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强弩能射600步,而明朝的弩只有50步,背后的原因太现实了

现在存下来的历史书籍有很多,其实是不太真实的,我们除了看书学的知识之外,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力来积极思考,尽信书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比如说我们可能,查阅书籍知道在明朝的时候强弩的射程只有50步,而在战国时期的记载竟然就有600步,这是非常不科学的,怎么可能说越往后发展反而说射程越来越近了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战国时强弩能射600步,但明朝时只能射出50步,原因竟在这。我们知道古代里面经常会发生大大小小的战争,而在战争里面冲锋陷阵的永远都是士兵们,他们并不像我们儿时打架那样赤膊上身,每个人手中也全部都拿有武器。而且那个时候的战争也不像我们现在的战争这样全部都是用枪炮,那个时候他们手中的兵器大多都是冷兵器。在战场里面我们知道士兵中所拿的武器也是非常重要的,从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也能够看出武器对当初士兵的重要性。一些王侯在进行反叛的时候。

《史记》曾记述项羽对阵刘邦时,提出对砍决斗。刘邦笑着说:“我愿意斗智,不想斗力。”然后楚汉两军壮士单挑……“项王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走入成皋”。项羽“伏弩”的射刘邦就留下了一个历史典故:霸王硬上弓。力能举鼎的项羽可以硬上弓。其他人呢?史料显示,无论直立式还是后坐式,都要弓弩手的双臂、双手、双腿、双脚以腰部为轴,借助全身力量上弓。硬弓才能射得更远!而最为知名的秦弩,需多人以700多公斤拉力才能绞动上弓,射程达860多米。

明朝的弩射程不止50步,明朝时期的强弩射程在150步左右,秦朝时的强弩射程则是200步左右。由于明朝人身高比秦朝时期高大,一步的距离大约在0.81*2=1.62米,秦朝时候大约是69.6*2=1.392米,折算下来实际上距离大约都在200~250米左右。这是配备给弩兵的标准单兵武器!倒不是说不能继续增加威力,只是再增加威力必然需要更大的开弓力气,这基本上已经达到单兵开弓的极限了。

一直到土木堡战役失败后,明朝需要临时抽调部队防御北京。因为兵力不足,还需要继续扩大兵源,临时募集了不少人入伍。由于当时的习武风气与军队训练水平都已大幅下降,这才开始用起了速成训练更快的弩。这也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弩的最后一次复兴。

只是无论被历代记载吹的如何神乎其神,弩在明朝军队中的位置始终非常尴尬。即被夹在复合弓与各种火器之间,难有大的普及。又因为速成较快,对使用者要求较低而弃之可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