为,我们认为会有一个完人去为我们分配,我们期待一个这样的完人、伟人出现,或者,我们一直没有认为我们有参与分配的资格,也就只能任劳任怨。
我们会把任劳任怨当成一种优秀的品质,但我们没有想过的是,当你意识到自己是属于任劳任怨那种人的时候,所产生的并不是自信,而是怨恨,甚至是自责和失望。所以说,我们提倡的这种任劳任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欺骗。
2
那么,这种任劳任怨的精神存不存在呢?
答案是肯定的,存在。
不过我们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会更为贴切——无怨无悔。
不同的是,任劳任怨有被迫的意思,因为是牛,而无怨无悔完全是自愿,哪怕我就是牛。
不过,我们不能用无怨无悔来形容牛,因为牛也怨、也悔,甚至是会发牛脾气。
用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来形容牛,多半是一种表扬,是带有驾驭的味道的,说白了,还是牲口。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有这种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呢?
其实很简单,只要干完全属于自己的事儿,他就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或者说用这两个词来形容都是多余。
我们形容一个公司员工、打工一族,我们说他们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是优良品质,那么,对于一个企业主、公司老板而言,他们就不用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来形容,那样形容反倒显得非常假。
因为没什么好怨的,本来就得自己的事儿,也没什么好奉献的,都是自己的所得。
甚至说,在中国古代形容一个农民,当然我说的是自耕农,也不用说他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有老黄牛的精神。
也就是说,牛的这种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精神的提法是带有公有制这种意识形态性的,在干公家的事的时候,我们才讲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干自己事的时候当然就不用讲了。
所以,牛的这种精神就不是普世性的,好像认可这种精神的也不多,也可以叫中国特色。
西方资本家不可能教育他的员工任劳任怨、无私奉献,那样员工就罢工了。罢工还要老板给开工钱,得不偿失,还不如涨工资,或者是减少劳动时间,用更直接的方法来让员工感觉这份工作不错,然后才自我珍惜,表现出一点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来。
当然,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特别是中国古代那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环境下,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存在的,也是可以提倡的。用这种精神协调、教育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在这种小集体亲情、血缘公有制的机制下鼓励家庭成员的劳动积极性。
我们看到的是,这种私有小集体社会关系下形成的很多品行,在被移植到了大集体公有制的环境下就不灵了,原因很简单,维持家庭小集体公有制,或者说家庭共产主义的根基是血缘,叫打断骨头连着筋。当这根筋不连着的时候,骨头自然就断了。
3
报道说,1949年是牛年,也就是72年前的牛年,今年又是牛年,今年是建党100年,新中国就牛命。
这种说法的本义是我们很牛气,是值得牛、值得骄傲的意思。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接近农历新年以来,一般提倡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精神,这三种牛精神稍有不同。
孺子牛一说出自《左传》,指父母对子女的过分疼爱,齐景公娇惯一个荼的小儿子,给他当牛做马。
后来鲁迅在一首叫《自嘲》的诗里引用了这个典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诗被人解释为鲁迅愿意为人民服务。其实是曲解。
鲁迅说: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意思是运气再好也没用,大环境太差,社会被挤压到了扁平化的程度,不用起身,一翻身就碰到头了。像我这样批评社会的人只能用破帽遮脸过闹市,驾着漏船载酒勉强获点利。
想想也罢,不管那些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我只能横眉冷对当下世人对我的指责,能让下一代过上好一点的日子,也愿意当他们当牛马。这也就是鲁迅在他的小说《狂人日记》里最后说的:救救孩子。
没办法的时候也很无奈,“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最后两句是鲁迅的可爱之处和他的一贯的态度,只呐喊不革命,惹不起躲得起。
我们现在提倡的拓荒牛是开拓者、改革者,不过,建国72年了,除了互联网上有空间,也没什么好开拓的了,至于改革之艰难,改革者历来都是牺牲者的代名词,普通人、普通干部都无法进到这个系列里来。
那就是只剩下一个了,老老实实地当老黄牛,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说文》中讲:“牛,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说文》中讲:“件,分也。从人,从牛。牛大物故可分。”
牛因为大,才可以分配得好,分配得很合乎事理。
所以,牛的本义是东西多了,物资丰富了才能讲分配,要不然就只有独占,比谁的力气大。
牛除了耕田之外还可以吃肉,吃牛肉自古是中国人的禁忌,因为牛是生产动力的提供者。现在有“铁牛”了,吃牛也不是禁忌了,但我们还是没有牛肉自由。关于牛肉的话题,我们明天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