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之美
松、竹、梅合称“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合称“四君子”。无论是“岁寒三友”还是“四君子”,梅花都在其中。足见古代文人对梅花的偏爱与推崇。
文人为何对梅花情有独钟?这是因为梅花身上有两个特质:一是傲雪,二是清香。在百花凋谢,飞雪飘零的早春季节,梅花能够领百花之先而独自盛开,其傲视冰雪的气质和淡雅的清香,与文人自身的清高与坚韧品质相类似,也与文人墨客洁身自好、孤芳自赏的清高气质极度相似,所以梅自古以来备受文人推崇。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些诗句,都是点赞梅香的经典句子。正因为梅花的傲雪与清香,与文人追求的坚强与卓越高度吻合,梅花的“百花之首”的地位,牢不可破。千古以来吟咏梅花的诗篇,是繁若星辰,数不胜数。能成为其中的佼佼者的诗篇,大多是围绕的梅花的上述两个特质来抒情的。
清代龚自珍有一篇很著名的短文《病梅馆记》,该文选进了高中课本,历来都是传统教材。这篇文章借批评文人画士推崇病美的的立意,以小见大,抒发作者对清代摧残文人的控诉,反映了作者在专制主义的压制和束缚之下,渴望人格的自由、求得精神解放的思想。
拍摄梅花与丹青高手描绘梅花在审美的标准上是高度一致的。“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撇开龚自珍托梅写人、影射对封建统治阶级选用人才标准的批判,专门从审美的角度去看,梅花之美,确实应该是“曲、欹(qī,倾斜)、疏”,而不应该是“直、正、密”。所以,拍摄梅花的过程,其实就是不自觉的在实践龚自珍批判的文人画士的赏梅之“孤癖之隐”。昨日,我专程去上海世纪公园的梅园,见摄影者很多,长枪短炮,各显其能。至于用手机拍摄的游客,那更是人人都是摄影师。昨晚把自己拍摄的梅花选择了一些自己感觉比较美的,无非就是突出了梅花的“曲、欹、疏”,还要加上一个字,那就是“老”,老在梅树虬枝,疤痕累累,旁逸斜出,但凡正直嫩枝。概不入镜。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凸显梅的风采和气节,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第77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