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嫁女叫归。甲骨文台历说字——归

甲骨文台历群的老师们!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学习分享对应甲骨文台历上的是归字。归可组词归还,归来,物归原主,归顺等等。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叶落归根,意思是树根生发树枝,然后长出了树叶,不管树长多大多高,等到树叶凋落后最终还是会落下回到树根。所以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很多人年轻时因为各种原因,离家在外打拼,老了就想回到家乡,尤其那些远在海外的华侨同胞们。叶落归根后多指在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故乡。

【甲骨文台历,归】

在社会上有些人因为思想或者行为的偏激,最后走向了犯罪的道路,也就好比走向了一条不归路。

还有个成语叫返朴归真,归就是返回,真指天然、自然,意思是去掉外饰,还其本质。返朴归真喻义是回复到原来的那种纯朴自然状态。

下面我们来看看甲骨文台历上归的解释:

会意字,从垖从帚,说文归,女嫁也,从止,从妇省,卜辞或借帚为归。

理解为归是会意字,左部是垖(duī)字,指土堆,右边是帚字,帚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扫帚形,帚指的是扫除尘土、垃圾的用具,比如扫帚。说文说归,女嫁也,从止,从妇省。说的是女子出嫁称作归,在古时候女子嫁到夫家,把夫家当成自己真正的家,因为女子出嫁说明女子有了归宿。由出嫁义引申为返回义,有往必有还,因女子出嫁后不久就有回娘家省亲的习惯,乃假借为归还的意思。古时称归宁。女儿出嫁后不久回娘家在农村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惯,在我们那是女儿出嫁的第二天就回娘家,称回门,有些地方是第三天,或者第六天,第七天或者满了一月才回门。

【回娘家】

小篆的归有止,止在古文字中与脚与走路有关。那回归也是与走路有联系的。古文字帚后来借为归与妇。在吴中旧俗,妇女于正月灯节用裙束破帚以占事称帚卜。归的本义指女儿出嫁。

归的引申义有返回;回到原处。如归国,归心似箭等。

还有还给的意思,比如借了别人的东西,要记的归还。人们常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归也指辞官回家,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开荒田野际,守拙归园田。又如归耕,归老(指适官返回故里养老),归休(辞官退休)。

归还指将生活物品或者书籍归纳分类,比如在超市,都是把物品按类别归纳陈列。还有书店的书也是一样按类别归纳。

【雷泽归妹】

下面看归的文献引用和出处。

第一个文献:

帝乙归妹。
《易·泰》

归是嫁的意思,归妹即嫁女之意。这里的帝乙说的是商纣王的父亲,商王文丁(就是帝乙的父亲)杀了季历(也就是周文王的父亲),从此以后商和周的关系就紧张了。文丁死后,他的儿子帝乙继位为王,这时姬昌为了报杀父之仇,准备向商进攻。帝乙为了缓和与周的矛盾,就准备采取联姻的政治策略稳定全局,把女儿嫁给姬昌,希望唇齿相依的商周两大国之间彼此不记前嫌,亲善相处。周文王审时度势,认为灭商时机还未成熟,为了稳住商王,同时争取充足时间,同意与商联姻。

【婚姻的含义】

第二个文献: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周南·桃夭》

归,指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古礼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男女结合才组成家庭。女子出嫁,是组成家庭的开始。

下一个文献:

男有份,女有归。
《礼记·礼运大同》

运,行不息。礼运,大家皆在礼的道路上走,人人知道明礼,从不明白处载运到明白处。大同:整个世界都好是一家人,人人爱彼如己,没有欺骗的行为,以诚相待,互相援助。如果人人能做到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自然大公无私。这是孔子所提倡的民主政治,若能达到这种程度,那就是天下为公,他希望能成就大同世界,天下就太平。没有战争,人人和睦相处,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男有分:指男人应有男人的本分、地位、责任,为国为家,要尽应尽的义务,应有所担当。女有归:妇女有所归宿。

【天下为公,孙中山书法】

下一个文献: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无雩。咏而归。
《论语·先进》

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冠者指的是已成年的人,童子指的是小孩。这里的归是返回,回来的意思。这篇《论语·先进》记录了孔子与学生之间各言其志的一次谈话。子路、冉有、公西华先后谈了自己的志向。然后孔子问曾点的想法,曾点想的是在暮春三月,能穿上春衣,约上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小孩,这里的数字是虚词。在沂水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舞雩台又称舞雩坛,位于曲阜城南沂河之北。是一座高大的土台,原为鲁国祭天的祭坛,雩是古代求雨的一种祭礼。然后大家一路唱着歌而归。曾点的想法虽然简单朴实,但富有生活情趣,得到孔子的赞许。或许这是上一个文献中所说到的,孔子希望天下太平,在天下和谐中能够体会到真正平等放逸的生活。

【古法冠礼】

最后一个文献: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史记·高祖本记》

这是西汉皇帝刘邦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里的归指的是刘邦打了胜仗荣归故乡。刘邦是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华夏文明的延续,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

【刘邦像】

记得读小学时学数学乘除法时,那时候有用算盘,那时候一位除法中有说到九九归一。九九归一,原为周易与道家哲学。后为珠算用语,现在常用来表示归根结底之意。风水文化中当九数尽的时候自然回转一。表示自然界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但不是原地循环,而是由起点到终点、由终点再到新的起点,这样循环往复。

【大篆书法:九九归一】

大家都知道,在文字没有出现之前,那时的人们是通过结绳记事,但随着部落的壮大,用结绳记事已不能解决,后来,人们把对天文、地文、人文的观察,以及这背后的变化及规律用简单但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字符表达出来,于是有了文的出现,每个文字的产生都比较接近那时人们想表达的事物的本身。所以从文字中大概就能看出想表达的是什么。大家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知道甲骨文是古时最早成统的文字,随着时代的更替发展,文字也在不断演变,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文字,大多数的字已经看不到它原来想表达的事物了,所以也就不明白字的本义了。那我们如果都从最早成系统的甲骨文去学习,通过每个文字去感受古人创造这个字想表达的事物是什么,以及当时的场景,是不是也仿佛就回到那个时候,与那时的人们链接,在对话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回归的状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