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九万里而南,黟县民间古楹联(二):王羲之 董其昌 左宗棠
与春联更注重合时应景、祈福祝愿、喜庆祥和不同,楹联则重在 “明志”,既能彰显山川河岳、松声鹤鸣,天地万物皆可入于怀抱的阔达胸襟,也能表达焚香抚琴、品茗赏花的优雅情趣。
黟县作为“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楹联洋洋千余副,蔚为壮观,集楹联文化之大成,从人生信条、治家格言,到自然风物、人文景观,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在《名心澹在如黄菊 岁月深处的黟县民间古楹联(一)》已经谈及。
今天,着重从楹联的外在表现形式及书法的层面加以赏析。虽有管中窥豹之嫌,但“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就算是传承文化的一粒小小的灰尘吧。
匾额
色彩搭配
不得不佩服古人用色配色的高妙。楹联底色以红色、黑色、黄色、橙色居多,也有蓝色、绿色,配以字体的黑色、金色、蓝色、绿色,色彩搭配不冲不犯,相互映衬,光彩夺目。
尽管有的底色与字体出现些许斑驳脱落,但这些大多写在各种硬木上的楹联历经岁月的雕琢依然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字体风格
撰写楹联的字体有楷、行、草、隶、篆等多种书体,多为当时的名家书写。其中不乏王羲之、郑板桥、董其昌等书法大家的手笔,也有曾国藩、左宗棠等国之重臣的书迹,精彩的书法与楹联的内容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大部分楹联的字体庄重肃穆,中正平和,读之便会心生敬意。有的则风流蕴藉,个性飞扬,读之令人心驰神往。
郑板桥楹联
如郑板桥所书《以八千岁为春 之九万里而南》与《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都充分体现了他在书法艺术上大胆独创,笔法多样,结体夸张,字的大小错落,疏密相间,极富节奏感和韵律感,让人耳目一新。
这些楹联无论是出自大家手笔,还是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读书人所书,整体书法水平之高都令人叹为观止。
精美的浮雕
整体氛围
这些风格迥异的楹联以及各种匾额、绘画、木雕、砖雕、家具与当地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浑然一体,林林总总,蔚为大观,穿越了几百年的时光,默默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徜徉其中,大有不知今夕何夕之感。
文章移造化 忠孝作良图
落款为王羲之,晋代临沂人,书法大家,与儿子王献之并称“二王”,对后世书法影响极大。
雪窗快展时晴帖 山馆闲临欲雨图
落款为董其昌,明代大书画家,松江华亭(上海)人,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工诗文,精书画,作品集众家之长,潇洒生动。
本联即描绘了学书作画的情景。时晴帖,即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快雪时晴帖》。
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法名联,落款为板桥,即郑燮,郑板桥。
藜火光联书案月 笔花香染墨池烟
落款为曹文埴,黄山歙县人,乾隆年间官拜户部尚书。本联描绘了挑灯夜读的境界。
书香不是花 剑气非关月
落款为黄易,清代篆刻家,为西冷八大家之一。
书香,古人用芸香草藏书,以避蠹虫,故有书香之称,后人以此喻读书之风。
剑气,宝剑的锋芒,比喻人的声望与才华。
本联的大意是书香比花香更香,才华比关山的月色更显光芒。
晓月暂飞千树里 秋河隔在数峰西
落款为康有为,广东南海人,清代书法家,提倡碑学,影响极大,戊戌变法的领袖人物。
东鲁雅言诗书执礼 西京明诏孝弟力田
落款为曾国藩,湖南人,清朝任兵部侍郎,任两江总督,曾节制安徽省军务。
东鲁,春秋时期的鲁国,西京,即长安,西周京都。上联引自《论语 述而》: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长风流许与气类 扬天问高步云衢
落款为左宗棠,湖南人,清末洋务运动首领之一。
下联引自《晋书》:对扬天问,高步云衢,求之前者,亦足称矣。
佳联欣赏
(一)
承家多旧德 继代有清风
万石家风惟孝弟 百年世业在读书
素位而行无不自得 居易以俟乐在其中
忠孝持家远 诗书处世长
勤俭温恭获寿者相 和平忠厚载福之基
益友直谏多闻 雅言诗书执礼
(二)
千树梨花百壶酒 一庄水竹数房书
清风明月来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
萝月挥琴梧风捻尘 蕉雪悟画竹雨读诗
云肇吉祥星临福寿 花开富贵竹报平安
(三)
砚以静方寿 诗书心之声
奇石寿大古 好花开四时
春云夏雨秋月夜 唐诗晋字汉文章
真味田菽粟 异香心地兰
皓月当空若镜邻水 春雨润木自叶流根
品格自超梅以上 交游只在竹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