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亮:昆曲字音99%是有根据、有道理的

【作者简介】

陈宏亮(1923-2010),祖籍江苏镇江,上代遭红羊之乱,留寓靖江。陈先生嗜好皮黄,是陈道安的关门弟子,又师罗亮声、许良臣等京剧名票。1959年秋,正式拜谢佩真为师学昆曲小生;60年代初,参加了上海昆曲研习社,并问学于赵景深教授。

陈宏亮先生

谢佩真弟子 昆曲曲友

汪建老谈《闻铃》之“横”字读音,及入声断法等,所论甚详,为曲坛解答疑难,实属可贵。 愚意读古人书,或学前辈唱,都有个【不可不信,不可尽信】的问题。 【横】字之唱【形】,非唯《闻铃》如此,《亭会》亦如此,既非生活语言,又不见于韵书,宁非怪于? 细察昆曲积习,以讹传讹的地方,也不止此一,一般不做深究也就罢了。

陈宏亮
【横】之古音,从黄,胡光切,归韵当在【江阳】或【东同】之间,见于《楚辞》。 后来转入【庚亭】韵,如今在方言中这三种归韵都存在。归入【庚亭】韵时,颈部【介母】发生了问题。因为合口呼的u介母在【庚亭】韵里使用不便而不复存在,于是变【hueng】为【heng】,变【合口呼】为【开口呼】。然后又因为【庚亭】韵中的g、k、h声母,在唱昆曲时须根据韵书,绝大多数都唱做j、q、x,于是【横】字又从开口呼的【heng】变为齐齿呼的【xing】。
【武陵花】万里巡行,多少凄凉途路情!看云山重迭处,似我乱愁交并。无边落木响秋声,长空孤雁添悲哽!
唱词参考

然而【横】之音【形】,毕竟缺乏根据。显然是这次人为的大迁徙中出现的生硬不合理现象,是一种偏差。从雍正官书《音韵阐微》的等韵排列上,可以略窥线索:【恒】字属一等,《思凡》【恒河两岸】的【恒】仍唱【heng】,并非百分之百都变成【xing】。 【横】字属二等,缺三等,绝对不同。至于【衡】字虽与【横】古相同通而且也标明二等,但却与【行】、【珩】、【茎】等字另外排在一块儿。为什么要另起一行,可能因为【衡】、【行】,【茎】等字在生活语言中已阔狭两可,所以韵书特为与【横】、【蝗】等字分开排列。
项馨吾 陈宏亮 俞振飞 谢佩真
《夜奔》【愁云低锁衡阳路】和《活捉》【珊瑚鞭指填衡门】的【衡】字,一般都唱【xing】,就因为从韵书上还能找到一点根据,所以得到谅解。曲界在【横】字上出的毛病,是由于忽视了【四呼四等】所致。
与此情况相似的还有个【生】字,同属于迷途之羊。很多人误解了【切音】的定义,认为【生】字和【声】字没有区别,同样唱成【shieng】,殊不知这里也有二等和三等的阔狭之差,如不把【生】字唱准【sheng】,则何以解答为什么要把【正】、【程】、【声】唱成【zhieng】、【chieng】、【shieng】,把【真】、【陈】、【申】唱成【zhien】、【chien】、【shien】。又为什么没有人把斗争的【争】、眼睁睁的【睁】唱作【zhieng】呢?可见昆曲中听到的字音,百分之九十九是有根据有道理的,不合理的是极少数,但不是没有。(摘自陈宏亮《昆曲中的“横”、“生”字音》 戏剧出版社《陈宏亮文集》)

本期策划:老腔老调

(0)

相关推荐