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之战——八十七万秦军覆灭后氐族雄主的落幕悲歌
“今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又何险之足恃乎!”——《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六》
尽人皆知,随着“生于不义,死于不幸”的西晋覆灭在内战与外敌入侵的洪流之下后,中国进入了漫长的“五胡内迁”“东晋十六国”时期。而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发源于四川松潘高原的氐族民众也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占据过绝对优势。
公元316年西晋覆灭,公元350年,氐族人苻洪便占据关中,称秦王,建秦国,史称“前秦”。而当它传承至第四位秦王苻坚时,这个年轻的国家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地统一了长江以北的广袤地区,甚至从偏据江南的东晋手中夺走了四川、汉中,并远征西域三十六国、开疆拓土。
普通人尚且有“饱暖思淫欲”的不断追求,这么一位建立了自西晋覆灭以后北方最为庞大政权的氐族雄主自然不满足于统一北方的微薄成就,而是想要效仿秦始皇打算在东晋的废墟上真正建立属于自己的帝国。但是,严格的来说,此时的前秦并不同于过去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编户齐民的封建帝国,除直属的地域之外,在前秦广袤的领土上更多的是到处林立的家族坞堡、贵族庄园,中央政权仅仅是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来整合地方、消融民族隔阂。
汉人宰相王猛明白这一点,苻坚同样明白这一点。于是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苻坚接受了王猛“厉兵积栗,以待暴主”的建议,但也许是过分的迷信自己的军事实力觉得时机成熟,又或者是过于渴望这名垂青史的大好时机,东晋与前秦之间的战争最终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甲子,坚发长安,戎卒六十馀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九月,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阳平公融等兵三十万,先至颍口。”——《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七》
公元382年,苻坚命令大将吕光远征西域,将其再度占领,并基本统一北方。而公元383年,苻坚便不顾众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倾全国之兵南征东晋。结果大家都是知道的,谢安带领的东晋依仗高超的谋略和强悍的北府兵击败了占据绝对优势的前秦。
当时,前秦固然有八十万众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赶来却禁不起东晋的先发制人,而随着苻坚的嫡系部队尽数葬身于前线,其他的仆从部队、部落兵卒自然也就是土崩瓦解,不复先前的温顺。
淝水战败后,苻坚倒是一路收拢残卒败将赶回长安、收拾大局,但失去了强大军事实力的震慑后前秦境内很快便陷入了四处叛乱、各族皆反的局面。先是鲜卑慕容垂逃回前燕故地复国称王,慕容宗族的子弟跃马披甲,遍地狼烟;后是关中的羌族姚苌等人重新崛起,挑起风波;就连原本臣服的边境丁零也起兵反叛。
苻坚也想平叛、重整大局,奈何落草的凤凰不如鸡,缺乏军事实力作为后盾的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再次崛起。而之前为了国内大局所采取的宽容政策反而成为了此时的动荡因素之一,尚在人世且野心勃勃的各族领袖们很快便撕下了伪善的面具,露出了锋利的獠牙。
‘’五月,西燕主冲攻长安,秦王坚身自督战,飞矢满体,流血淋漓。” ——《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八》
公元385年,两年过后天下依旧,而昔时的天下雄主苻坚却困居于长安之中,只能坐看慕容冲和慕容永等人率领庞大的鲜卑大军疾驰而来。数月之间,烟尘四起,百姓死亡无数。慕容冲率众登长安城,而苻坚亦身披甲胄,亲自督战,飞矢满身,血流遍体。穷困之时,苻坚倾尽余粮,而大将们却只能将难得的几片肉片含在嘴里不敢咽下,回家“吐肉以饴妻子”。
最终,苻坚听取了“帝出五将久长得”的谶言,从长安出奔,留太子苻宏守城,打算出陇收兵运粮。然而,长安随即便在灵魂人物的出逃后被破。慕容冲纵兵大掠长安,死者不可胜计。
而就在苻坚抵达五将山(今陕西省麟游县良舍乡庙底村)后,早已埋伏在此的羌族大将吴忠随即派兵将苻坚与其残余的十余护卫团团围困,将其捆绑送往新平。此时的苻坚虽是穷途末路,面对恩将仇报的姚苌却仍然不加颜色,大骂道““小羌敢逼天子,五胡次序,无汝羌名。玺已送晋,不可得也!” “禅代,圣贤之事。姚苌叛贼,何得为之!”
一心求死的苻坚最终也是被活活绞死在了新平佛寺内,时年四十八岁。生前深知姚苌好色的他,为避免女儿的受辱,还忍痛先杀死了女儿苻宝和苻锦,颇类似于后世慷然殉国前的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