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就是无法跟人产生深入的连接,无法跟人产生深入的接触,就是你跟人的关系停留在一种假我塑造的假象里,停留在一种表面上。你用自己的意识,你的理性可以保持某一种形象呈现在别人面前。你用自己的社会功能在进行人际交往,但是你真实的自我其实是没人知道的,你真正的那一部分是隐藏的。即使你建立了家庭,有一个爱人,有一个孩子,有父母,然后,你发现:你在他们面前,你还是不能真实的做你自己,你还是要掩饰你真实的一部分自己。所以关系中的回避,跟你有多少关系,你有什么样的关系是没有关系的。就像是朱自清他在荷塘月色里描述的一样:朱自清在凌晨半夜睡不着,然后醒了,天蒙蒙亮的时候,身边的爱人在那呼呼大睡,睡得特别香,睡得特别开心,然后朱自清看着她,有一种陌生感,这种陌生感让他觉得特别孤独,然后这时候朱自清就一个人爬起来,到河塘边溜达溜达,看看荷花呀,看看大自然呀,然后听到青蛙嗷嗷的叫,呱呱的叫呀。然后他就发出一个感慨:快乐是他们的,跟我没关系。跟任何人都没有关系,所以是独自一个人没有跟任何人产生连接。在内在有一种很大的孤独感,实际上这种孤独感在我们很多人的内心深处都很常见,就是我们有没有办法跟一个人去坦露心扉,没有办法跟一个人聊我们真实自己,我们不得不戴上面具去跟别人生活。甚至在家人面前我们也不得不戴上面具,可是人又是有关系的需求的,就是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我们需要有人去懂我们,去了解我们内心深处的伤痛,了解我们内心深处的脆弱,我们也有关系、有婚姻的需求,所以我们又特别害怕这种孤独。有的人就会拼命的去社交,去喝酒,撸串,逛街,就是可能男性女性在这方面有差异,但是他们的本质也是一样,我们去KTV去party,你会发现你回到家里依然会是非常非常的空虚,因为你没有办法在心里把这种关系带回家里去,就是你社交的时候你可以很欢乐,但是你回到家之后你的心里,把这个关系放下了。你回到家里之后,你没有办法把你的恋人、爱人,把你的孩子放回到你心里去。所以,你的心里那一刻又是没有关系的,你就会特别孤独。那就会转身,如果我们没有办法跟人产生关系,我们就会尝试着跟事情产生关系,就会跟工作呀,家务呀,烦恼呀,乱七八糟的这种东西产生关系。这是我们知道的一些工作狂,优秀的人,这种行业里的达人,社会精英,其实很多社会精英就是这么创造出来的,就是他们没有办法跟人建立深刻的关系,他们只能转身跟事情建立关系。我们又不能去承认我没办法跟人建立关系,我们就需要去找理由,找什么样的理由呢?我们就说:工作实在太忙了,压力实在太大了,实在是没有办法,压力大你就很好理解了,只要一个人他想要去找事情,他就有找不完的事情,他就有实现不完的目标。所以其实并不存在什么真正的忙,是我们不愿意面对内心的空虚,所以我们要忙,把自己搞得工作狂的状态是逃避那些空虚最好的方法,那我们就不用面对人。他会潜意识里选择加班,表面上看来是在加班,实际上是他没有办法面对下班后的那种压力,对于单身者来说,下班后虽然是可以看电影,去瑜伽,健身,但是这种动作会让他体验到巨大的内疚自责,空虚,那么还不如在加班,有家庭的人会觉得回家还要陪孩子陪老婆,陷入一种更大压力状态,然后你会发现,好像比起待在家里,你待在工作里才是相对来说最舒服的。那么这时候他就会成为精英了,有的人没有成为精英的能力,他就会退缩到游戏里,酒精里,赌博里,来感受自己的存在,网瘾就这么形成的。小孩子会有网瘾,其实是因为他没有办法跟家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家人给了他一种过度的压力,然后他也没办法跟学业建立关系,因为学业已经不再是小孩子自己的领地了,学业成为了家长的领地,所以跟学业建立关系,其实还是在跟压力大的家长建立关系。那怎么办呢?跟游戏建立关系才是最安全的,所以跟赌博都是一样的,都没有办法去跟人建立关系。不能跟赌博、游戏建立关系,他也不能跟人建立建立关系,他也不能跟工作建立关系,那怎么办呢?他就彻底没有关系了,他就不建立关系,他就进入了一种抑郁的状态,进入一种麻痹的状态,所以他就会抑郁。抑郁就是我们内心极大的空虚,无法承受了,我们就要降低对人、降低对事情的兴趣,降低对于这个世界的兴趣,这时候你会发现一个人才是最舒服的,就是我看起来没有关系的需求,那么就是抑郁了。亲密是很多人不太敢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去逃避亲密呢?因为我们的潜意识里觉得关系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关系是一件需要付出的事情,关系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情。我们体验到的关系,其实是一种危险和压力,而不是一种滋养和享受。就是当我们面对自己恋人的时候,我们总觉得他会评判我,他会挑剔我,他会嫌弃我,他会对我提各种极其高高的要求,他也不会真正的关心我的,他只会指责我,所以我就不想去面对他。社交关系中也是这样,我们总觉得别人不会满足我的,别人需要我照顾,我得去经营才能有关系,我对他们来说不是重要的,我必须得对他们付出,当你有这些想法的时候,你会发现关系其实是一种压力。然后当你觉得你袒露你的心声,可能会遭到对方的评判的时候,那么这时候你体验的关系它就是一种危险的状态。那么这时候,你不敞开自己要比敞开自己,让自己更加的舒服和安全。我们太困难于去经历一段关系了,这个是怎么形成的呢?从我们小时候来看,你其实是孤独长大的,就是没有人理解过你,没有人关心过你,也没有人在乎过你,也没有人重视过你,你是一个孤儿状态长大的,爸爸妈妈也许给了你很多的爱、他们给你喝、给你吃、给你民主,给你自由,然后给你宠爱,他们对你很好。但是,他们其实很少会关心你怎么样,你好吗?你在想什么?他们很少会去跟你沟通,去跟你谈心啊,去知道你内心深处的孤独,恐惧,担忧,喜悦,兴奋,可能他们都不太去关心你内心深处发生了什么,对他们来说,你就像是一个动物一样只要养活你就好了。
所以你就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被理解的滋味,你也不知道什么叫做被温暖到的感觉,你也不知道什么叫做我很重要的感觉,就是你在那儿不动,然后就有人把你放在心上,有人给你很重视的那种感觉,你就没有感受到过:无论我怎么做,他都是接纳我的那种感觉,你没有过这种感觉,所以你内在只能把真实的自己藏起来,因为真实的你曾经就不被看见,不被接受,所以长大后,你也不相信别人是看见你的,是接受你的。
可是我们长大后,不是这样的,长大后其实别人对你的在意程度要远远比你想象的大很多的。小时候爸爸妈妈他们忙他们不懂,他们根本不懂得如何向你表达,你对他们来说是被接纳的,你对他们是重要的,但这不代表你不重要,你不会被接纳。在你长大后你建立了家庭,那么你对对方来说:你是很重要的,你需要去尝试找到这样一种感觉,就是真实的你是被接受的,你犯一点错,表现的不好,你害怕,你脆弱,其实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你也是一直在被关心着的,我们怎样判断一个人正在被关心着的呢,不是说别人主动过来问你:你难受吗?这个叫做关心,我们说你正在被关心着,是说当你发出要求来,别人就愿意满足你,那么这个就叫做你很重要啊,比如说你可以去提要求:我现在很难受,你可以安慰一下我吗?我现在很害怕,你可以陪伴一下我吗?你就会得到很多的回应,就是当你提要求的时候,有人愿意满足你,那么你就是在被关心着的。别人其实不是处于不理你的状态里,别人是处于一种待命的状态里,你这样去感受就好了:别人对你来说是处于一种待命的状态里,只要你发出要求,别人就有可能愿意来满足你,甚至有可能愿意放下他手中的事情来满足你。
放下他此刻的想法来先顾及到你,先牺牲自己的某一部分利益来顾及到你,所以他人其实是处于一种待命的状态,而你只需要做出第1个动作来,就是提出要求,发出需求,提出要求并不是说:你要给我去做这个,你要去给我做那个,那么这个是一种指责的状态,这个不是提出要求的状态。
提出需求是这样提需求的:我表达出我为什么有这个需求的动机。
而不仅仅是我有这个需求,比如说你过生日的时候很想得到一个礼物,你不要告诉他,你过生日的时候要送我一个礼物。这就会变成一种指责性的要求,你加上你内在的一种动机的解说,那么别人就可以体验到你为什么有这个需求,比如说:如果你送我一个礼物,我会觉得很开心;我很想让你能让我开心一下。那么这时候别人送礼物的动机就会大很多,你可以这样去表达:过生日,如果你送我礼物,我就会觉得你很重视我。加上这样一个动机的表达,别人就能感受到你的真实心理需求是什么,所以我们在提要求的时候,本质上来说,我们提的是一些心理上的要求,然后我们对为外在的那些要求本质上来说,也是为了满足我们内心的一些需求,所以你要把你的心理需求表达出来,那么这个就是敞开你的内心了。当然了就是你并不是每一次提要求,别人都是会满足你,别人是有拒绝你的可能性的,如果你有一种状态叫作:你一题要求别人就要满足你,那么这是你的一个自恋。当你放下这个自恋的时候,你开始相信你提要求别人就有可能满足你。那么这个已经是敞开了。比如说,你每当有10次要求他愿意满足你5次甚至6次,那么这个已经是真爱了。所以有可能被拒绝,但是依然相信你有被满足的可能性,这个就叫做关系中的敞开,所以敞开本身就是一种冒险,然后你去尝试这种冒险的时候,你会得到很多反馈,不要总是去盯着那些被拒绝的部分,尝试去看看你曾经被满足那一部分和假设被满足的那一部分,然后你就会看到,其实你一直在被爱着的,你也一直是重要的,别人一直是愿意去满足你,你也值得被去满足的,那么你就会体验到越来越多的爱,你就越来越敞开你自己,你对于这个世界越来越开放。那你就变成一个热爱社交,让关系滋养你的人,这时候你的生命力也渐渐的恢复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