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明讲中医基础第62讲,治病必求于本
今天我们继续来和大家讲一下治则,上次课讲了养生的法则,治则根据什么来确定的?是根据辩证的病机来确定治则,治则里要了解的原则包括了阴阳,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是本于阴阳。
原来讲课时和大家说过,如果我们大的方向没有错,阴阳方向没有错,对一般的疾病来说,起码能起到指导作用,起码说阴病的,表现为阳虚的表现,你不会用清热解毒的方法
所以说这是治则的确定,包括阴阳,扶正,祛邪,治标,治本,正治,反治,因时因地,三因治宜,这几个治则的原则,这就是总的法则是什么,大家要了解一下。
什么叫治则呢?就是治疗疾病时我们必须遵守的总的法则。我们前面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目的是什么?
五脏、六腑、阴阳、气血、津液、经络学说等等,知道确定治则的前提和基础,在我们辩证的过程中,通过病因,病位,邪正的斗争,邪正的盛衰,来确定治疗的总的原则,这是治则的含义。
在临床中体现一个灵活性和原则性。治则和治法又有联系,又有区别,治法就是在一定的治则指导下,针对症候不同所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法,这个叫做“治法”。
它主要是根据治则来确定的一个治疗方法,治法比较具体,比较灵活,不同的疾病,在同一个疾病的阶段,都有不同的一个治法,那么治法是从属于治则的,一定的治疗原则的,治则与治法都体现了,不同质的矛盾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一个原则。
第一个就是治病求本,我们治疗原则的过程中,我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必须找出疾病的本质,针对其本质进行治疗,这个“本”,主要是指病机而言,针对病根的意思,针对引起疾病的病位,病因,病性,邪正的关系,这些都是病机的要素,“本”就包括了这一类的含义方面的内容,所以说“本“体现了中医治疗思路的指导思想。
治则包括很多,我们首先要了解正治和反治之间的含义,所谓的“正治”,我们采用与疾病症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而治的。
常用的治疗原则,这叫做正治,也就是说我们采用的是与疾病症候相反的方药来进行治疗,它适用于与疾病的症象,与疾病的品质相一致的病症,包括了四大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泄之。寒者热之,寒性的疾病表现为寒性,我们用温的药物来治疗,所以叫做“寒者热之”,以热药来疗寒症,大家比较容易理解。
现在一些虚寒性的腹痛,痛经,阳气不足所引起的手足逆冷,表现出寒的病性,肾阳不足,阳虚所引起的,我们会建议大家吃一些当归生姜羊肉汤,做些艾灸,这叫做正治,正治的方法用的“寒者热之”的方法,我们叫做治寒以热。
热者寒之,热性疾病表现为热象,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来治疗,比如说上火,牙疼,口舌生疮,如果表现为一派的实热的,我们用”热者寒之“的方法,用黄莲泻心汤来清热泻火,导赤散,生地、竹叶、甘草,就是清热泻火的表现。
这两个都很容易理解,我们就是表现为热性的疾病,症候用寒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如果是寒的话用温热的药物来治疗。
虚则补之,表现为虚损的病症,用补益的方药来进行治疗,大家常常见到慢性久病的病人,出现气血亏虚,气血不足,或者是脾虚、肾虚等等这一类的,我们用一个温补的方法,湿补的药物来进行调理治疗,比如说四君子汤、四物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这一类“虚则补之”的方法。
实则泻之,比如说病人的性质表现为实的症象,用攻邪泻实的方法来治疗,比如阳明症的胃加实,腹痛、大便秘结,这种表现出的是一个实证,我们就用承气汤的方药来进行治疗。
还有一些是出现瘀血,表现为头痛、刺痛,这一类考虑是瘀血引起的,我们用活血化瘀的方药;如果是痰湿阻滞的,比如说现在的肥胖、头晕、脂肪肝,我们采用的方法是祛湿祛痰的方法,燥湿化痰。实症就泻,虚症就补,寒症就热,热症就寒之,这就是“正治”包含的四个治则。
反治,大家有点难理解,适用于疾病的症象与本质不一致的病症,比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这一类的疾病,就是它疾病的症象跟疾病本来的本质不一样的,这叫做”反治“。采用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法则,叫做”从治“。
日常中常用的,反治的方法主要有几个,第一个是寒因寒用,这里是说用寒凉性质的药物,治疗具有假寒症象的病症,我们说以寒治寒,实际上他是真热假寒病人,他就是表现为假寒症,里面是真热。
就像我们在《伤寒论》里的,我记得十一条,”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这是真寒假热,“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这是适用于那些真热假寒之症。
我们知道既然是真热假寒的,我们就要用寒凉的药物来清其内热的方法,所以说这个塞因塞用有时候不好理解,你就去想到“真热假寒”“真寒假热”,到后面讲到“热因热用”就是“真寒假热”了。
一个热厥症,邪热郁于内,热阻于内,阳气不能够达到四肢,出现手指泌冷的表现,外在的表现是一个寒象,但是患者还会出现腹热、肚子热、烦躁不安,大便秘结,小便不通的表现,小便短赤或者是热,这就是一个“真热假寒”,把里头的热邪给泻出来,他手脚就会好了,这是针对“真热假寒”。
热因热用,就是以热治热,实际就是真寒假热,就是刚才我们读《伤寒论》那条里面的表现。真寒假热,适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来治疗假热症状的病症,真寒假热。真正的是里虚寒,但是表现出来的是外热。
比如说外热,本来就是一个四逆的一个表现,少阴病的,吐利,下利清谷,腹痛,但是又合并有面色红,身不恶寒反恶热,脉微欲绝,这时候是真寒假热的表现,这时候我们就要学会去辨。
第三个就是塞因塞用,用补益的方法来治疗“真虚假实”,比如这个病人本来就是一个脾虚的表现,但是出现肚子胀,大便稀烂不爽,时轻时重,如果这个时候你是用泻的方法来治疗就不对了,而是用补益脾气的方法,用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这一类的药物,这个是“塞因塞用”。
还有另外就是“通因通用”,就用通利的方法治疗实性通泄症状的病症,实际上就是一些饮食的停滞,脘腹的胀满,我们就用消食导滞的方法,推掉积滞使邪气有去路,针对它的病机去用药。
正治和反治都是对疾病的本质而言的,属于治病求本的范畴。反治法就是正治,属于治病求本的范围;正治是逆其病症而治,反治是从病症的假象而治,一个是病症,一个是病症的假象,实际上是一样的道理,说的是同一回事。这几个字面比较难理解,不用去理解这些,就按照患者表现出来的阴阳的思路来辨证就行了,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要辨别出一个真寒假热,真热假寒。
那么它们之间还是有不同的一个区别,正治相对来说它的疾病以本自已症状相一致的一个病症,病情比较轻,也比较单纯。反治,虚实夹杂,病情比较重,比较复杂,也是疾病的本质,与症状是不相一致的,所以表现出来就是虚实夹杂,寒热夹杂,上虚下实,上实下虚等等,都有可能。
所以病机的表现出来就会有不一致的地方,就会有不同的一个采用的一个治疗方法。我们现在临床中见到的疾病,都是比如说虚实夹杂,有实有虚。可能一些老人他又合并有喘的一个表现。
合并有痰凝、痰阻于肺的表现,也是一个虚实夹杂,还有胃病的病人表现出来的也是虚实夹杂的一个表现。就是各不相同,所以说我们在临床中需要注意这几个问题。
今天就和大家讲到这里,主要是正治和反治的概念,以前我们考试的时候也经常考这些内容,什么是正治?什么是反治?有时候还出一个题目给你,要你去判断。说明我们学习的过程中还是要去理解,什么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热因热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这些代表什么含义,大家根据课件去复习一下,结合我们讲病因病机,气血阴阳,五脏六腑的内容去理解一下。
下次课再和大家讲讲另外一个内容就是扶正和祛邪,大家就比较容易理解一点了。
2011年,《平安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童星洁姬.伊万可---
(与加拿大声乐组合The Tenors)
---美国歌星康妮.弗兰西斯---
(“Bine P”音画合成 Lama英语字幕)
注:本课程是2016年中医基础班课程内容,由中医医师佳明主讲,基础班班委辽宁明岩,成都梅泉,南宁黄迎梅,厦门林枝,南宁马奥丁,内蒙李志华,湖南瑞华,济南赵小静,东莞郭菊花,江门陈留笑,河北孙春娥,深圳巧娟,珠海罗夕,江西彭志英,厦门陈君玉,哈尔滨雪婷,全体班委完成,感谢每个人,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