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了玄医道传承:头痛】
头痛
一、概念
头痛是指由于外感六淫或内伤杂病致使头部脉络拘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自觉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头痛可单独出现,亦可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西医学中的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三叉神经性头痛以及其他原发性头痛等,均可参照本节辨证施治。
二、诊断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以头部疼痛为主要诊断依据。在头痛的诊断过程中,应首先区分头痛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原发性头痛多为良性病程,继发性头痛则为器质性病变所致,任何原发性头痛的诊断应建立在排除继发性头痛的基础之上。
2.头痛的部位可发生在前额、两颞、头顶、枕项或全头部。一般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者,多为全头作痛;阳亢者痛在枕部;寒厥者痛在巅顶;肝火旺者痛在两颞。疼痛性质可为跳痛、刺痛、胀痛、灼痛、重痛、空痛、昏痛、隐痛。疼痛的持续时间可长可短,有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数周,甚则长期头痛不已。
(二)鉴别诊断
1.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外感头痛者多有起居不慎、感受外邪的病史,起病较急,病势较剧,多表现为掣痛、跳痛、灼痛、胀痛、重痛,痛无休止。内伤头痛者常有饮食劳倦、房室不节、病后体虚等病史,一般起病缓慢,病势较缓,多表现为隐痛、空痛、昏痛,痛处固定,痛势悠悠,遇劳加重,时作时止。
2.根据头痛的不同部位判断其经络归属太阳头痛,多在头后
部,下连于项;阳明头痛,多在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少阳头痛,多在头之两侧,并连及于耳;厥阴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目系。
3.根据头痛的不同性质判断其证候头痛因于痰湿者,重坠或
胀;肝火者,跳痛;寒厥者,冷痛而刺痛;阳亢者,痛而胀;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者,隐痛绵绵或空痛。
三、辨证论治
(一)治疗原则
外感头痛多属实证,治疗当以疏风祛邪为主,兼用散寒、祛湿、清热之品。内伤头痛多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虚者宜滋阴养血、益肾填精;虚实夹杂者,宜扶正与祛邪兼顾。
治疗头痛应重视循经用药。如太阳头痛选用羌活、蔓荆子、川芎;阳明头痛选用葛根、白芷、知母;少阳头痛选用柴胡、黄芩、川芎;厥阴头痛选用吴茱萸、藁本;少阴头痛选用细辛;太阴头痛选用苍术。
(二)分证论治
1.风寒头痛
证候:头痛时作,痛连项背,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常喜裹头,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止痛。
代表方:川芎茶调散。
基本处方:川芎15g,白芷9g,藁本9g,羌活9g,细辛3g,荆芥15g,防风9g,薄荷15g,菊花10g,蔓荆子9g。
2.风热头痛
证候:头痛而胀,甚则头胀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喜饮,大便不畅或便秘,溲赤,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和络。
代表方:芎芷石膏汤。
基本处方:菊花15g,薄荷15g,蔓荆子9g,川芎15g,白芷9g,羌活9g,生石膏9g。
3.风湿头痛
证候: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溏薄,苔白腻,
脉儒。
治法:祛风胜湿通窍。
代表方:羌活胜湿汤。
基本处方:羌活15g,独活15g,藁本9g,川芎9g,白芷9g,防风6g,细辛3g,蔓荆子6g。
4.肝阳头痛
证候:头昏胀痛,两侧为重,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而红,或兼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息风。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
基本处方:天麻9g,石决明18g,珍珠母10g,龙骨15g,牡蛎15g,钩藤12g,菊花10g,栀子9g,黄芩9g,丹皮9g,桑寄生9g,杜仲9g,牛膝12g,益母草9g,白芍10g,夜交藤15g。
5.血虚头痛
证候:头痛而晕,心悸失眠,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遇劳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养血滋阴,和络止痛。
代表方:加味四物汤。
基本处方:当归9g,生地黄12g,白芍9g,首乌10g,人参10g,白术10g,茯苓15g,黄芪15g,川夸6g,菊花10g,蔓荆子10g,五味子5g,远志10g,酸枣仁15g。
6.痰浊头痛
证候:头痛昏蒙,胸脘满闷,纳呆呕恶,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降逆。
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
基本处方:半夏10g,陈皮10g,枳壳10g,厚朴10g,白术9g,茯等9g,天麻9g,白疾藜6g,蔓荆子10g。
7.肾虚头痛
证候:头痛且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滑精带下,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治法:养阴补肾,填精生髓。
代表方:大补元煎。
基本处方:熟地黄9g,枸杞15g,女贞子10g,杜仲9g,川断9g,龟甲9g,山萸肉10g,山药15g,人参10g,当归10g,白芍9g0
8.瘀血头痛
证候: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或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代表方:通窍活血汤。
基本处方:川芎9g,赤芍9g,桃仁15g,益母草15g,当归9g,白芷15g,细辛3g,郁金9g,全蝎9g,蜈蚣9g,僵蚕9g。
四、中医适宜技术治疗
(一)针刺疗法
取穴:太冲、足三里、合谷、头维、百会、率谷、风池。
操作:常规进针,得气后,太冲、合谷用泻法,其余各穴用补法,留针20分钟,每日1次。
(二)按摩疗法
可在足部全息穴区找压痛点,按揉3〜5分钟。按揉合谷、太
阳穴各2分钟。前头痛加揉印堂穴2分钟,后头痛加揉双侧风池穴2分钟,顶痛加揉百会穴1分钟。
(三)刮痧疗法
头部(风池、风府、百会、太阳)、上肢肘外侧(曲池)、手腕外侧(列缺)、背部脊柱两侧(大椎、脾俞、膈俞、肾俞、肝俞)各1〜2分钟。
五、药膳食疗
多食用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此外,还可根据自身情况选用以下食疗方。
(一)绿精茶
此茶具有祛风止痛之功,适用于各种偏头痛。
原料:绿茶10g,谷精草10g,蜂蜜25g。
制法:将绿茶和谷精草放入锅内加水煮沸5分钟,去渣,加蜂蜜温饮。
(二)葱白川弯茶
适用于风寒头痛。
原料:葱白2段,川芎10g,茶叶10g。
制法:将葱白、川芎、茶叶放入杯中,开水冲泡,去渣温饮。每日1剂,可多次冲饮。
(三)桑菊豆豉粥
适用于风热头痛。
原料:桑叶10g,菊花15g,豆豉15g,粳米100g。
制法:先将桑叶、菊花、豆豉水煎取汁,再将洗净的粳米放入锅内煮成稀粥,加入药汁,稍煮即成。
(四)菊花白芷茶
适用于肝阳头痛。
原料:菊花、白芷各9g。
制法:将菊花、白芷研成细末,开水冲泡,代茶饮。
(五)疏肝止痛粥适用于肝阳头痛。
原料:香附9g,玫瑰花3g,白芷6g,粳米100g,白糖适量。
制法:将香附、白芷水煎取汁,再将粳米洗净后加入药汁和水,煮至水沸,将漂洗干净的玫瑰花倒入,用文火慢熬10分钟,服时加糖。
(六)山药枸杞炖猪脑
适用于血虚头痛。
原料:怀山药30g,枸杞30g,猪脑1只,黄酒、精盐少许。
制法:将猪脑浸于碗中,撕去筋膜备用。再将怀山药、枸杞分别用清水洗净,与猪脑一起放入锅里,加水适量,炖2小时后,加黄酒、精盐,再炖10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