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向会人吟

我曾在两篇文章中引用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都有人指出写错了,应该是“不会'写’诗也会吟”。大概在我五六岁的时候——反正还没上学,父亲教我背诵唐诗时就跟我说过,“不会写诗也会吟”是错的,吟诗不只是念诗,吟诗作对,诗是“吟”出来的,“吟”本身就是构思推敲的意思,过去说的“即席口占”,就是“吟”的过程,像曹植被兄长曹丕逼迫,七步之内,“吟”出了让人一读一掬泪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其诗才便给让人惊叹。“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指的是对唐诗目染耳濡,就算不会“写”,也懂得用律诗绝句的韵调吟诵。

据说那个被蒋介石直斥为“新学阀”,反骂“新军阀”的文史大家刘文典讲授诗歌时就喜欢“吟诗”,常常得“意”而忘“形”,摇头晃脑,或浅吟低唱,或慷慨悲歌。他不仅自己“入戏”,还要求学生模仿,理由是“诗不吟,怎知其味”。

我是听过吟诗的。小的时候,祖父一个人呆着时,不管是在桌前百读不厌翻阅那几本线装医书,还是在廊阶编织竹器——补充一句,我祖父有一手漂亮的竹编工艺,编出的箩筐、簸箕、火笼、鱼笱和各种厨房用具结实而充满“美学元素”,这时候他常常一心二用,眼不停,手不歇,嘴里吟唱着古诗。“七绝”的音调是这样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五绝”则是这样的——

山中~送客~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他经常吟唱的是杜甫的《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他的声音如潺潺流水,又像一缕轻烟,袅袅娜娜升起,更像一只蜜蜂嗡嗡飞翔,绕梁三匝,余音尤存。我被这种声音包围着,浸泡着,渗透到每个毛孔里,虽然不明白诗的意思,却知道诗原来这么动听。后来读到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书里那位“极方正、质朴,博学”的先生与祖父的形容叠在一起,想象他“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吟诵的情形——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桂东南说的是与粤语一个体系的土白话,保留有不少古音,包括普通话没有的“入”声。因为这样的“语言福地”,当地出过两个语言大家:博白县的王力和合浦县的岑祥麒。有人说,讲白话对平仄无师自通,写律诗绝句只要念起来好听,琅琅上口,自然合辙合韵。我小时候背《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觉得美妙绝伦,胜如天籁。有一年过年家里玩出对子,母亲出了个上联:清明人扫墓(平平平仄仄),我脱口对了下联:冬至狗“亥”头(白话“洗”的意思,平仄仄平平),到现在还成为笑话。

春节期间与几个朋友吃饭,从古琴说到吟诗,一个合浦的小伙子即席吟了一首诗,他的声音如丝如缕,拖曳起伏,让我一下子想起小时候祖父吟诗的情形,我们纷纷给他鼓掌。我不知道不到三十岁的他是否也有一个会“吟诗”的祖父。油然想到的是,合浦是中国最古老的郡治所在地,是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号称“文化大县”。一个文化大县不应该只有一些遗址和博物馆,还应有一些这样的“文化异人”,他们拥有一些这样的“无用之用”,成为一个地方的人文风景。

 每文两图:

杨雅琪,湘西凤凰人,嗜画如命,不断求变,逗留北海期间,创作了不少作品。蒙其首肯,陆续推出,幸有识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