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帮你读懂:清代青花瓷,那些被元明青花掩盖了的美

每一件古瓷

都是一个活化石

都是穿越历史

遗留下的璀璨明珠

探究古瓷背后

世纪变迁的故事

让高雅艺术

走入凡尘

短小精悍的专业解读

每个人都将读懂古瓷的魅力

今日分享的是:清代青花,那些被元明青花掩盖了的美。

一篇美文一个漫长的故事~~

青花瓷器是最富有东方民族风情的瓷器品种,它起源于唐代,元代发展成熟后主要为外销瓷,从明代起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到清代,青花瓷器仍占主导地位,上服务于皇室,下普及于民间,外远播于世界,无论是在工艺技术、绘画水平还是产量方面都达到了历史上的又一高峰。北京作为清王朝十世君王长达276年的都城,皇宫内、外流传至今的清代青花瓷器,数量之多,品种之繁,是非常惊人的,它们都是来自瓷都景德镇的产品,不仅时代特征鲜明,而且烧造脉络清晰,为世人再现了清代青花瓷器的发展历程。

下面由笔者带着大家了解下清代青花瓷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点:

一.顺治时期的青花瓷(1644---1661年)

清代顺治朝历时十八年,社会动荡,百废待兴,政局尚未完全安定下来,御窑厂不可能全面恢复大规模生产,所以景德镇瓷业一度萧条,产量很少。官窑生产又时停时产,所以官窑瓷器并不多见,而民窑则开始全面恢复大规模生产。此间,御窑厂施行“官搭民烧”制度。“官搭民烧”不仅为陶瓷生产闯出了新路子,同时也为后期康熙瓷器的繁荣与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清顺治 青花人物故事图筒瓶

1.造型:造型、釉色、纹饰既有明代遗风,也开创清代特色,处于过渡时期。祭器有炉、瓶、净水碗、杯、盖罐等。造型单调,大盘出现双层底。晚明是筒状炉,顺治为钵式炉。

2.工艺:粗糙不修胎。足根露胎,有跳刀及缩釉现象。双层底,又称隔漏底,外足高而内底低,只有顺治康熙时有。

3.胎釉:胎骨疏松,瓷化程度不好。

4.青花:用回青少,用石子青多。顺治早期呈色灰暗,顺治晚期浓艳发紫。顺治时多数为酱口,康熙时继续,雍正时就少,以后则不见。

5.纹饰:明代写意花卉、云龙纹多。清代青花瓷上山水画有“四王”笔意,用皴法。画龙凤留白边,画石是瘦削玲珑石。画花卉叶子旁题诗,顺治到康熙初都有。如画梧桐叶,旁题诗:“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或“梧桐叶落,天下皆秋”。个别还有写“红叶传书信,寄与薄情人”诗句的。

6.款识:有顺治年制,大清顺治年制,也有大明顺治年制,可能是窑工有抗清情绪所致。祭器多干支纪年款。如“顺治丁酉”净水碗。篆书款有“玉堂佳器”、“百花斋”等。伪托款有楷书“嘉靖”“万历”款。

二.康熙时期的青花瓷(1662---1722年)

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清代康熙朝,经济贸易发达,康熙十九年景德镇恢复御窑厂,青花瓷器取得了突出成就。其造型也是千姿百态,既有陈设瓷,也有日常生活用瓷、祭器、外销瓷等。

这一时期成就最大,造型千变万化,工艺细致精巧,色调青翠。《陶雅》上说:“世界之瓷,以吾华为最;吾华之瓷,以康雍为最”。康雍青花,能分多层,少则五色,多则九色。

清康熙 青花米芾山水图棒槌瓶

1.造型:前期比较敦厚,器型变化不多。后期厚薄皆有,以薄为主。器型前所未有,变化多端。常见以盘碗盖罐及日用器皿为多。后期则观赏,陈设器物增多。大到屏风、龙缸,小到鸟食罐等。碗变化较多,有洗式、墩式、四方菱角式、斗笠式、二折腰、三折腰等。特别是斗笠式碗最典型,特征是胎体薄。还有凤尾尊、花觚、笔筒、象腿瓶、筒式瓶等。

2.工艺:碗,深腹高圈足,盘碗底足深,圈子大,足直、足根圆,俗名灯草根。露底布分能见一道道很细的旋坯痕。部分是璧形足和隔漏底足。笔筒底中有脐形,瓶罐接口不明显。盘碗底部都有极细缩釉点,象针鼻眼。

3.胎釉:前期疏松,瓷质灰白;后期坚致,瓷质细白,如糯米粉。前期釉色白中闪青,含铁,后期出现浆白釉,光亮。釉面能见桔皮纹,白度增强。明代青花有影青味,清代青花则雪白。

4.青花:前期以石子青为主,色灰暗。后期有石子青、回青,但以回青为主,呈色鲜丽明快、洁亮。青花原料好、底釉白,画风讲究,具有清初大画家“四王”的笔法,出现层次。好的青花有玉质感。青花种类有白地青花、外酱色内青花、青花釉里红、豆青青花、青花加紫等。祭蓝釉中有洒蓝、雪花蓝,还有花觚与笔筒,主要是青花,口沿及圈足处用暗花卷草纹装饰之。

5.纹饰:前期粗犷,有明末遗风,技法采用单线平涂,填蓝处往往扩散外溢不工整。后期技法流畅、工细,点蓝用山水画的披麻皴。题材,前期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等。后期,题材广阔、包罗万象。如二十四孝中“孟中哭竹”等。康熙时创新长篇铭文,有:“前后出师表”、“前后赤壁赋”、“兰亭序”、“腾王阁序”、“圣主得贤臣诗赋”等。诗文后往往用釉里红图章。文字有“熙朝传古”、“熙朝博古”、“文章山斗”、“文房山斗”、“博古雅玩”等。瓶罐画有战斗故事的,如“三国志”、“水浒转”等;(俗称“刀马人”)戏曲故事有“西厢记”、“竹林七贤”、“曲水流觞”等。清代好几朝,青花图案喜留白边,但以康熙朝留白边最宽。康熙时画菊,留白边,且层次多。康熙时始绘勾莲、西番莲、洋莲等。

6.款识:前期楷书,后期用篆书。“大清康熙年制”,丁末是康熙六年。还有永乐宣德、嘉靖的伪托款。明代书法刚劲有力,清代仿制的采用馆阁体,较为软弱。篆书是细硬的铁线篆。楷书年号写得较扁,底下一划较长。私家款有:玉石宝珍、杏林春宴、若深珍藏、北庆堂制、益友堂制、奇石宝鼎之珍等。干支年号款,有丁末、葵丑、戊申等。一般康熙二十年之前,青花发灰。芝麻酱口、康熙都有。康熙时有不少伪托款,而且较好。若你手上有珍品藏品困于出手,想寻正规平台参加拍卖,有缘者可与笔者联络;一八八二、四二七二、四七二。总的特点是用笔无力、工整,是馆阁体。图记款有杂宝、爵、螺、角、秋叶、方胜、团鹤、团凤等,还有画笔、银锭、如意的,含意为“必定如意”。图记款,明代有,但较少。康熙还有仿成化天字罐,写天字款的。有一种底心仅有双圈的。康熙早期本款极少。

三.雍正时期的青花瓷(1723——1735年)

清雍正青花瓷是雍正时期的青花瓷,无论造型和装饰,都可以用一个“秀”字来概括,与康熙青花挺拔、遒劲的风格迥然不同,而是代之以柔媚、俊秀的风格。

清雍正时期为时虽然短暂,但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府财力雄厚,国内外市场活跃,制瓷工艺突飞猛进,在继承康熙朝制瓷工艺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创新、变化和提高,不仅品种多、题材广泛、造型多样,而且原料的选择和加工也比以前更讲究。青花瓷在雍正时期尽管不是官窑的主流产品,但其质量之精美,花色品种之丰富,艺术水准之高超,都是清代其他各朝所无法比拟的。雍正时期的青花瓷,无论造型和装饰,都可以用一个“秀”字来概括,与康熙青花挺拔、遒劲的风格迥然不同,而是代之以柔媚、俊秀的风格。

清雍正 青花花鸟图八方扁壸

1.造型:雍正朝仿明永乐宣德时的苏泥勃青较多,创新较多。创新的有套杯,十个一套,口薄,微撇、身矮。还有灯笼尊、扁肚菊瓣瓶、贯耳瓶、蝠龙罐等。

2.工艺:精工细琢,讲究修胎,不见接口。足根较深滚圆,俗称灯草根。民窑仿砂底,粗糙,有螺旋纹。

3.胎釉:细致洁白,瓷化程度好,胎体厚薄匀称,釉汁滋润。

4.青花:继承康熙白釉,白中闪青,部分仿明代的苏泥勃青,但不是用进口料,而是用人工点染,使之晕散。民窑器发青带灰,足根圆,图案呆板。雍正时,唐英督造的青花釉里红,颜色掌握自如,色泽鲜艳,红白相映,俗称唐窑。

5.纹饰:康熙后期开始,偏重于图案化,刻板,雍正时继续。纹饰有仿明代的云龙、云凤、云鹤、折枝花果、缠枝花卉、花托八宝、贯套纹等,线条纤细。民窑有八卦、八仙、梵文、勾莲等。梵文扁长,图案化。扁体梵纹犹如藏文,呆板。人物画有渔耕樵读,以男为多;棋琴书画以女为主。

6.款识:青花瓷上以楷书为多,“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六字三行款都有。伪托款,以仿成化、宣德为多。民窑常见方块款、肥皂款、豆腐干款等。四朵花款,雍正后期乾隆前期都有。

四.乾隆时期的青花瓷(1736——1795年)

乾隆官窑青花瓷既与清幽的康熙青花有别,又与淡雅的雍正青花不同,它是以纹饰繁密、染画工整、造型新奇取胜。民窑青花种类丰富,色彩亮丽,画面多样,造型新奇。

除传统的白地青花外,乾隆朝的青花还是派生出许多新品种,把原有的传统工艺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清乾隆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此时,景德镇御窑厂规模庞大,在督陶官的管理下,每年烧造各种瓷器都在数十万以上,烧出的瓷器无论是工艺技巧还是装饰艺术都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清乾隆 青花春耕图双福如意大抱月瓶

1.造型:瓷胎厚薄兼有,形式无所不包。有日用器、陈列品、文房四宝、祭祀用品,还有印盒、小瓶等。

2.工艺:比康熙时有所突破,常见有粉彩转心瓶,青花五孔双活环瓶。嘉庆时有活环,但有搭釉现象,乾隆时都无搭釉,双环活络。大件器,不变形,工整,厚薄匀称,成型线条生硬,不及雍正时柔和。

3.胎釉:坚致细白,硬度不及康熙,釉细莹润,光泽好,部分仿康熙浆白釉。民窑有灰青釉。

4.青花:前期继承雍正朝仿明永乐宣德的,色灰,呆板,不及雍正鲜艳,但图象清晰,呈色稳定。浆白釉,康熙细,乾隆粗。乾隆色鲜,康熙青灰。浆胎青花,份量轻、有开片,乾隆仿康熙,釉面不平整,有桔皮纹。还有玲珑青花加彩、胭脂红青花。

5.纹饰:官窑繁复。后期开始以吉祥图案为主要图案,如百鹿、灵芝、团形篆书寿字以及山水、风景等。

6.款识:篆书款增多,楷书款减少。有六字二行及六字三行款。有仿宣德、成化款,有花押款。

乾隆与嘉庆时期青花的比较:

1.造型:乾隆轻薄灵巧,厚的也匀称。嘉庆厚重笨拙。

2.工艺:乾隆细致,讲究修胎,圆足,露胎不多。嘉庆粗糙,不讲究修胎,足滚圆少,尖状多,露胎也多。

3.胎釉:乾隆胎质坚致细密,釉色细白光洁。嘉庆胎质粗松量轻,白中闪青,光洁度差。

4.青花:乾隆鲜丽纯真。嘉庆灰暗,色不稳定。

5.纹饰:乾隆绘画工细、题材仿古多。嘉庆绘画粗糙、题材吉祥图案多。 总之,嘉庆以后,经济衰落,青花衰退,粉彩增多。光绪时,青花一度好转。根据清宫档案,光绪结婚时,烧制不少仿康熙的青花瓷。许之衡撰《饮流斋说瓷》记载:“近日仿康熙青花之品,亦有极精者”。

清嘉庆 青花海水九龙葫芦瓶

五.嘉庆以后的青花瓷(1796——1911年)

清代自嘉庆朝起, 大清王朝 的综合国力明显下降。为了节省开支,朝廷已不再向 御窑厂 派专司其事的 督陶官 ,而改由地方官兼管。此时御窑厂的规模、瓷器品种和数量上大为缩减,瓷器生产只能沿袭旧制,没有力量进行创新,许多成本高的瓷器也不再烧造。嘉庆早期青花瓷器大多仍延续乾隆朝的风格,制瓷工艺还保持较高的水平。到嘉庆后期,青花瓷以 日用瓷 、粗瓷为主,陈设瓷逐渐减少。无论从瓷器的质量还是艺术水准来看,都远不如乾隆时期。

清嘉道 青花三供

1.造型:厚重笨拙,线条生硬。瓶罐有饰耳的制作方法,如夔凤耳,蝙蝠耳、狮首耳、双龙耳、鹿头耳等。新的品种有:青花邓罩、药瓶、脸盆、壁瓶、痰盂等。

2.工艺:粗糙,足根圆而粗,修胎不精,厚薄不匀。

3.胎釉:胎质细致而脆,密度不强,硬度不够。釉色细薄,不够滋润。道光时釉面有波浪纹、不平整,光绪时部分有桔皮纹。

4.青花:发色鲜艳少,白洋闪灰多,个别闪灰褐色。总的特点是具有漂浮感,底釉较薄。出现洋蓝,呈色漂浮刺目。

5.纹饰:不够精细。吉祥图案流行,勾莲图的盘碗较多,福禄寿三星图,始于雍正,同治、光绪时增多,蝙蝠、寿桃、麒麟送子,还有五福捧寿(团寿字)。道光后,带有瓜蝶画在一起,意为瓜迭绵绵。还有金鱼、鸽子、狗、猫等。

6.款识:帝王年号款。嘉道时楷篆两用,咸丰后多为楷书。图记款,有蝙蝠、寿桃、百结等,各朝而异。嘉道时画双蝠,道光咸丰时蝙桃各一,咸丰时二寿桃,同治时一寿桃,道光以后有百结。

瓷器鉴定基本五法:

鉴定古陶瓷除了要掌握有丰富的当时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历史的相关知识外,还要有长期“摸爬滚打”出来的“眼力”。简单说,鉴定古陶瓷,要从造型、纹饰、胎质、釉色、款识五方面下手:

一看造型:造型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该件古陶瓷器物所作时代的社会审美需求和技术工艺水平、官窑器还能反映出皇帝的个人喜好。这些特点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固定的,在掌握了各时代陶瓷器的品种类别和时代风貌的同时,要研究造型的古朴、华丽、秀美、敦实等风格,掌握其中的变化规律,就可以分辨真伪了。观察造型时,要细致认真,从器口、颈、腹、底、足、耳、柄、流到器内壁,器物各部分的比例大小等知识熟记,则对鉴定大有裨益。

器型图

二看纹饰:纹饰同样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如成化斗彩纹饰中“花无阴面,叶无反侧”,画人物衣纹不加渲染,表里不分,如着单衣。这些细部微妙的纹饰的特征,往往被仿者忽视,成为鉴别真伪的证据。若你手上有珍品藏品困于出手,想寻正规平台参加拍卖,有缘者可与笔者联络;一八八二、四二七二、四七二。施彩上,时代特征更是鲜明。用黑彩勾轮廓线始于明正德,粉彩出现于清康熙中晚期,明代绿彩多发黄绿色,清晚期彩瓷出现雪青色等等。纹饰的笔法上,明永乐时期的纤细,明晚期的勾勒填涂,清康熙有披麻皴法绘出的重峦叠嶂、远近疏密,雍正时的笔触纤柔,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纹饰图

三看胎质:先从器足的无釉处观察,注意胎土陶炼的纯净与烧结的缜密程序。明代胎体迎光透视呈肉红色,而清代民国的仿品则发青白色。康熙器胎质的纯净,细腻和坚硬,清末民国仿品也很难做出。体轻质软的浆胎也是清初才开始盛行的。元明以来胎体足部所呈现出的火石红,年代越早越凝重,到了乾隆初年基本就消失了。

胎质图

四看釉色:釉是陶瓷器的外衣,观察时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釉面的厚薄以及气泡的大注、疏密程度等数据,都要牢记于心。如明宣德桔皮釉与清雍正、晚清、民国后仿器的小波浪纹釉面之间的差别,清早期釉面上的蛤蜊光、彩晕和民国新仿品釉面火光之间的差别等等。这些不自然的旧光泽绝无古瓷陈年日久而成的“酥光”现象。而各时代施釉的厚薄、釉面的莹润与干涩、釉质的缜密与疏松及浓缩或者积釉等现象的出现,比如宣德釉面的棕眼、永乐翠青积釉处的气泡密集等都是鉴定真伪的重要依据。

五看款识:首先要从研究笔法入手,然后将真假实物款识相互比照,结合真品反复琢磨字体结构、排列形式、落款位置以及款字色泽等,从中得出规律。

款识图

总之,在鉴定陶瓷器时,以上五点缺一不可,需相互结合。如孙瀛洲先生讲“耳、目、手三者并用”,即用眼来辨其色泽,度其厚薄,审其片纹,观其气泡,用手摩挲别其粗细,手指轻叩听其声响。不能只满足于局部特征的符合而不计其它,或只看器表不看器里,或只观釉色不问胎质,都是很片面的。所以,在鉴定中,造型、纹饰、胎质、釉色及至款识都要同时观察应用,才能收到全面一致的效果。

(0)

相关推荐

  • 精品康熙青花瓷器,升值空间无限!

    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康熙青花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终,其中以康熙中期青花 ...

  • 康熙青花瓷器的鉴定浅谈

    公元1662-1722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是清康熙一朝.这一时期,经济贸易发达,景德镇御窑厂恢复,青花瓷的制作上更是取得突出成就.青花色艳,造型端庄古朴,纹饰优雅美丽是本朝青花瓷的一大风格特 ...

  • 一篇文章帮你读懂:中国各个时期的佛像特征!

    佛像的时代特征 众所周知,佛像早在东汉时期就流入中国,然而最早有明确纪年的铜佛要数五胡十六国时期赵建武四年(338)的一尊铜佛.笔者在这里同 大家一起分享一点关于十六国时期的佛造像的典型特征. 在佛教 ...

  • 一篇文章帮你读懂:成化斗彩究竟贵在何处?

    斗彩 斗彩豆彩逗彩到,三个头彩一个号. 头彩入窑烧二次,坯料先画用青料. 青花复加彩上釉,摸时挡手画笔妙. 注解: 书中斗彩.豆彩.逗彩是一个意思--是青花和其他色彩斗艳的意思,属釉上彩,手摸有挡手感 ...

  • 一篇文章帮你读懂“五大名窑”

    本文由福羲国际拍卖行贾先生整理撰写:(fxgjpm) P.S.五大名窑的说法初见于明朝时期的古籍--<宣德鼎彝谱>,在它原本的记载里面,里面还有一个"柴". 柴窑,这个 ...

  • 一篇文章帮你读懂如何鉴定“钧窑”!

    本文由福羲国际拍卖行贾先生整理撰写:(fxgjpm) 支钉垫烧,唐五代极流行,可以节省空间,也可以避免底足粘沙不美观:宋代汝窑将其发展到极致,那芝麻状小支钉3.5.7数的呈现在汝窑瓷器底足下面,非常精 ...

  • 收藏青花必备:一篇文章帮你读懂苏料回青平等青等各时期轻聊差异

    明代王世懋的<窥天外乘>记载"永乐.宣德间--以苏麻离青为饰."而成书于万历19年(1591年)的<遵生八笺>也提到:"宣窑之青,乃苏渤泥青.&q ...

  • 一篇文章帮你读懂:珠山八友十人瓷板画绘画特点有什么不同

    如果说清末的文人画师以浅洚彩开创了文人瓷画的先河,那么民初的文人画师则以新粉彩的形式将文人瓷画演绎到几近极致的境界.清末民初的文人瓷画大师将同为国粹的中国书画和陶瓷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别开生面,意义非凡 ...

  • 甘南性价比最高的景点都在这里了,一篇文章让你读懂甘南

    很多人对甘南这两个字陌生又不陌生,每次去甘南,发的朋友圈,美照都会被朋友们评论说,哇!又去西藏啦,真美,很多人把甘南误以为是西藏,又有很多人说甘南是中国的又一个西藏,同时也被称为甘肃的后花园,其实西藏 ...

  • 一篇文章带你读懂湖田窑!资深藏家必看!

    湖田窑水晶莹玉润,白中泛青,色如湖蓝,极富情趣,刀法简捷明快,娴熟自然,结合造型.底足工艺特征判断,是开门的宋代湖田窑精品特征.湖田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位于今景德镇市东南湖田村,是中国宋.元 ...

  • 咖啡师养成记 | 一篇文章让你读懂Americano、Long black、Lungo这三种黑咖啡的...

    ▲ 文章来源:前街咖啡 作者:新鲜烘焙好咖啡的 导读 很多人都知道Americano.Long Black.Lungo这几种咖啡,但具体有什么不同就鲜有人能理清这三种咖啡的关系.确实,这三款咖啡拥有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