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亟需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全方位、全周期的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A)
◆老年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等。(A)
◆老年糖尿病具有其自身特点,包括症状不典型、并发症或伴发病多等。(B)
◆建议对初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肿瘤相关筛查。(C)
◆依托多学科团队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A)
◆根据评估结果,把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态分为良好(Group 1)、中等(Group 2)、差(Group 3)三个等级。(A)
◆依据健康状态分层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护理及康复策略。(A)
◆结合每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特点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A)
◆老年糖尿病患者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的病因、危害、治疗及治疗目标等。(B)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尤其需关注低血糖、骨质疏松、衰弱和心理健康等。(B)
◆制定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需考虑获益风险比。(A)
◆基于老年健康状态分层制定血糖控制目标。(B)
◆以HbA1c和点血糖值作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评估指标。(A)
◆关注血糖波动,必要时血糖波动指标可作为血糖控制目标的补充指标。(C)
◆生活方式干预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基础治疗,所有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均应接受生活方式治疗。(A)
◆根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态分层结果给予个体化的生活方式指导。(B)
◆评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态并尽早发现营养不良,在制定营养治疗方案时应注意适度增加蛋白质和能量摄入。(A)
◆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始运动治疗前需要进行运动风险评价和运动能力评估。(A)
◆鼓励老年患者选择可长期坚持的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有氧运动、抗阻训练等),运动过程中应防止老年患者跌倒,警惕运动过程中及运动后低血糖,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B)
◆结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状态分层和血糖目标制定降糖方案。(B)
◆生活方式干预是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单纯生活方式治疗血糖不达标时进行药物治疗。(A)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安全、简便的降糖方案。(A)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强调“去强化”。 (B)
◆老年糖尿病患者收缩压控制目标为140 mmHg以下,合并ASCVD的患者,如果能够耐受,收缩压可控制在130 mmHg以下,健康状态评估为差(Group 3)的患者适当放宽目标至150 mmHg以下。(A)
◆降压药物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不建议两者联合用药,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可作为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联用的备选药物。(A)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2.6 mmol/L以下,如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控制在1.8 mmol/L以下。健康状态评估为差(Group 3)的患者适当放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标。(B)
◆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建议常规应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建议低剂量(75~150 mg/d)阿司匹林用于二级预防。(A)
◆鼓励老年糖尿病患者积极戒烟以降低ASCVD风险。(A)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应兼顾体质指数和身体成分。(B)
◆老年糖尿病在诊断时及诊断后每年均应对肾脏功能进行评估。(A)
◆联合采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两种方法筛查及评估肾脏病变程度。(A)
◆eGFR≥45 ml·min-1·(1.73 m2)-1的老年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患者优先选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B)
◆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进行降压治疗。(B)
◆老年糖尿病中的慢性肾脏病常由多种因素导致,应进行降糖治疗为基础的综合管理。(A)
◆老年糖尿病患者诊断时应进行糖尿病眼底病变筛查,此后每年复查,如存在眼底病变,增加复查频次。(A)
◆除眼底外,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也应注意是否存在视力、眼压、眼表等异常。(C)
◆老年糖尿病患者诊断时应进行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筛查,此后每年筛查。(A)
◆应重视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筛查和治疗,尤其是心脏自主神经病变。(B)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严重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应予以重视。(B)
◆老年糖尿病患者LEAD发生率高,存在LEAD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糖尿病足的风险增加。(B)
◆糖尿病足的诊治强调“预防重于治疗”。(A)
◆尽早识别危险因素、重视患者和家属教育、多学科合作管理等手段有助于改善糖尿病足预后。(B)
◆低血糖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需警惕的急性并发症,为避免低血糖,应建立合理的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选用低血糖风险低的降糖药物。(A)
◆老年1型糖尿病患者佩戴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可能有助于降低低血糖风险。(A)
◆老年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危象以高血糖高渗状态更为多见,病死率远高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补液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同时应使用胰岛素降低血糖,并注意补钾。(B)
◆乳酸酸中毒发生率低,但是死亡率高,应予重视。(B)
◆具有心力衰竭风险的药物在心力衰竭高风险或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慎用或禁用。(B)
◆SGLT2抑制剂降低心力衰竭住院风险,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优先选择该类降糖药物。(B)
◆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和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可提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骨折风险,但可能低估骨折风险。(B)
◆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增加骨质疏松或骨折风险的药物。(B)
◆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积极评估老年综合征。(B)
◆老年糖尿病患者肌少症患病率高,是引起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的重要原因。(A)
◆对所有老年糖尿病患者均应进行肌少症和衰弱的评估,以早期干预、改善预后。(B)
◆老年糖尿病患者跌倒高发,应评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跌倒风险,尽早识别跌倒的危险因素,并早期干预。(C)
◆防范跌倒可以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骨折的发生。(C)
◆低血糖增加患者痴呆发生风险,而有认知障碍的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血糖事件。(B)
◆重视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推荐每年进行一次筛查,便于尽早识别患者认知障碍及痴呆。(B)
◆对有认知障碍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实行宽松的血糖控制目标。(C)
◆关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精神状态,尽早识别精神疾病并干预。(B)
◆精神疾病的改善有利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并提高生活质量。(B)
◆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应用增加体位性低血压风险的降压药物。(B)
◆合并餐后低血压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选择降糖药时可考虑α-糖苷酶抑制剂。(B)
◆建议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与其年龄和性别匹配的肿瘤筛查。(B)
◆新发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需警惕胰腺癌的可能。(B)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血糖波动、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相关。(B)
◆建议肥胖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筛查。(B)
◆减重、持续气道正压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且可改善血糖控制。(B)
◆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多种可导致睡眠障碍的因素,应关注患者的睡眠情况。(B)
◆对睡眠障碍进行干预有助于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睡眠及生活质量,同时改善血糖。(C)
◆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炎高发,加剧血糖控制难度。(B)
◆鼓励老年糖尿病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B)
◆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利于治疗口腔病变,控制口腔病变也有利于改善血糖。(B)
◆多重用药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较为普遍且难以避免。(B)
◆在选择降糖药物时需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B)
◆健康状态分层为Group 1和Group 2的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为6.1~7.8 mmol/L,餐后2 h血糖或随机血糖控制在7.8~10.0 mmol/L,健康状态分层为Group 3的患者适当放宽目标。(B)
◆择期手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围术期将血糖控制在7.8~10.0 mmol/L,急诊手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建议在术前设定过于严格的血糖控制目标。(B)
◆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感染,感染导致血糖难以控制,甚至出现高血糖危象。(B)
◆生命晚期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是维护尊严、减少痛苦、保证生活质量;应适当放宽血糖、血压、血脂控制目标,降低治疗强度,但需避免发生糖尿病急症。(B)
◆随着医疗水平提高,老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会明显增加。(C)
◆应个体化制定老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和治疗策略。(C)
◆认知能力或身体机能下降的老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策略应力求简便,同时应加强护理支持。(C)
◆HbA1c未达标前每3个月检测一次,达标后每6~12个月检测一次;胰岛素治疗或低血糖风险高的患者需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条件允许的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可佩戴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B)
◆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是评价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新的补充指标。(B)
◆正确掌握胰岛素注射方法,关注注射治疗所引起的硬结、脂肪增生与萎缩。(B)
◆应用胰岛素泵可以改善血糖控制,但需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胰岛素泵知识教育,以避免胰岛素泵相关并发症。(B)
来源: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