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四十,有钱才是你做人的底气
01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
三十岁的年纪,多半是刚刚结婚生子,孩子尚幼,父母的身体还硬朗,并不觉得生活有多苦。
很多人,在结婚之后,陆陆续续得到了父母的帮助。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父母帮忙买好了房子车子,还会帮忙带孩子。
可是,人过四十,生活的状况就不一样了。孩子十多岁了,需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如果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估计常常会有“入不敷出”的感觉。这时候,父母也六十多岁了,身体也在走下坡路,对你的帮助,少之又少,甚至需要你来关照了。
人过四十,才真正体验到“没钱寸步难行”的苦。家庭是否幸福,不能用钱来衡量,但是钱是幸福的重要因素。
02
前天下午,和几个校友在一起小聚。好几个校友,都想把孩子送到省城去读初中或者高中。
校友老张说:“你们就别扯了,没有钱,拿什么去送孩子读书?还去省城,你以为不要钱。”
我们面面相觑。对于我们这些普通打工者来说,一年赚五六万都要咬紧牙关,不是容易的事情。家里一年的生活开支,起码要三万多。所剩无几的钱,想要送孩子去省城读书,无疑是不够的。
一谈到钱的问题,很多人就“怂”了。没有钱,说话都没有底气啊。
如果真的要送孩子去省城读书,一个孩子一年的开支,起码是三万以上。私立学校,学费和生活费就是两万左右,还有补课费、培训费、车费、住宿费等,一年一万,还是比较少的。
可是,在县城打工的人,收入就那么一点点,就算在体制内上班的人,收入也不会太高。凭什么送孩子去省城读书?也就是想一想而已吧。
03
很多四十多岁的人,还面临着买房的问题。
儿时的玩伴晓峰,祖祖辈辈都在农村,父母家里最值钱的就是两头水牛。
晓峰高中毕业后,就去了东莞打工。刚刚去打工的时候,月薪才一千多,现在月薪五千多。
为了在城里安家,晓峰想了很多办法。他和妻子外出打工,把孩子放在农村老家。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在一起住,看起来是“祖孙其乐融融”,其实老人根本上就管不了孩子。一方面,爷爷奶奶们要种地,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一窍不通。孩子虽然不要做农活,但是贪玩的天性,让他们很讨厌学习。即便是想学习,也没有好的学习条件。
晓峰的父母家,离学校有五里路,孩子每一天都要带饭去学校,来回走十里路。如果是下雨天,路面湿滑,上学路,也不是那么好走,真让人揪心。
有一段时间,晓峰让孩子在学校寄宿。但是孩子才几岁,夜里常常盖不好被子,感冒咳嗽了一个星期,也没有人“心疼”。
因此,去年夏天,晓峰贷款三十万,在县里买了房子,让妻子带着孩子在县里的学校读书,可是还债的压力,全部落在了晓峰身上。
三十万,对于富人来说,真的不是很多钱。可是,对于一个农村出身的人来说,真的是一笔“巨款”。
晓峰的父亲说:“我是一辈子都没有赚到三十万。”
每次和晓峰相聚,谈起房贷的事情,他就发愁。他很担心,要是失业了,应该怎么办?还有,随着孩子在长大,家里的开支也在“增长”。开支多了,收入却不见增长,晓峰真的很急。
人过四十,如果一边要承担房贷,一边要顾及孩子的上学问题,“钱”就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本来,四十岁的人,真的不算年纪很大,但是我们却常常是“老气横秋”,分明是挺直了脊背,但分明又是“弓着脊背”,气喘吁吁在奔跑。
04
人过四十,拼的是“睡后收入”。
你有没有想过,“睡后收入”从哪里来?你没有挖到一桶金,你靠什么“钱生钱”?
随着社会的发展,赚钱的方式越来越多。很多人,买了几套房子,靠收租金就可以过上好日子;有的人,可以靠写作,赚稿费;有的人,可以做直播,轻轻松松就赚几十万;有的人,把钱存在银行,靠利息就可以养活自己。
俗话说:“你不努力一阵子,你就要穷一辈子。”
人过四十,并不是没有任何办法改变自己,而是要善于抓住机遇。
四十岁的人,做事比较稳重,工作的经验也比较丰富,如果有机遇创业、跳槽,那么成功的概率会很高。比方说,一个在职场上混的人,一直从事技术工作,那么他就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去大企业任职,增加自己的工资收入。
那些一直很穷的中年人,往往是过分追求稳定的人。比方说,在某些大企业里,一些普通职工,工资很少,但是他们不敢折腾自己,也不爱学习,没有一技之长,只能“慢慢熬”,等退休。
四十岁到六十岁,还有二十年时间。你应该怎么度过?难道就是等退休吗?真的需要好好思考一番。
05
人过四十,有钱才是你做人的底气。
《周易》里写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真正没有底气的人,是那些不敢折腾的人,而不是那些比较穷的人。穷,是人生的过程,而不是人生的结局。
当你羡慕别人有钱的时候,其实你也可以做到,只是你在四十岁的时候,就认命了。
常常听到一些中年人说:“我这辈子,就这样了;要是我再年轻几岁就好了;靠我的儿子去发大财了......”
不敢改变自己的人,才真的没有底气!
人到四十,你的底气源自于“钱”,更源自于“狠狠赚钱”。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