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唐晓君/栎树下的家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网络版
唐晓君
栎树,竟然是著名诗人舒婷笔下的橡树!得知这个迟来的真相,我激动不已。多年来,我竟漠视了她高贵的存在。
我家就被高大的栎树包围着。
栎树是落叶乔木。一开春,“风雨送春归”,禁不住春风的撩拨、春雨的诱惑,次第开出长条形穗状的花,开出十足的鹅黄色,清香袭人,如一串串风铃,柔柔地垂下来,煞是好闻。新叶争先恐后地探出头来,像嫩嫩生生的小人儿,大大咧咧地站在春寒料峭的枝头,随风招摇。一棵栎树,顿时有了大大小小的无数秋千。
清明,天气变得潮湿、闷热,是浸种育种的好天气。稻种已于去年准备停当,娭毑用瓜瓢小心翼翼地窊出来,我帮忙扯开塑料袋,哗啦哗啦,一瓢一瓢倒进去。趁着挑水的功夫,我拿到村前田洞中,丢进井里,再压上一块沾满青苔的石头,或用一根绳子栓牢在井边的柳树上。那时的井水,是温热的,还冒着腾腾热气。待种子的肚子喝得鼓鼓的,浑身浸透,娭毑再拿回来挂到屋前的栎树上,沥干,即可放入竹箩筐里,搁到里屋角落,盖上一件早已不用的烂棉衣或棉被催芽。
娭毑似乎没有丝毫空闲,从灶屋的杂木勾上取下一包熏得乌黑的报纸,啪地丢在圆圆的竹簸箕里,端在怀里,坐到栎树裸露的遒劲粗根上。然后,脆脆地扯开报纸,呼呼地吹开烟灰,白菜、茄子、辣椒种子,一清二楚,用手捏捏,扒拉扒拉,看看有不有发潮的、有不有生虫的,准备上地育秧。
父亲从屋旮旯搬出犁耙、锄头、镰刀、粪箕等农具,来到栎树下,撑在树干上,敲敲打打,紧实紧实榫头,或搬来一块磨刀石,磨犁头、磨刀口,除去黄锈,让它们重新焕发白光,透出寒气。
人间四月芳菲尽。过了四月,栎树摇身一变,由一身鹅黄换成了一袭新绿,葳蕤葱郁,蓬蓬勃勃,为村庄撑开一把把绿色的大伞,遮天避日。树枝甚是奇特苍劲,优美多姿。三五只麻雀在绿色的背景里,款款地飞,散漫地飞,叽叽喳喳地飞。
夏季,是村庄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是父母最辛苦的时候。芒种、夏至、大小暑,田间管理,防涝防虫,抢收早稻,抢种晚稻——我经常看到娭毑把箩筐粪箕、锄头掛耙一丢,支起一条扁担在栎树下打瞌睡,或者搬条长凳在树底下歇息。父亲大踏步地走进灶屋,从水缸里舀起一大瓢井水,咕嘟咕嘟地灌下去,粗大的喉结快速地上下拨动,然后背靠着栎树,卷起喇叭筒,吐出好长好大的一圈烟雾,完全可以遮住整个晒得黝黑黝黑的脸。风走过来,轻轻拂动树叶,像摇动着无数的小蒲扇,为父母驱赶炎热,驱除疲劳。
秋风起,天渐凉,我经常坐在门槛上。看栎树叶魔术般或变金黄,或呈深红,一眼望去,层林尽染。看雨去风来,蕙状的黄花逐一谢幕,扁长的黄叶瑟瑟飘零,露出栎树的果实。果实经过夏天高温的夜蒸日烤,已臻成熟。在呼呼嚎叫的秋风中,我听到栎果不断地从枝头噼啪噼啪驳落的声音,百次,千次,万次,闷闷地砸在地上。地球强大的引力,让坚果与壳斗念念不舍地一分为二。我无数次好奇地捧起栎树的果实端详,它如一个超凡脱俗的艺术品,下方生有一个壳,托着一个红褐色的果实。这壳,外表毛糙,还有些刺手,内里光滑,如我一日三餐吃饭喝水的碗,只是小了很多。这果实如鼓,圆圆的,光溜溜,像全了黄土高原上的腰鼓,亦微缩了好多倍。如果倒过来看,一头圆一头尖,戴着灰色的小帽,穿着红褐色的外套,酷似俄罗斯套娃,或外国童话里的小矮人,惹人喜爱。
因为饥饿,我和小伙伴们打赌过无数次去吃栎树如鼓般的果实,可惜,这无数次打赌的结果都是惊人的一致,生食微苦蹦脆,晒干后坚硬无味,如同嚼蜡。但是,壳斗晒干后是最好的柴火,火焰大而猛,煮饭、烘腊肉最佳。但是,家里舍不得烧。娭毑教我将果实、壳斗分开收集起来,晒干,用箩筐挑到药材公司去卖,果实两分钱一斤,壳斗五分钱一斤。接连卖了几年,我逐渐有了一些买“鬼仔书”的零花钱,有时还能在十字街的饮食店吃上一碗香喷喷的米粉。那个香味,那种享受,现在回想起来,我都瘾不住流口水。
那时,娭毑嘴里讲得最多的词语是,快。田里地里的要快收,天阴下雨要快收,日头出来要快晒,缴纳公粮要快晒,读书过年要钱要快卖,买化肥农药要钱要快卖,天冷潮湿要快进仓,老鼠偷吃要快入库等等。
栎树欲静,而风不止。北风切切吹衣冷,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割裂了村人们的手脸,收割着田野的草木,剥落了栎树的叶子和果实。栎树露出光秃秃的枝丫,在风中摇晃,鸟窝失去了树叶的庇护,只有老老实实地挂在枝头,孤零零地,空空荡荡。
辛苦了一年的村人们开始享受劳动的收获和生活的美好。烘腊肉,炸果子,打粑粑,杀年猪——一幕幕生动的情景剧在栎树下上演。满心的喜悦、满脸的笑容、食物的香味如同栎树枝一样,在村子的上空弥漫,扩散。这幕情景剧,娭毑始终是主角,有条不紊,镇定自如地指挥着。我按照各种“急急如律令”,如木偶般旋转,除了行走的脚,手和嘴也一刻没有停下来。这里顺手吃根果子,那里给嘴里塞坨粑粑,甚至刚刚出笼准备用来打粑粑的糯米饭,也抓一把往嘴里咀……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多少次,我端详着四周高大的栎树,她们仿佛不是黄土地上长出来的,而是从天降临的。栎树在,娭毑就在,一辈子守着一个地方,根在哪里,命就在哪里。
作者简介
唐晓君,瑶族,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瑶族文化传承研究中心副院长、湖南瑶族文化研究中心常务理事、湖南永州瑶族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在国内公开出版物发表作品500余篇,计100余万字,出版散文集《行走瑶风》。
一份带有浓郁地标色彩的纯文学刊物
一份不厚名家、力推新人的亲民杂志
具体订阅方法如下:
订阅一份2020年《河南文学》(6期含快递费),共180元。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订阅,并请在文末留言处注明通联方式。
作品同等质量下,订户作品优先刊登!
每一份订阅,都是对纯文学期刊最好的支持!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一稿多投者,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温馨提示:投稿请附个人生活照及150字以内简介。
本平台每日更新
投稿邮箱:
散文:hnwxsanwen@126.com
小说:hnwxxiaoshuo@126.com
诗歌:hnwxshige@126.com
评论:hnwxpinglun@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蓝 岛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