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园画谱——“积墨法”
.
积墨法在历代画家中用的较多,比如说清代金陵八家之首的画家龚贤善用此法。
积墨法概念
即层层加墨,积墨一般由淡开始,待第一次墨迹稍干,再画第二次,第三次,可以反复皴擦点染许多次。
图文示范:
皴擦过程较反复,文章不能面面俱到,迷糊的画友可以点击下方的视频链接查看积墨法的视频讲解示范。
首先用毛笔蘸上稍淡一点的墨色,用清水调柔和,在笔尖稍微用深一点的墨色,使毛笔形成前面比较深色中间略淡,再往上就是淡墨。
行笔的时候轻柔,结构侧锋,轻轻地皴擦,在皴擦的过程中,要使其小的空间留出来,在造型上有比较重的线条,也有这些比较枯的线条,使它更活灵活现,然后用清水和淡墨,轻轻地在它的阴面皴擦,切忌平涂。
然后,用墨色根据山形的结构勾勒山形。
用小侧锋,慢慢地皴擦出它的质感,再用淡墨轻轻的把它接上,使山峰层层地往上交错,但是要记住,一定要拉开距离,要有一定的空间感,在线条和结构的布局上,不能平衡,一定要让它犬牙交错的往上伸展形态,这样显得更加自然。
皴擦过程中笔要轻轻地提在纸面上,有节奏的打出它的石理和石纹,在这个初步的形象出来之前,我们是完全按照开始的阶段,给它布局,但是有了这个雏形以后,就要因势利导,在审视的时候要感觉构图的打破。比如说,在山形上可以给它慢慢拉开距离,把山脉的小结构皴擦出来。
用墨、用水、用笔,都不能太实,要虚,显得非常空灵,给后面加重,提供空间,这样可以用重墨提一下,使它的立体和距离前后,犬牙交错的距离拉开,有一种深的感觉。
可以先把外形做好,然后在里面完成它的山势的走向和结构,用笔的时候,一定要有节奏,富有弹性。
提示:用笔要有抑扬顿挫,富有弹性,有节奏感。
在这些小结构上一定要认真处理好,如果之前画的是主体,现在画的这里就可以做为附近,用墨的时候,就可以清淡一点。
提示:以淡墨为主,用侧锋和中锋,画出山形和立体面。
像这些线条都是为了打破这个方向,中国画无论是画树还是画山,最忌讳分岔、平均,一定要打破,更有美感。这个掭笔、蘸水包括加墨,非常关键。当你想和它的颜色接近的时候,在你调墨的时,一定要力求统一,颜色区别不能太大,把墨色的小结构和用笔,完好的结合起来。
山形先把它作出来,然后,用淡墨,侧锋轻轻皴擦,使之有一种苍茫和浑厚的感觉。用淡墨把山根自然的结合上去, 在这种画法上,清供龚贤运用得非常纯熟。乃至于后面很多画家都用此法来增强自己的画面感。
需要强调的是,每位画家和学习的人,都应该牢牢地掌握,石与石之间的结构,它的走向,它的脉络,因此,芥子园画谱是最好的范本。很多著名的大师都是从芥子园而引入画门的。
在构图上一定要学会出奇制胜,要打破这种平衡,只有用对角的线条来打破,在这些小结构里面,一定要用淡墨把它的结构表现出来。然后用淡墨皴擦。
用笔时,可以枯笔皴擦,也可以中锋提拉,也可以小侧锋,做出它的质感。然后用焦墨慢慢的提拉,在提拉时不要描它,也不要平涂,只是有节奏的在有些地方增加复笔。
再然后,在结构上用小斧劈轻轻地给它丰厚起来。
提示:蘸焦墨用小斧劈,积皴出山的阴面,忌填死需留有空隙。
走线时可以有点节奏感,千万不要平涂和死板。中国画最忌线条死板。用淡淡的含水的墨色趁焦墨没干时,给它局部地连接起来。达到自然晕开的效果。
墨色在调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地结合,墨色和墨色的区别不能太大,否则就显得生疏了。在运笔时一定要自然,富有弹性。积墨法的主要作用是体现画非常滋润、浑厚、又不呆板,对江南的山川表现和森林的表现非常有用。中国画只有在笔墨的掌控上达到自如的水平,才能完好地表现自然的景象。在这个笔触中,有这种小的短短的斧劈皴,也可以有一些带有节奏的线条,但同时,也要有一些淡一点的带飞白的这种皴擦,非常好用。画好后效果会很好。
如果一开始就用这种焦墨画这些山峦的时候,你会感觉到非常空洞,但在这个基础上就非常丰厚。可以用扫笔轻轻的皴擦出它的苍茫,这也是中国画非常独特的一种技法。
在皴擦过程中,要因势利导师,观察整个大局。
这的山势和这儿主要是为了遥相呼应,因此在这里加一个山头,也是为了打破这儿的空间,使画面完整化。
在积墨法的过程中,一定要等它的墨色基本干的时候再重新添加和复笔,否则一团糟。因为宣纸见水就跑,这也是我们每个学者应该掌握的。
接下来,在这个基础上用淡墨把它晕开,然后,在干的时候,给它轻轻地在阴面皴擦上去,最好在这个淡墨中也有浓淡之分,这样的话皴擦上去,它就会有一定的空间,使它感觉到山体的灵动和灵透。
提示:“上墨上色无平涂”,也就是说在上墨色和颜色时候也不是平涂,它的墨色里面也应该有浓有淡,这样子你的山体才不死板。
用清水,把山头轻轻的衔接起来,这样你的浓墨、淡墨和清水自然的融入在一起,使山更加滋润。要根据它的深浅来决定你最后上色的深浅,要融为一体。把它的结构一点点做出来。使它的立体面更加强化。
远山也是如此,一定要根据它的墨色来调和你上色的深浅。
最后总结:用笔、用墨、用水不需要太实,虚之有余,为再次积累叠加丰富画面层次提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