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整劲如何练
放松是整劲的前提,极柔软然后能够极坚刚,只有充分放松,肌肤骨节处处松开,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抗肌的作用力,去掉全身之僵劲,才能够发出整劲。
练习太极拳从松静沉入手,刚柔相济,内外兼修。行功走架,松、沉、圆、活、舒展大方,节节贯串。除了陈氏太极拳有发明劲之外,其余太极拳都不发明劲。因此一些人把太极拳称之为绵拳。然而,岂其然哉?著名太极拳家杨澄甫曰:“太极拳乃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艺术,姿势要中正圆满,沉着松静,动作要轻灵圆转,纯以神行。”太极拳历代名家辈出,独步武林,靠的是刚柔相济,至刚至柔的太极功夫,岂是光靠柔软所能奏效的?
太极拳以柔克刚,指的是柔运化,刚落点。柔者应刚,使刚化为乌有矣,刚者进击,无坚不摧也。这就是太极拳与其他拳种的区别,也就是太极拳的奥妙之处。
练习太极拳要注意培养整劲。什么是整劲?所谓整劲就是整体的劲,能把全身的劲集中到一点而发出。著名太极拳家李亦畲先生在《五字诀》中云:“……四曰劲整: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于脚根,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骨。又要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劲将发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先不后,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此所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
平日里,行功走架,全身放松,内动带动外动,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到用腰来带动,所谓“腰如车轴,身如车轮”也。初学者往往身上僵硬,动作不协调,因此应先求外形柔顺,松腰活腰,然后才能逐步做到。放松是整劲的前提,极柔软然后能够极坚刚,只有充分放松,肌肤骨节处处松开,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抗肌的作用力,去掉全身之僵劲,才能够发出整劲。使力不至于被对抗肌的紧张而消耗减弱,使周身之力能够在一瞬间达到着力点,也就是集全身之力于一点。另外,发力的时间要短,在落点的一瞬间发力,而后再迅速放松。发劲时间越短,落点速度越快,威力也就越大。这就是所谓的抖弹力。要想打好弹抖力,关键是腰裆劲的配合,发劲时要转腰扣裆,腰部旋转,裆劲扣住。同时,上臂要充分放松,尤其是肩肘关节的放松,这样,丹田之气贯至末梢,可使动作快猛迅疾,力达梢节。
意、气是太极拳的灵魂,外动源于内动。整劲必须结合意念和内气,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做到意到气到劲到。合为蓄,开为发。要想发的透,先要蓄的足。全身之气收归丹田,然后意念一动,丹田之气如火山喷发,在腰的带动下,引领全身,节节贯串,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完成一气。因此太极拳打人不是靠手,也不是用肌肉的力量,而是靠内气,靠腰,用全身的整劲。整劲的本质是内气的充盈和发散,内气质量越高,整劲的威力也就越大。挨着何处何处化,挨着何处何处击,浑身上下都是手,处处都可打人。其动短,意远,劲长。具有冷快绝伦,松活抖弹,入里透内,其刚无比,无坚不摧的特点。
要练出太极拳的整劲,还必须注意把太极之神与太极之形完整结合。所谓神,乃精神、神态之谓也。“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 所谓形,乃外形、形体,动作之谓也。因此,神为主帅,身为驱使。要练出太极拳的整劲,必须神形合一。著名太极拳家李亦畲先生云:“神聚则一气鼓铸,炼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 “妙机本是从心发。” “中和元气,随意所之,意之所向,全神贯注”。如此,则随心所欲,内外合一,周身之劲,练成一家。
练习整劲,除了下功夫多盘拳架之外,还须把拳中的发劲动作提出来单练。如陈式太极拳一路中的掩手肱捶、青龙出水、二路中的搬拦肘、煞腰压肘捶、裹鞭炮、连珠炮、当头炮等等都需要千锤百炼才能把松活抖弹的整劲发透。此外,练习太极大杆,也是练习整劲的好方法。要用丹田之气和腰的力量,练习松发劲,千万不能用僵劲拙力。只有这样,才能练出太极拳的整劲。
一些年轻人初练太极拳,在僵劲未除,身上各部位还未柔顺的情况下,就一味练习发劲。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练习方法。除了练出一身肌肉和僵劲外,很难练出太极拳所特有的松、活、抖、弹的整劲。因此,练习太极拳一定要从松静沉入手,在松静沉上多下功夫。到了内气充盈,外形柔顺时,再进行发劲练习,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